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对一切众生布施恩德,怎么布施?尊重他、敬爱他、关怀他、照顾他、帮助他,这是恩;把大乘佛法介绍给他、教导他,这是大德。从哪里做起?从自己心上做起,从自己愿上做起,从自己日常生活工作、处世待人,方方面面做起。
节录:
我们学阿弥陀佛就得学这四样东西,「大恩大德,大愿大力」,我们能真正发心,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。对待一切众生布施恩德,怎么布施?尊重他,这是第一个,敬爱他、关怀他、照顾他、帮助他,这是恩;把大乘佛法介绍给他、教导他,这是大德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愿愿都是关怀、照顾一切众生,全心全力把这桩事情做好。从哪里做起?从自己心上做起,从自己愿上做起,从自己日常生活工作、处世待人,这方方面面做起,这就是度生的大用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集) 2010/5
自己认真修,然后你读这个经论你体会就不一样。你是阿弥陀佛的心,你才能体会到阿弥陀佛这个经的真实义;你不是阿弥陀佛的心,你体会是你自己的妄想,你体会不到真实义,真实义的受用无穷,法喜无量。 《论语》开头第一句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学是向佛菩萨、向圣贤人学习;学了之后最重要是习,习是落实,落实在心地上,把我们的思惟、心态改正过来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集) 2010/5
在以前,我们的思惟、心态都是为自私自利,都是追逐名闻利养,错了。佛菩萨把这些东西放下,他干干净净,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没这些东西。自性清净心里头有的,我们要把它发掘出来,发扬光大。十善是自性清净心里本来具足的,伦理道德是本来具足的,因果的理论与事实也是本来具足的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集) 2010/5
真正能落实,那是无比的快乐,这个快乐不是外头刺激,这个快乐是你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叫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你那些忧悲苦恼、妄想执着一扫而空。什么是扫把?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就是扫把,扫得干干净净,恢复你的清净平等觉,恢复你的慈悲心,自然再不怨恨人、再不讨厌人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集) 2010/5
你看到造作罪业的人,你会生怜悯心、同情心,你不会厌恶他。有缘,就是他肯听,你会教他;他不肯听,我们念佛回向给他,这都是尽了力。念佛回向有用,他不回头,现在还感觉不到,回头之后他感觉到了,你是那么长的时间都在关怀着他。我们的关怀也不需要他知道,这是什么?这是性德,自性本来如是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集) 2010/5
子女跟父母一定有这四种缘分才会变成一家人。这四种缘分就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没有这个关系,他不会找到你。世间人不知道,佛知道。佛教弟子,这是在家弟子,小孩到家来了,应该如何应对?一定好好去教他,布施恩德。他来报恩的,恩上加恩;他来报怨的,以恩德来减弱他的怨恨,把它化解,慢慢长大都成了法眷属,变成一起来学佛,一起念佛将来都往生极乐世界,这些恩怨债务统统都化解。学佛的人懂,不学佛的人不知道。你说佛法对于一个幸福家庭贡献多大,没有佛法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170集) 2012/2
人生在世,对一切众生要布施恩德,不能害众生,害众生将来他要报怨、他要报仇。所以,害众生是害自己,利益众生是利益自己。为什么?用佛法观点来看,报怨的多,报恩的少。多少做父母的,小孩不好养;做老师的,学生不好教。这个话在六十年前没听说过,为什么这个时候这么多?那就是这六十年当中,人疏忽了,不知道布施恩德,只知道跟人斤斤计较,那就结了怨,互相欺骗。这就造成今天的世界,这个事情麻烦可大了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25集) 2013/3
今天很多父母告诉我,儿女不孝。我就告诉他,佛经上讲的,孝顺的儿女是报恩来的,你有没有布施恩德?你要没有布施恩德,天天就计算别人,那好了,他就是报仇来的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一生不跟人结冤仇,我们布施恩德,那跟我们往来的,到我们家来做儿女、做后代的都是好人,报恩来的。跟我们一起遇到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,也都是报恩来的,我们这一生会一帆风顺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508集) 2012/9
「吃亏是福」,古人说的,真的不是假的。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?当然有因果,可能我过去生中占他的便宜,现在他占我的便宜,我吃点亏,还他了,欢欢喜喜。举一个例子,我钱借给他了,借给他就等于送给他,决定不要想他将来还我,那你就错了。他还你很好,不还你也欢喜,若无其事,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交。只布施恩德不结怨,这个敌对决定没有,社会的和谐,国家的安定,天下太平,是这个道理造成的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45集) 2010/9
一点小亏都不吃、都不让人,这个不得了!这个你的家不会和谐,社会动乱,世界危机重重,这么造成的。佛法教我们这么做,后头有大道理在,这是大学问!你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自然会落实、会做到,那你的生活就快乐无比。你能做到,你才能帮助别人,你才能教导别人,人家才能相信你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45集) 2010/9
弥陀布施恩德最大的是极乐世界,替我们建立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环境,等着我们去。在极乐世界又布施我们,无论是报身佛、应身佛,阿弥陀佛为我们示现,这就是把佛身布施给我们,为我们讲经教学,这个恩德多大。无有任何条件,我们也没有交一分钱的学费,往生的时候他还得化身来迎接。佛对我们所要求的、对我们所希望的,就是发愿往生,就这一句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255集) 2012/3
如何布施恩德-第1262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412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