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发心纯正,不为私利-第483集



  实在说佛门里面发心的人多,成就的人少,什么原因?退的多!退心的人太多,不退的人太少了。凡是有所依法而发心者,退的人就很多,譬如我们举个普通的例子,许多人到佛门里面来学佛,为的是什么?十之八九为升官、为发财、为保平安,为这个来的。求佛,佛不灵,自然就退心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90集) 2006/7/23

 头一个我自己的利益没有忘掉。所以我们不能够见道,我们不能够入门。如果真的把我忘掉,把私忘掉,起心动念一切都是大公无私,念念都是为一切众生,自自然然与诸佛如来感应道交,一切如来!自自然然与天地鬼神起不思议的感应。今天我们感而不通,你要晓得原因就是自私自利,不能够做到彻底的放下。彻底的牺牲奉献,不附带任何条件的,那是佛菩萨。所以凡人做不到,凡人必定附带条件,总不能把自己的利益丢掉。殊不知附带条件,我们所得的很小,不附带条件所得的不可思议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64集) 2002/4/14

 我学佛,我为什么学佛?为成佛。为什么成佛?为拔济众生之苦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。如果学佛成佛是为自己,我已经离开一切苦,离苦得乐,没有心帮助别人,成不了佛。为什么?你还有自私自利,你没有办法回归自性。自私自利是烦恼、是习气,学佛的人不能不把这个烦恼习气放下。怎样才能放下?一定发大乘心,就是一定要有救度众生苦的这个心,不能没有这个心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471集) 2013/10/10

 我们现在精进心提不起来,懈怠懒惰,为什么懈怠懒惰?我们的心量太小了。如果你真正为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的幸福、一切众生的光明、一切众生的希望都在我一个人身上,你要果真下这样的心,你还敢懈怠吗?不敢懈怠,你才晓得自己肩膀上担子多重。

大智度论大意(第5集) 1980/1

 古来大德劝勉一切众生发心,首先教你发大心,你只要能发大心,自然能够精进不懈,所以精进心是从大悲心里面生出来的。你们之所以不能够精进,说实在话我们没有悲心,口头上有悲心要救度一切众生,心里面没有。菩萨是发真心,心口是一如不是二如。心与口一定是相应的,因为他发心之大,他行的事也大,跟这个心量一样大。

大智度论大意(第5集) 1980/1

 四弘誓愿,实在讲是世尊教导我们修行的四个阶段。第一,你一入佛门,劝你发菩提心,发什么心?上求下化,众生无边誓愿度,你要发这个心。这个心是什么?这个心是菩提道上的动力,推动你勇猛精进,你不会懈怠,不会退转,因为你感觉得你有责任,我这个责任要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我要帮助他们,当然要成就自己的道德、学问、能力,我没有智慧没有能力,那个愿是空的,那怎么能帮助别人?所以先要发愿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74集) 1995/5

 如果你有大愿力,坚定的愿力,你自自然然就精进了,你就不会懈怠。为个人,这个愿力小;为一切苦难众生,这个力量就大了。我今天念佛,我今天念一天是为自己念的,有的时候懈怠、懒惰、打嗑睡,觉得无所谓!我今天搞不成,明天也可以;今年不成就,还有明年,懒惰懈怠的心自然就生起。
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22集) 1997/1

 如果你看到众生这么苦,我早一天成就,我就早一天度他们,他们就早一天脱离苦海,这个愿力就强了。眼看这些众生受这么多苦难不忍心,那你就拼命去努力,这个动力自自然然就不一样。不为自己,为众生、为佛法;为佛法是上报佛恩,为众生是下济三苦。你发这样大的愿力,你自然就能够精进不懈,愿力不可思议。
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22集) 1997/1

 净宗是大乘法,不是发菩提心的,小乘心的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。为什么?你跟极乐世界不相应,那个地方是大乘人,你是小乘心进不去,佛没有办法带你进去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祖师大德在一切注疏当中,不知道多少次劝导我们要发心,为什么要常常讲?这个心很不容易发出来,自私自利的心容易,舍己为人的心太难了。念佛就是同佛,同佛以智慧慈悲、神通道力救拔一切众生苦。佛住世,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牺牲自己的身命在所不惜,我要完成这个愿望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471集) 2013/10/10


发心纯正,不为私利-第483集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
DT-027-0633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