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人之大患,在好为人师-第1141集



  法语:

  「人之大患,在好为人师」。这是人最大的毛病,喜欢做别人的老师。真正的圣人、老师,总是以同学身分自居,这是教谦虚。有没有能力做别人老师?先要想一想,我起心动念,能不能给大众做榜样?有没有德行,是不是慈悲,我对待一切人,有没有做到平等的关怀、爱护?

  节录:

  中国传统文化里头,古圣先贤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警惕,那就是「好为人师」,这是大毛病,处处以老师身分出现,这姿态很高。有没有能力做别人老师?先要想一想,我起心动念,能不能给大众做榜样?社会大众都起我这个念头,这社会怎么样?得先问问自己,第一个是德行,第二个慈悲。我对待一切人,有没有做到平等的关怀、平等的爱护?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40集) 2013/1/23

  佛法虽然是师道,但是佛非常谦虚,中国古人所谓「吾有大患」,忧患,是什么? 「好为人师」。有什么德行、用什么东西教别人?尤其是佛眼睛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我拿什么来教你?所以他谦虚,真的是谦虚,不敢为人师。佛的教学只可以说,用现在的话说,我学习的东西提出来跟大家分享,是这个意思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41集) 2012/3/13

  古时候读书人就怕犯这个错误,师心自用。孟子说过,「人之患在好为人师」。孔子自己非常谦虚,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哪里敢自称老师?不敢。所以老师对学生他什么态度?叫友生,友是朋友,我们志同道合在一起研究学术。不敢讲指导,现在的话说,我们分享,都用平等的语气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2集) 2011/7/24

  但是学生对老师一定尊重,尊师重道,为什么尊师?是重道。而且也是表法,给一般大众做最好的榜样;老师也要做最好的榜样,老师谦虚。你看看孔子对人多谦虚,释迦待人多谦虚,没有一丝毫傲慢的习气,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。 「因此妄心,正是生死根本」。常为心师,不为师心,这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;真心不会有这个念头,真正圣人他没有这个念头。妄心是生死根本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2集) 2011/7/24

  妄心是什么?妄心有念头,就是有分别、有执着,现在我们讲,我的看法、我的想法。你看看没有忘记「我」,我就是虚妄的,我没有了,真知、真见就出现。只要有个我在,麻烦就大了。这也是佛法跟世法不相同的地方,佛法一入门就把身见放下。身见放下,那个最隐密的后面有我见,我见没放下。如果还有我见,那就是「认贼为子」,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错了。 「何况随心任性,妄作非为者耶!」那就大错特错,这世间人现象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2集) 2011/7/24

  大乘教里面佛说得很清楚,有念就是妄念。正念无念,连无念也没有,有无二边都没有,这才叫正念。苦乐二边都没有才叫极乐,为什么?那是性德现前,没有乐在意识里头。只要有细微的执着,就出不了六道轮回;还有细微的分别,就不是菩萨,这个道理总要晓得。回到我们现前的这个位置,我们怎么修?给你说真话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。把我忘掉,不要想到我,就是阿弥陀佛,念久了,我执自然没有,这个好!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2集) 2011/7/24

  我执要是念掉,你往生极乐世界不是生同居土,那生方便有余土,品位大幅度的提升。什么时候念佛念到我没有了,我空、人空,念到这个境界,这是方便有余土,得事一心不乱。凡圣同居土里面,得一心不乱那是功夫成片,这个很容易得到,人人都可以得到。得到功夫成片,往生自在了,往生有把握,想什么时候走,真去得了,念头一动,阿弥陀佛真来接你。因为什么?你没有杂念,你起心动念跟六道三善道、三恶道都不相应,你的念头全是阿弥陀佛。这比什么都要紧,而且我们都能做到的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2集) 2011/7/24

  佛说我们的智慧平等,我们的德行也平等,我们的能力也平等,我们的相好、福报也平等,没有差别,但以妄想分别执着产生了障碍,不能证得。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。放下执着你就是阿罗汉,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,放下妄想,你本来是佛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85集) 2006/12/20

  我们要怎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?还不是看破放下!所以学道、学佛,乃至于学儒,你要不肯放下你都不得其门而入,为什么?孟子说过,孟子是儒,孔夫子的学生,《孟子》里有一句话,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,学问之道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,你看跟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不是一样?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85集) 2006/12/20

  生活愈简单愈健康,心地愈清净愈自在,不受环境的干扰。顺境善缘不起贪恋,逆境恶缘不生瞋恚,境界永远是平等的,为什么?佛在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尤其是《大般若经》,世尊真的是千言万语叮咛嘱咐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 ,你就想那个心多清净!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85集) 2006/12/20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