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欲望,要适可而止-第357集



  众生傲慢的习气实在太重,我们读《礼记》,《礼记》一开端就教给我们,「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」。由此可知,众生这个习气,圣人非常重视。这是障道第一个因缘,只要这个习气在,你的道业就肯定不能成就。世出世法要想有成就,都是从谦虚当中学来的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01集) 2001/3/16 

  读书、修道,真正成绩在哪里看?在心平气和。古人讲的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。你修行有功夫,一定对人很和气,我们一般人讲没有火气。火气很大,常常容易发脾气,那个人没有道心,那个人没有修行,那个人也没有学问,这一定要懂得。学问跟学识是两回事情,学问里头有道德,学识里头不一定有道德。他学的东西很多,他不一定有道德,但是学问里头有道德。所以真正做学问的人心平气和,修道、学佛那就更不必说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74集) 2005/4/8 

  「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」,凡夫当然有欲望,财色名食睡,适可而止,不能太过分;过分,灾难就来了。能够守住这个标准,这就是戒律,我决定不过分,那你这个享受是正常的。 「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」,乐极生悲,时时刻刻懂得节制,就是决定不能过分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85集) 2010/11/4 

  人之大欲,财跟色,所以圣人教给我们,「临财毋苟得」。财摆在面前,要想想该不该得,不该得的不能要,要了怎么样?祸害就来了。你应该得的,没有问题,那是你的福分;不应该得的,招灾难来!不是好事情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85集) 2010/11/4  

  要知道「欲海」之可怕,这个东西对于自己,无论是世法、佛法,有害而无利。初学,决定不能叫它增长。欲哪个没有?没有欲,就不会到六道来了。到六道里面来投胎,欲界,你一定有欲,你没有欲不会到欲界来。所以儒家讲「欲不可纵,傲不可长」,知道这些烦恼是与生俱来的,你要能把它控制住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02集) 2001/3/25

  先控制,然后慢慢的把它减弱,最后到它已经不起作用,不会影响我们,这就完全控制住了。完全控制住,在我们净宗法门里面讲「功夫得力」。这个控制不住,讲什么功夫,全是假的,全不是真的。真正的功夫就是你能不能够控制欲,能不能够断欲,这是真功夫。要知道,这是不善的根源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02集) 2001/3/25

  欲不可纵,古人讲情欲从极微之处生起来的,刚刚生,容易控制。净宗的祖师大德教给我们,一念「阿弥陀佛」,就把这个微细的念头打掉。要知道利害得失,这在经上常常说,我们无量劫在生死里头流转,求出无期,苦不堪言。这一生遇到佛法,遇到佛法里面最殊胜的净宗法门,这就是说明在这一生当中,有机会超越六道轮回,有机会脱离十法界,这个机会遇到不容易。遇到之后,我们能不能脱离?关键在一念之间,这一念要保住,念念觉悟。为什么叫你念佛?念佛就是保住念念觉悟。

太上感应篇(第28集) 1999/6/15 

  傲慢、欲望、志满、乐极生悲,这四桩事情都是大不敬,我们能够反过来,能够远离,我们自性里面诚敬这个德行就圆满的现前,对人对事对物真诚恭敬。如果我们还有这四个字,傲慢、纵欲、志满、贪图五欲六尘的享乐,我们性德就没有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6集) 1999/5/24

  为什么第一句教给我们傲不可长,如果你要有傲慢,实在讲它这四句就是我们讲贪瞋痴慢,只要你有贪瞋痴慢,你就没有办法达到教学的宗旨与目标,所以头一个是戒骄慢。在佛法里面,诸位晓得普贤十愿是佛法教学最高的纲领,第一句「礼敬诸佛」,跟《礼记》里面「无不敬」一个意思。

早餐开示1998/5/3 

  傲要断,所以贪瞋痴慢疑要断,断掉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。你这个东西不断,无论修得怎么好,六道轮回出不去,求生西方净土也不能去。西方净土说带业,是带业,带旧的不带新的,带种子不带现行,这是佛经里的话。种子是什么?是习气。现行是你发作,你现在还常常发脾气,这不行,这不能往生。那要什么?你要能把习气控制住,烦恼习气有,不会发作,这才能往生。

2010年先师长善护追思纪念大会(第2集) 2010/3/7 

  控制不住,常常会发作,这决定不能往生。为什么?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还跟诸上善人天天吵架,哪有这种道理?那你去,不是把极乐世界全破坏了!阿弥陀佛再慈悲,大众不让你去,不欢迎你,所以这个要知道。

2010年先师长善护追思纪念大会(第2集) 2010/3/7 

  乐极生悲,这是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。古人两千五百年前的教训,现在管用。我们学了佛知道,原理我们都明白了,宇宙怎么来的?宇宙是从念头,起心动念变现出来的。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?没有别的,极乐世界的居民各个都是上善之人,那个里面居民没有自私的念头,没有占有的念头,没有控制的念头,起心动念与性德完全相应。

2010年先师长善护追思纪念大会(第2集) 2010/3/7 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