



法语:
修行第一要存好心,心里面纯善无恶,恶念、恶事、恶人都不可以放在心上。专门看别人的善处、好处,一生就生活在纯善无恶的环境中,心情多么愉快!每天想别人的坏处,记别人的冤仇,活得好痛苦。苦乐都在自己一念之间,不是别人加给你的,是自己的念头转变出来的。
节录:
我常常劝诸位同学们,我们修行第一要存好心,心里面纯善无恶,恶念、恶事、恶人都不可以放在心上。专门看别人的善处,专门看别人的好处,我们这一生就生活在纯善无恶的环境当中。不要说其他的成就,你的心情多么愉快,多快乐!每天想别人的坏处,记别人的冤仇,你这一生生活在极恶劣的环境里面,你活得好痛苦,活得好辛苦。由此可知,苦乐都在自己一念之间,不是别人加给你的,是你自己的念头转变出来的。
太上感应篇(第23集) 1999/6
懂得这个道理,为什么不把念头转成佛念?念念念阿弥陀佛,念念念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我们虽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,现前我们心情是生活在极乐世界,寿命终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所以万缘要放下。庞居士教人,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」,无事不是说我们什么事都不做,那你又把意思会错了。什么事情都照做,心里头决定没有牵挂。无事是讲心无事,不是说身无事,身没有妨碍,《华严》上讲的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
太上感应篇(第23集) 1999/6
什么东西是障碍?心里头念头是障碍。所以你看看,俞净意在传记里面说到,他言也善,行也善,意不善,所以那个行善、言善都不生效,都变成虚伪的,假的不是真的;如果是心善、意善,那是真善,这是善恶的根源。灶神勉励他先要存好心,存一个纯善之心,然后随分随力去做好事,你力量能做得到的尽量去做,做的时候要做得干干净净,绝不求果报。
太上感应篇(第23集) 1999/6
为了果报去行善,你的意已经不善,为什么?有条件的。无条件的善是真善,不求果报的善行,果报最殊胜。不求名,不求利养,什么都不求,全心全力的帮助别人,能够舍己为人。事情不管是难易、不管是大小,要诚诚恳恳、老老实实的去做。真正力量做不到的,做不到的我们要有这个好心,所谓是「心有余而力不足」,这一念心就有感应,这一念心果然真纯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来帮助你。换句话说,增加你的力量,使你的愿心能够圆满,你不是为自己,你是为众生,你是为佛法。
太上感应篇(第23集) 1999/6
存好心,什么是好心?真诚心是好心,决定不欺瞒别人;别人欺瞒我可以,我决定不欺瞒别人。别人怕人家知道你的隐私,我们学佛的人不怕。学佛的人什么?无我无私,你还怕什么?一般人最怕的是钱财,银行存款不敢让人知道。我们银行存款帐单谁都可以看,大家看看都好,都能安心。为什么?我的钱大家用,我自己从来没有用过一分钱,有什么好隐私的?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真诚重要!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,我们跟佛菩萨感应;虚伪是跟魔鬼感应,魔鬼都是虚伪的,都是不老实的。我们学佛要从这里学起,所有一切都是为众生、为社会,决定没有丝毫为自己。第二个清净心是好心,我们要存清净心,清净是决定没有污染。什么东西污染?自私自利是污染,名闻利养是污染,贪瞋痴慢是污染,要做到决定没有污染,心清净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平等心是好心,平等心是决定没有高下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对待当时十六大国王,看世尊怎么接待他的?恭敬,有礼貌。释迦牟尼佛托钵,遇到乞丐,向乞丐托钵,释迦牟尼佛对于乞丐的态度,跟对待国王态度没有两样,平等的礼敬。绝对不是看到地位高的富贵人谄媚巴结,看到贫穷下贱的瞧不起他,没有!佛对于九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看待,我们要学习,把这个高下的心改掉,高下心是傲慢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佛何以能做到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观点不一样。佛看一切众生看法性,这就讲完全看人家美好的一面,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」,佛从这里看。佛性是至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,佛的善心从这儿来的。我们凡夫看什么?着相,相就不好了。凡夫专看别人的缺点,专说别人的坏话,那自己是什么?自己是坏心,恶心,这是我们比不上佛菩萨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如果我们跟佛菩萨学习,也能像佛菩萨一样,见一切众生的法性,我们心就平等。造极恶重罪堕地狱的众生,他还是有佛性,他的佛性还是至善的。他为什么会造恶业,为什么会堕落?一念迷惑,这可以原谅的。人是个好人,好像喝酒喝醉,闹酒疯,做了很多错事情,酒醉了,原谅他吧!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他是迷惑颠倒,非常可怜,《无量寿经》上佛讲得好:「先人不善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,殊无怪也」,他做错事情造作罪业,不要怪他,他很可怜,没有人教导他。我们也要有佛陀这一种慈悲心看待一切众生。纵然毁谤我们,侮辱我们,陷害我们的生命,无所谓,他很可怜,他愚痴,他本性还是好的。害我生命,那有什么关系?是叫我早一点往生,对我来讲是好事情,不是坏事情。我们的修学决定有成就,自己要有这个功夫,要有这个把握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这样我们才知道存好心的重要。正觉心不迷,觉而不迷;慈悲心,这是根本,前面四个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落实在慈悲,慈悲里才表现出来。慈悲是无条件的爱心,爱护一切众生。这个众生行善,爱护他;作恶,还是爱护他。不能说他作善我爱他,他作恶我不爱他,你的心不平等,你的心不清净,你前面这四条都没有了。所以诸佛如来大慈大悲,没有分别,没有等级的,这是我们要学的。 「存好心」要存这五种心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0集) 2000/6
跟诸佛菩萨一样,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这个好心。这是佛菩萨的心,是大圣大贤的存心。我在这个世间,不为自己,为一切苦难众生,希望帮助他们离究竟苦,就是六道轮回。不离六道轮回,那个离苦得乐是暂时的,时间不长;真正脱离六道轮回,这是究竟的苦断了。怎么样脱离六道轮回?往生极乐世界脱离六道轮回。人人有分,真的不是假的。你把这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才感恩佛菩萨。头一个感恩释迦牟尼佛,不是他我们怎么会知道事实真相?得究竟乐,那就是往生极乐世界。
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77集) 2016/10
修行,第一要存好心-第1249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399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