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不嫌弃恶人-第1259集



 法语:

 不可以嫌弃恶人,不可以轻视作恶的人。真正是个修行人,功夫得力的人,看到人作恶,生怜悯心,而不是厌弃、排斥、指责。他为什么会作恶?无知,没人教他。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,之所以变成不善,那是习性,没人教,学坏了。

 节录:

 现前善恶凡夫,无论你是行善、是作恶没有关系,都能够同沾九品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有信愿行都能往生,都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生信无疑,这最重要的你要生起信心,断疑生信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乘佛愿力,悉得生也,我们要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,无论是行善、作恶统统能生,这我们要有信心。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错误的心态,不可以嫌弃恶人,不可以轻视作恶的人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

 真正是个修行人,功夫得力的人,看到人作恶,生怜悯心,不是厌弃、不是排斥、不是指责,那个错误!要生同情心、怜悯心,他为什么会作恶?无知,没人教他。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,中国老祖宗教得好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是他的天性、是他的自性。之所以变成不善,那是习性,没人教,学坏了,尤其是现代社会,没有真正一个好的人教他,他不可能不学坏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

 《百法》里面告诉我们,六道凡夫善心所只有十一个,恶的心所有二十六个,也就是说你本身恶习气就多于善的习气,而且恶的习气力量很强,善的习气力量很薄弱。外面的诱惑,现在善的诱惑几乎没有了,恶的诱惑非常强大,在这个社会能不作恶吗?不可能的事情!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

 在这个社会上不作恶,那就是再来人,不是再来人是决定不可能的。所以我们想到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几句话,慈悲到了极处,这是对于那些作恶的人讲的,我们什么心态去看他?他父母没教他,祖父母没教他,至少是三代没有人教他! 「先人不善(无知)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,殊无怪也」,不能怪他,今天整个社会会变成这个样子,我们听了佛这几句话,心平气和,好好去想想,不能怪任何一个人,为什么?这个原因由来已久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

 往上推溯至少一百年,这一百年当中疏忽了圣贤教育。这里面最大的一个诱惑就是科学,我们相信科学,把老祖宗东西疏忽了,把神圣的圣贤的东西疏忽了,只偏重在科学技术。现在遭遇这些问题,怎么办?这世间有聪明人,聪明人回过头来去找老祖宗,正确的,找古圣先贤,去找宗教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7集) 2010/5

 真正觉悟的人,念念为一切众生,还不是为我小团体。我教大家,起心动念为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众生,你的心量要大,佛在经上常讲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我们要兑现、要落实。世间有一些做恶的人,做恶的人我们不要,开除了,这是不是办法?不是办法。你如何能把恶人变成好人,把邪知见的人变成正知见的人,把造作罪业的人变成修福的人,你成功了,这是教育。我们不嫌弃恶人,恶人不能回头,我自己做得不好,我自己做得不够,我没有能感动他。

九九年早餐开示(第54集) 1999/3

 我们看中国历史,舜王能感动他的父母,感动他的弟弟,他父亲,父亲是不错,母亲是后母、继母,总是想办法把他害死,把他除掉,他那个生活环境恶劣到极处。他能够把父母感动,他从来没有想到父母有过失,父母对他不好,总是自己做得不够,为什么惹父母生气;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只知道自己过,没有看到别人过,他才能感动父母,感动他的弟弟。到最后感动了国王,尧王听到这个事情,把两个女儿嫁给他,把王位让给他。舜王,这是我们好模范,中国二十四孝他排在第一。这是菩萨,菩萨应该这样做。

九九年早餐开示(第54集) 1999/3

 再恶的人,行为再不好的人,我们对他愈要真诚,希望他回头,希望他改过自新,希望他能够脱离恶道,能够超越六道轮回,超越十法界,总希望一切众生,在这一生当中,个个作佛、作菩萨,要有这样的心肠。很多人问我,我们什么态度?没有别的,我提出来的,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,用这个心去对待一切人,就没错了。

九九年早餐开示(第54集) 1999/3

 再恶劣的众生,佛家讲一阐提,也会被感化。不能感化是你做得不够,你真诚里头还有自私,那就不行了。在事实上、事相上面讲,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」,就行了。 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没有自己的成见,这个很重要。我自己要怎样怎样,错了。

九九年早餐开示(第54集) 1999/3

 「不善者佛亦善之」,这句话用意何在?用意是教导我们,不可以轻慢恶人。我们要像佛菩萨一样,用什么样心态对恶人?用慈悲,用真诚爱护。他非常可怜,佛经里面常讲「可怜悯者」,误入歧途,不知道回头。佛眼睛里面,看着他堕落,看着他轮回,看着他受苦报,没有法子帮助他,这是自作自受。所以佛在那里等待,等待他哪一天回头,立刻就援助他;他还不能够回心转意,佛是对他无能为力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7集) 2000/6

 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我们要学,不可以轻慢恶人,不可以嫌弃恶人,那我们就错了,我们的心就不善。这个不善的念头,也障碍我们往生,这一句话真正的用意在此地。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现前的生活,无论是顺境、无论是逆境、无论是善缘、无论是恶缘,都要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来对待,一味真诚,一片慈悲,决定没有分等级的。你要分成等级,那是你自己障碍自己,这个道理要懂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7集) 2000/6

不嫌弃恶人-第1259集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
DT-027-1409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