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学佛是自己学-第481集



 学佛是自己学佛,不是叫他人学佛,这个观念要搞清楚。戒律是自己持戒,不是看别人持戒。我自己戒律很清净,可是天天看到别人犯戒不清净,我自己也不清净了,这就是修学态度上错误。为什么?因为除了自己之外是境界,境界里面没有好丑、没有善恶、没有是非,境界是一真。所有的是非、邪正、善恶,都是从自己心心所里面生出来的,与外面境界相不相干。如果与外境相干的话,没有一个众生能成佛,你们诸位想想,对不对?正因为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,所以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

楞严经(第109集) 1981

 如果认为戒律是禁止别人的,这个事情不能做、这个事情又不能做,应该要如何如何,那你错误了。大小乘戒都是自律的,帮助我们身心清净,帮助我们得一心。如果我们的心一缘外面境界就散乱,就不能得一心,不得一心你怎么能开智慧?诸位如果在这几句话里面真正体会到这个意思,你这一生证得一心,从一心再进一步修行证果,我可以说是决定有把握。

楞严经(第109集) 1981

 如果再看到外面境界这个是、那个非,张家长、李家短,我们这一生必定又空过了,不但一心你不能证得,恐怕功夫成片都成问题。功夫成片成问题,换句话说,带业往生就不可靠了。因此,菩萨道上只有一个人,你们看到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,只有一个,没有两个。有两个就怎么样?两个就有分别心,一个没有分别心。一个,学生只有一个人,除了我一个人之外,其余的都是善知识,善知识就老师,其余的统统是老师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的老师,所以善财童子一生成佛。

严经(第109集) 1981

 佛是我们的老师、魔也是老师,善人是老师、恶人也是老师,在境界里面去锻炼,锻炼什么?锻炼自己的心地清净,无论在什么人事环境当中,心都是清净的,历事链心。五十三参就是锻炼,在境界里头链自己的平等心、链自己的清净心、链自己的慈悲心,历事链心。所以外面的境缘,境是讲物质的环境,缘是讲人事的环境,统统是老师、统统是善友。

楞严经(第109集) 1981

 学佛是自己学佛,不要求别人,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到。别人信不信不关我的事情,别人解不解、行不行也不关我的事情,只要我自己去做这就行了。为什么叫你不管别人?你要管别人的事情,你这个清净心这一辈子别想了,你决定做不到。所以佛法的戒律是戒自己的,不戒别人;佛法的禅定是叫你自己定,不叫别人定。佛法讲的智慧,是叫自己开智慧,不管别人开不开智慧,我们自己才能够三学增上。

妙德圆满爱敬林神章(第5集) 1988/4

 对待别人,我们的大慈大悲,就是把我们自己所修所学介绍给别人、推荐给别人,给别人做一个增上缘。他听了之后,他喜欢好,他不喜欢也好;他肯照做很好,他不肯照做也很好。我们自己心始终是平等、清净、慈悲,实在讲这才真正能够利益众生。因为我看到有很多学佛的人非常热情,自己还没有成就,恨不得别人先成就,别人不能成就天天在那边生气。结果实在讲那个人没成就,自己也没成就,两头都塌掉了,这个很可惜。

妙德圆满爱敬林神章(第5集) 1988/4

 《无量寿经》讲的三大纲领很重要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」,我们修清净心,外在能影响内在,内外双修,「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一句佛号念的功夫才叫得力。把所有一切是非长短全念掉了,这叫做念佛。因为一切是非、善恶那都是迷、都是惑,迷惑,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迷惑念掉,破迷开悟。悟就是觉心,觉心是清净心,觉心里面没有染污。自己必须要入这个境界,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空过,这一生遇到净宗的机会就真的抓到了。要在这一生超生,超越六道轮回,不再干傻事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69集) 1996/4

 学佛人最大的忌讳是造口业,口业太容易造了,天天张家长、李家短,批评人家的是非得失,叫造口业。你每天批评,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,你心有高下,心有严重的污染,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。真正修行功夫得力,心地清净,他口业就清净了,他身业也清净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69集) 1996/4

 会用功的人,才懂得六祖惠能说得没错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真正会用功的人,真正善思惟的人,真正会用心的人,不见世间过。不但不见世间过,他见到世间一切,都是真如自性无量智慧德能圆满的流露。所以会用心的人是入佛境界,不会用心的人是入魔境界。境界里面无佛亦无魔,佛跟魔是你自心变现出来,外面境界哪有佛与魔?没有。我们修学大乘,如果连这个意思不能体会,你的功夫如何得力?

地藏经玄义(第10集) 1998/12

 印祖教我们求生净土,教我们常常生惭愧心、忏悔心,只管自己,不要管人家,只看好样子,不看坏样子,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只有自己一个是凡夫。他老人家所讲的,跟《华严经》上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是同样的意思。真正照这个去做,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决定得生,这个重要!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17集) 2006/8/24

 人生在世,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提升自己。因为这个世间是假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你能带得走的,包括身体。带不走的是假的,不要重视,不重视它;带得走的是灵性,这个太重要了。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灵性,要不断的让自己向上来提升。

学佛答问2006/10/20

学佛是自己学-第481集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
DT-027-0631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