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对老师一定要服从-第1273集



 法语:

 师承,我们拜一个人作老师,跟这个老师学,跟定这个老师。就要听老师的话,老师以外的人来教我,我要听他的跟他走了,这就是背师叛道。所以作学生有作学生的条件,对老师一定要服从,尊师重道。老师全心全力的教导我们,我们要完全配合他,才能得到教学的真实利益。

 节录:

 我们不是今天才念阿弥陀佛,不是这一生才修净土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,不晓得有多少次遇到这个法门,还不是人家一诱惑,我们就跑了,落到现在还在这里慢慢来搞。希望这一生聪明一点,不要再跑了,我们这一生就成就。这一点古人的教学,他这个方式巧妙,也就是防范很周到,这是我们世出世间法所讲的师承。师承,我们拜一个人作老师,跟定这个老师。我跟老师学就要听老师的话,老师以外别人来教我,我要听他的跟他走了,那就不是跟这个老师学,这就是世间人讲的背师叛道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8/6

 所以从前老师对学生的约束,是除跟老师一个人学之外,其他的任何善知识讲经说法不可以听。这个防范好,学生不至于越轨,为什么?学生在初学的时候智慧没有开,世法佛法哪是真的、哪是假的、哪是邪正、哪是善恶是非,乃至于利害,初学的人没有智慧不能辨别。不要说真妄邪正你没有能力辨别,说得最浅显,眼前的利害你都分不清楚,哪一样对你有好处?哪一样对你有害处?你都不知道。所以作学生有作学生的条件,作老师有作老师的本分;学生的条件,对老师一定要服从,尊师重道,我们跟定这一个老师,一定要听老师的话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8/6

 我在这个末法时代,大概讲到师承也许我是最后一个,我以后可能就没有。我这一生求学都是一个老师指导,没学佛法之前我学哲学,我跟方东美先生一个人,所以学的东西很纯不杂,能够专心,很少的时间能收到好的效果,真正所谓是事半功倍。我学佛亲近章嘉大师,他教我三年,所以我的求学过程当中是一丝毫困难都没有,不复杂,一个老师教一门课程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8/6

 章嘉大师圆寂,又过了一年,我认识李炳南老居士,我跟他十年。他给我的教诲就是告诉我,只听他一个人,除他一个人之外,任何人说法都不可以听,我遵守。如果说你亲近这个老师,别的人讲经说法,或者别的人给你讲开示、给你劝导,你统统都要听,你的心一定散乱,一定没有把持,可能你就变了心,你就跟别人走,你自己无比殊胜的因缘就错过、就舍弃掉了。不但别人说话不能听,老师没有同意的书不可以看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8/6

 我读的书是不少,没有学佛以前,我喜欢读书,我看的东西很多。但是学佛之后就遵从老师的教诲,不但世间的书我全部舍弃我不看,连佛教的经典我涉猎的都不多。但是一般人提起来的时候,我也都能懂得,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,清净心生智慧。我得老师教诲的恩德非常大,我对老师念念报恩的心比别人强过很多倍,我也真得利益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8/6

 那是我们真正听话,老师全心全力的教导我们,我们要跟他合作,要完全配合他,才能得到教学的真实利益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世出世间法的成就,有杰出成就的人,你仔细去打听,决定是遵守老师的教诲,他才能有成就,他的成就才扎实,根深本固,而后才能够枝叶繁茂。你这个根扎得不深怎么行?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8/6

 古人教学是跟一个老师。有在一个老师这里学了几年,再去拜第二个老师,学另外一门。学三门东西三个老师,但一定是三个时代,不是同时,这一点要特别留意。我们这一天二十四小时,脑子里想一个问题,容易得三昧,容易开悟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 如果一个小时里头想三样东西,乱了、杂了,不但不能开智慧,会生烦恼。可能老师讲的不一样,你会有比较。比较就错了,每一条道路有每一条道路的路况,路况并不完全相同。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办了,自己有主宰,把老师的优点统统吸收了,自己融会贯通,自成一家,这个例子很多,在中国历史上我们能看到。明白这个道理,学东西就快乐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 我们年轻时候不知道,所以李老师,他就怕我拿前面老师所教我的跟他来相比较,这就麻烦了。所以他给我的条件,第一条就说,过去你所学的,无论跟什么人学的,我一概不承认,统统作废,你要跟我学,从今天起一切从头学起,以前都得放下,不准再提。这是对的。如果拿前面两个老师来做比较,一事无成。跟一个人跟定了,这才有好处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 老师教的方法有道理,真得受用。在台中的期间,完全听李老师的指导,他不让我看的书我绝对不要去看,所有的这些法师、大德到台中,在台中讲经,不准去听。为什么?你能专一,专一能得定,定能开慧。你要是多听,广学多闻,增长知见,心不能得定,不能开悟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心就服了,对老师感恩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 那我们遇不到老师怎么办?老师有著作,现在还有光碟,用光碟、用著作是一样的,也是要守这个规矩,一门深入。自己没有开悟之前不看别的东西,要坚持这一点,我们就会有成就。你看一片光碟,能不能看一百遍,能不能看两百遍,这就在你了。为什么要多看?多看就熟透了,多看心是一。听的时候不要有杂念,不要有妄想,就像上课一样。遍数愈多愈好,心是一个,心无二用,这才会有成就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 凡是功夫不得力都是学得太多、太杂,这个法门好,那个法门也不错,都想学,问题出来了。如果海贤老和尚念佛号,还想念经,还想念咒,他就不能成就,他不专、他不一,一门深入,他多门深入,违背古圣先贤的教诲。古圣先贤的教诲了不得,不但是自己一生的经验,集古圣先贤的经验,哪里会错?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 我们今天怎么样?是对古圣先贤怀疑。也看到有一些人,他学很多门,他都有成就,都还不错,还能触类旁通。那是极少数的,禀赋不一样,我们讲有天才儿童。我们是普通人,普通人要走普通的方法,稳稳当当,我们不是那个少数人,那学不到的。海贤老和尚表法表得好,老老实实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自然通达。没有勉强,没有我一定要学到什么程度,完全自然的,这就对了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12集) 2015/7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