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一切修行法门的枢纽-第382集



  佛在《遗教经》上说,「心者,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。」我们要能把心专注在一个地方,这就得定,那心的力量、效果就很不可思议。因为一心能生无量智慧、无量的德能,所以一心非常重要。把心集中在一处,就是佛法里所说的禅定、定力。一切修行法门的枢纽、纲要,都是在定力。整个佛法,归纳到最后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大类。而这个三大类当中,定是枢纽,可见其重要性。

三时系念的殊胜功德2017/6/9  

  我们只要能把心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,事上问题都解决了。这个心给诸位说,就是妄念、就是分别、就是执着,你能把它控制住,让妄念、分别、执着不起作用,这是你控制住了,这就叫定,然后你就能办事。你看办事,回向就能办事,需不需要仪式?仪式不重要,没有仪式也能办事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37集) 2007/9/24  

  佛法是智慧的方法,佛学是智慧的学问,佛道是智慧的大道,它不是迷信,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学习经教多少没有关系,关键在哪里?关键在一心专注,为什么?能得定。学多了、学杂了、学乱了,不能得定,那依旧是凡夫,连小乘须陀洹你都得不到,那就很可惜。把佛法当作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,这就是今天所讲的佛学,佛学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,很难得到真实的受用。所以我们要学佛,我们不能搞佛学。

安心、安身生活之方法(第2集) 2013/5/29  

  制心一处,最殊胜之处就是阿弥陀佛,我们把这个心制在阿弥陀佛佛号这一处,这不得了!这能办第一大事,就是圆满成佛。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,『制心佛号』就不可思议,决定成佛。你这一生修行证果,出三界、了生死、成佛道,这一句全都解决了。千经万论要说的就是这一句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普遍劝导众生也是这一句。这一句真正不可思议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25集) 1984/12  

  我们常常提起谛闲老和尚早年那个徒弟锅漏匠,人家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什么都不会,老和尚就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他能老实念。换句话说,他这个人了不起,老师传授这一句佛号,他是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力具足,他相信老师的话,他不怀疑。老师教他:「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着就再念。」这是精进,真的是二六时中念念不忘佛号,念力成就。一心专注,什么妄想都不夹杂,定力成就。所以人家能够在三年多就成功,往生站着走的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13集) 2001/1/16  

  所以念佛要真念,什么叫真念?放下万缘,一心专注,二六时中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统统放下。为什么?与我不相干。你要这样念法,你功夫才会得力,你才会念到得定,这叫持戒念佛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86集) 2000/4/29  

  只要把心里头请进一尊阿弥陀佛,问题全解决。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口里头念念不忘,身口一如,这就是一心专注,这就是制心一处,起作用是无事不办,你的智慧现前,你的定功成就。我们一般怎么说?阿弥陀佛加持你。是不是加持?是的,但也不尽然。你自己要不能够一心专注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加持不上。所以那个专注是因,阿弥陀佛加持是缘。阿弥陀佛加持多少,完全看自己专注功夫的浅深。你功夫深,阿弥陀佛力量就大;功夫浅,弥陀加持力量就小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32集) 2013/6/17  

  念经我们过去也讲过很多次,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规规矩矩、恭恭敬敬的念,就是持戒;一心专注,念的时候没有杂念、没有怀疑,就是修定;一个字没有念错,一句没有念漏掉,就是修慧,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你只要天天修,不间断的去修,十年、八年、二十年,哪有不开悟的道理!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51集) 2004/4/10  

  听经亦复如是,问题你会不会听。会听的时候,恭敬,至诚,不杂分别、妄想,专心贯注,这个用音声来摄心。所以会听的人,听久了,一心不乱就现前。决不要分别,听懂就懂,不懂没有关系,不理会,聚精会神听下去,专心一致。人能够常常用一心专注,用久了,三昧现前;三昧现前之后,功力再往上加深,智慧就开了。古人会用这些方法,成就的人很多,现在的人心乱,心定不下来,静不下来,这个问题严重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89集) 2004/7/28  

  念佛也好、读经也好、研教也好,总而言之,都是戒定慧三学同时并进。你依照佛祖定的这些规矩依教奉行,就是持戒,一心专注就是修定,定到一定的程度,就开智慧,所以说五年开智慧的人很多。这个开智慧不是大彻大悟,不是明心见性,我们讲积小悟成大悟。确实你一年比一年聪明,一年比一年有智慧,这是我们自己修行经过的事实真相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35集) 2006/4/2  

  你遇到什么障碍困难问题,只要你把心集中在一处,问题就解决了。为什么?真相大白。心乱了,看不到真相;心清净了,定了,真相就现前。真相是什么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这是真相。真相明白之后,你在一生当中,生活里面、工作里面,一样跟大家穿衣吃饭、工作应酬,你跟别人不一样,别人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你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那是什么?佛的境界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38集) 2013/6/20  

  所以佛家的教学,高等教学不重视知识,重视智慧,重视禅定,就是重视你的心不能有杂念,你的心一定要定在一处。我们修净土的把这个心定在阿弥陀佛上,那个作用就不得了。所以一般现在讲知识分子学佛,你在经论里选一部,你就学这一样,别学多,心就定在这上面。中国古人有句谚语说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什么道理?你读一千遍心都是集中在那个地方,他就得定,就得三昧。得三昧之后继续再定他就开智慧,智慧一开的时候全明白了,不但这一样明白,其他的也都明白了,触类旁通统统明白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95集) 2012/2/16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