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一切法从心想生,那对我们第一个利益是什么?用正念来养我们的身体,让我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。人为什么不快乐?有贪瞋痴慢,有怨恨恼怒烦,天天搞杀盗淫妄。这些东西全是空的,要终止,反过来,天天跟圣贤佛菩萨在一起,这快乐!
节录:
出生无尽是变化无穷,这个变化无穷我们想不出来,我当时学这个的时候想了好久,突然有一天想到小时候玩的万花筒,这个东西很简单,现在做得这么漂亮,我们小时候玩的是自己做的。三个玻璃片把它黏在一起,绳子绑起来,放几张不同颜色的碎纸摆在一起。你只要转动,你看里面的图案,你转一千遍,没有一个相同的,这不就出生无尽吗?换句话说,我们的意识就像万花筒一样,受外面境界的诱惑,跟着外面境界走,你就跟着它转,永远无穷无尽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它有应对的办法,可以慢慢去体会,很不容易懂的东西,慢慢叫我们都能有了答案,对佛法才产生信心。佛在经上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我们想不通,今天科学把它证实了。那对待我们第一个利益是什么?我们用我们的正念来养我们的身体,让我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,这是佛法改变我们观念。人生的苦恼在哪里?是你不快乐,你才过得很苦。你为什么不快乐?你有贪瞋痴慢,你有怨恨恼怒烦,你天天搞杀盗淫妄,这造业!怎么会快乐?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统统搞清楚,这些东西全是空的,全是假的,我终止了,我不搞这个。我天天跟圣贤在一起,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,这快乐!全是正面的,没有负面的。跟往生极乐世界一样,我真相信,我真发愿。所以,统统搞清楚了之后,就不要求人了,完全求自己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我在早年发现一个问题,跟李老师学经教,我跟他那一年,他老人家七十岁,我三十一岁。我跟他十年,就是七十到八十,老人身体健康,精神饱满,每天工作量比我多。我比他单纯,一天讲经四个小时,他比我复杂,他每天讲经不多,但是讲话很多,跟讲经没两样,还辛苦!我每天有些应酬,各方面来看我的人少,他每天要见的人几百人,天天要见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台中莲社的莲友二十万人,分四十八个班,一个月每个班要跟老师见一次面,你就知道了。所以,他每天总要见二、三百人,要跟他们至少二、三个小时。那些什么?一个月才跟老师见一面,天天不同的班,有什么疑难杂症都来问。他有部书叫《佛学问答》,好像这么厚的本子三、四本,就是专门答覆这些人的,很辛苦。一天吃一餐,一餐两个小馒头,工作量是五个人的工作量,年龄七十岁,一般人受不了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我跟他学佛法,也学他的生活。二十六岁学佛的那一年,我就把晚餐断掉了,长素,晚上这一餐不吃。所以我也很多年了,已经成了习惯。看老师吃一餐,我说我也可以,在台中,我早餐断了五年。但是中午这一餐,我吃得比他多,他两块钱,就一天生活解决了,我要三块钱。这个没办法,怎么比也比不上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我得到一个结论,我向他报告,我是吃一餐到八个月我才告诉他,我说老师,我也吃一餐。多久了?八个月了。怎么样?我说很好,很正常。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?我说没有。他桌子一拍,永远坚持下去!人到无求品自高,我生活简单,很容易,我不要求人。不求人才大自在!求人烦恼就多了。人的身体像一部机器一样,机器要消耗能量,饮食是能量的补充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可是机器有省油的、有耗油的,能量耗在哪里?大概百分之九十五应该耗在妄念,胡思乱想,杂念多。如果念头很清净、很少,需要量就少。老师同意我的看法,他说很对。所以你看看,释迦牟尼佛的僧团,日中一食。经上告诉我们,阿罗汉七天吃一餐,辟支佛半个月吃一餐,为什么?他心清净,心愈清净,补充就愈少。所以,伤心、伤神、伤身最严重的就是妄念太多,妄想太多绝对不是好事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回过头再看看经典教给我们,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有大道理!带给我们是健康长寿,幸福快乐。心清净生智慧,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你看得清楚,你不会迷惑,不会有占有的念头,不会有控制的念头。所以对待一切人平等和睦,你看多好。他对我不平等、不和睦,我也不怪他。为什么?他对于事实真相他没认识,我认识清楚了,我在没有认识清楚之前跟他一样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所以我今天认识清楚之后,对那些认识不清楚的我都会谅解。用不着说原谅,原谅还起个念头,连个念头都没有,完全理解,我是这么走过来的。逐渐逐渐向上提升,真正提升到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从这个地方,菩提心生出来了。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,完全明白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不是二,真诚心自然出来。对自己好善好德。今天的善与德,在佛经里头,在圣贤经典里头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五十年不看电视、不看报纸,杂志什么东西,统统都没有接触过,少烦少恼。那些东西消耗能量的,我们能量补充不多,禁不起那些消耗。所以,要知道节省能源,不消耗在那方面去。这才得真正自在,一生随缘度日,多快乐!能够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行门里面,依六度跟十大愿王,待人接物依六和敬,这个样子过佛菩萨的生活,过幸福美满快乐的人生。相信一切命中所有,自然就有;命中没有,绝不妄求。世间一切法梦幻泡影,不放在心上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43集) 2012/5
在这个世间,物质生活上能过去,行了,叫知足常乐。最低生活的方式,能吃得饱、穿得暖,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避风雨,够了,就很快乐。一切放下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我们这一生就成功了。而且时间不需要太长,三年五载足够了。这是真的,这是永恒的。六道是个波动的状态,极不稳定,应该要求出离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78集) 2011/9
怎样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-第1257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407/pid/9.html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