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大乘教里面我们常常看到,佛是时时刻刻警惕我们,给我们讲「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」。我们对这个东西有没有贪着?要是有贪着的话,你就没有办法离开地狱。为什么?它会引导你深深的陷入贪瞋痴,三毒烦恼!三毒烦恼被什么东西引起来的?就是被财色名食睡、被五欲六尘,把它引发出来,这一造业,造三途的业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0集) 2009/11/12
为什么不肯放下?为什么对于烦恼习气那么样的贪着!要常常记住,佛在般若会上讲的是真话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常常想着。为什么?对付你无始劫以来的迷惑、贪恋。你放不下就是迷惑、贪恋,样样还要争取。真的明白了,人家送给你,你都不要。为什么?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万法皆空,包括我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而不可得。 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好,「一切法,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真正能把世尊这样的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,那你就天天有进步,天天智慧增长。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53集) 2003/7/5
人生非常短暂,几十年一刹那就过去了,古人讲:「聪明人有前后眼」,不只看眼前,他能看到过去、未来,这才算是真正聪明人。我们要常常想到,死了以后往哪里去?常常想这个问题,我们对于眼前五欲六尘的诱惑自然就淡几分,不会把它看得那么重,逐渐看淡了。与大众往来的应酬,逢场作戏,这叫随缘,这叫不坏世间法。放不放在心上?决定不放在心上。心地清净,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这叫念佛,这是个念佛人。
学佛答问2001/3/29
我们今天的「正精进」是什么?念佛求生净土,求生净土就是大涅槃道。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能够圆满达到,能不能成就完全看你能不能精进。如果你还懈怠,你还放逸,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那就很难讲了。你这一生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,这一生去不了。为什么?不符合西方极乐世界居民居住的条件,就那么简单。你不具足它的要求,它要求里头最重要的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
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(第17集) 2003/6/1
诸佛如来教化众生,最重要的宗旨就是教我们要『摄心』。 「摄心」这两个字,跟孟子所讲的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摄心就是求其放心,把我们的心从五欲六尘上面收回来,这叫摄心。这句话就是四句偈里面所讲的「自净其意」,这是诸佛传法的四句偈,也是佛门的法印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」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87集) 2004/7/27
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虽然只有两句话,讲得很清楚。都摄六根就是收心;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都说过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都摄六根就是制心一处,眼耳鼻舌身意不要往外头跑。眼往色上跑,耳往声上跑,音声跑,鼻从香气上跑,舌从味跑,五味里面,你都起贪瞋痴慢,这心散乱了,统统收回来。收回来不是不看不听,不看不听做不到;也看也听,不要放在心上,不要去管它,一切随缘就好,这叫都摄六根,就是说我们的六根决定不受外面环境影响,这是功夫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532集) 2012/9/26
都摄六根是戒,净念相继是定,六根摄不住,你一心就得不到。为什么?心攀缘外面境界,这个境界所谓是财色名食睡五欲,五欲七情,离不开这些。这些东西破坏你念佛的功夫,也就是说破坏你的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。为什么念佛?念佛就是想得清净平等觉,把烦恼习气统统给念掉,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取而代之,以一念对治一切杂念,这是念佛的原理原则,你不能不懂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90集) 2010/11/9
净宗念佛的功夫是在一心不乱,我们要把这个当作我们修行唯一的一个目标,我们要求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。一心不乱,功夫浅深不相同,所以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讲,品位高下在于念佛功夫的深浅。功夫深的,品位高,功夫差的,品位就下;不是说念佛多少,是讲念佛功夫。功夫就是什么?真正能摄心。净宗里面也讲相应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佛是什么?觉、正、净。与什么相应?与觉正净相应,与经教相应,与实相相应,这叫会念!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87集) 2004/7/27

常常摄心,自净其意-第489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0639/pid/9.html#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