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我们觉得不如世间人,那是自己道业根本没有得到;如果得到了,就是穿得再破烂,跟世间帝王将相站在一起,你的气势超过他。真正学道人一定要得法喜,法喜充满,走到任何场合,人家自然对你羡慕,为什么你这么快乐?学佛就快乐。这个人生才有意义,才有价值。
节录:
学佛的人眼光要远大,不能只看眼前。因为有一些同修学佛之后,当然他懂得一点因果,不敢做恶事情。在生活方面就比不上自己那些同学、朋友,看到他们事业一天一天的发达,财富滚滚而来,自己一年的收入勉勉强强过日子,跟这些老朋友见面,觉得很难为情,觉得自己不如别人。这个观念就是你自己的魔障,你的烦恼障现前,你的业障现前,你自己迷惑颠倒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31集) 1984/12
这世间富贵荣华,过眼云烟,假的,不是真的,这个不值得羡慕!自己真正学了佛,尤其是修净土这个法门,你能永脱轮回,真正得到永生。不要说世间帝王、总统,天王也办不到!哪里能跟你相比?这不能比!我们觉得不如世间人,那你是自己道业根本没有得到;如果你得到了,你就是穿得再破烂,跟这些世间帝王将相站在一起,你的气势超过他,决定不会比他矮一截。为什么?我自在,他不自在;我没烦恼,他有烦恼;我没有忧虑,他有忧虑,就这一点,他就不如我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31集) 1984/12
你说你有财富,我没有财富,说实在话,我们相等的。你有财富,一天也吃三顿,我没有财富,一天还是吃三顿。你吃的怎么讲究,不过吃饱而已,我也吃饱了,这相等的。我吃饱了,不造罪业,你吃饱了,不晓得造多少罪业。我吃饱了,这是功德,你吃饱了是罪业,这不能比!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真正学道人一定要得法喜,法喜充满,你走到任何场合众会之中,人家自然对你羡慕,为什么你这么快乐?学佛就快乐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31集) 1984/12
世间虽然有富贵,富而不乐,贵也不乐!所以古人讲「不如贫而乐」,这个人生才有意义,才有价值。过一生虽然富贵,一生都不快乐,这人很可怜,佛法里面讲「可怜悯者」;更可怜就是不能脱离六道轮回,那是真正可怜。我们自己好好的修行,自己清清楚楚,我们这一世、这一生是在六道轮回里头最后身,下一次没有了,这个多自在!这真的大梵天王都比不上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31集) 1984/12
现在学佛的人很多,缘不好,学的是假佛,不是真佛。怎么是假佛?不学还不苦,愈学愈苦,不学不烦恼,愈学烦恼愈多,这不是错误了吗?真正学佛,结果一定是烦恼减少,智慧增长,忧虑减少,快乐增多,在佛法叫法喜充满,那就对了,那学佛得受用,真的得到。哪有学得天天愁眉苦脸?这个样子摆出来,你劝人家学佛,人家一看就吓跑了。佛我不学,你看你这个样子,佛能学吗?所以学佛是自在快乐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0集) 1995/2
诸佛菩萨把烦恼习气全放下,完全随顺自性,自性才法喜充满,才常生欢喜心。这个乐是真乐,喜乐。凡夫的乐全是刺激,歌舞升平都是外头来的,饮食起居,以为这个是乐。这个东西没有了,乐就没有了,就变成苦,叫坏苦。称性的乐于外面境界不相干,夫子所谓的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真乐。佛法的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我们尝到这个味道,学佛就真有一点收获,慢慢就入门了。念佛快乐,素食快乐,简单的生活快乐,要在这个上面真正享到乐趣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5集) 2012/1
在中国古时候讲三教,这个教不是宗教,是三种圣人的教诲。儒是以孔孟为代表,道是以老庄为代表,佛是释迦牟尼为代表,叫三教圣人。这三教都能带给你法乐、法喜,佛家讲「法喜充满」,你能在经教里面得到喜悦,你就能够把世间这些五欲六尘就把它断掉,为什么?你知道那些东西不好,里头有毒不干净。圣人教诲的典籍里面好,这里头有道它没有毒,它能帮助我们提升,帮助我们开智慧,帮助我们成就德能、成就相好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05集) 2010/8
学佛没有能学到常生欢喜心,可以说他距离道还有一段距离,他没有尝到味道,尝到味道的时候法喜充满。我是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,跟媒体信息断交大概有五十年,所以别人问我,我都说很好,天下太平,没事,我都不知道。不知道的好,不知道天天天下太平;知道怎么样?天下还是天天太平。为什么?我们每天生活在佛法里头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05集) 2010/8
能够精进就得到「常乐」,「常乐」在佛法里讲「法喜充满」,确实可以得到,一门深入才能得到法喜。今天年轻的朋友学佛的很多,我看到他们很用功,但是得不到法喜,原因就是他学得太多、太杂、太乱,所以虽然是很努力,得不到法喜,他这个进是多进、是杂进、是乱进,而不是精进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8集) 1991
如果就净土修学来说,我们一心一意欣求极乐,我们的愿望是要见阿弥陀佛,除这一个愿望之外,没有其他任何愿望。只进不退,这是精进,向着一个目标、一个方向努力精进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8集) 1991
念不驰散,心决定不散乱,念念就是抓紧了这一句阿弥陀佛,唯有这一念是正念,唯有念佛的心是真心,如果心里面失掉了佛号,那就是妄心,就是迷心,心自然就不能安了。二六时中这句佛号不舍弃、不忘掉,这一句佛号句句分明,字字清楚,这样的修学怎么能不往生?既然决定往生,你现前怎么不快乐!换句话说,「知足常乐,心安理得」这八个字你圆圆满满都得到,所以你个人、你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圆满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8集) 1991
学道要得法喜-第1263集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413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