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修行秘诀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四个字,「看破放下」。那是先看破还是先放下?各人习气不一样,烦恼障重的人先放下再看破,所知障重的人先看破后放下。
节录:
佛告诉我们一个回归的妙诀,就是放下。放下帮助你看破,看破什么意思?了解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多了解一分,你会多放下一分。实际上,当年章嘉大师告诉我,我非常感激这个老人,为什么?我跟他三年,跟我讲的句句是实话,没有一句是假的,没有一句是欺骗我的。修行秘诀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四个字,「看破放下」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180集) 2012/2
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十九岁离开家庭是放下烦恼障,三十岁不再学东西,菩提树下入定,表演给我们看放下所知障,两种障碍统统放下了就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是什么境界?这就是法身菩萨境界,初住以上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180集) 2012/2
智慧从哪里来的?智慧就是看破,章嘉大师告诉我,看破是从放下来的,放下是从看破来的,这两个相辅相成。到底哪个在先,哪个在后?这最初入手之处,那看这个众生的烦恼习气。如果烦恼重,就是情执很深,从放下下手;如果是所知障重,这对知识分子来说,那就从看破下手。入门,不外乎这两种。烦恼障、所知障都重的人,那就得同时下手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21集) 2013/1
入门之后就真干,看破肯定帮助你理解,也就是帮助你生智慧,智慧看破之后帮助你再放下。章嘉大师说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个方法。老师说得通俗,看破放下,我们容易懂。老师进一步的告诉我,这里头有个标准,标准是什么?如果你没放下,证明你没看破,看破没有放不下的。那你没看破,说明你没放下,老师教我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,怕自己起增上慢。增上慢是什么?没有看破以为看破了,没有放下以为放下了,这是最大的障碍。这是许许多多修行人一生不能成就的原因之所在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21集) 2013/1
障碍无量无边,佛把它分为两大类:第一类叫烦恼障,第二类叫所知障。第一种是对物质生活的欲望,第二种是对渴求知识的欲望,求知欲。所以,总而言之,所有的烦恼都是从欲望生的。欲望是不是真的?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为什么?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欲望。欲望生自阿赖耶,阿赖耶是妄心,真心什么都没有,但是自己真心本来具有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相好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73集) 2011/6
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就说过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一样都不缺。所以从自心里面去求,这是正法,从外面求那是邪法。大乘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「心外无法」,所有一切法都是心现的、识变的,所以「法外无心」。心在哪里?心在万法,它已经变成法相,这个相已经起作用。这是真心,里面含有邪思邪念、邪知邪见,所以它变质,变成烦恼、变成妄想、变成分别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73集) 2011/6
凡是境界里面的东西,就像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古大德有一句话讲得真好,叫「不断之无」。确确实实是无,但是这个无它不间断,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,让我们在这个地方产生很大的误会,以为它有,不知道它是无,不知道它是空,这个我们不能够不明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73集) 2011/6
佛给我们讲了,我们有烦恼障,我们有所知障;烦恼是障碍,障碍清净心;所知障,障碍智慧。所知,就是整个宇宙人生是你本来所知的,你原来就有这个能力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是你的本能。你的本能现在失掉了,为什么失掉?这个里面有个障碍,这个障碍叫做所知障。这个障碍佛给我们说穿了,是什么?妄想。一打妄想,智慧就没有了。为什么?因为打妄想,有烦恼,心不清净了。如果把妄想跟烦恼拿掉,你的心就清净了;清净心起用,你的本能就恢复了,佛是教我们恢复本能。
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2/6
现在虽然佛把我们这个病根说出来了,说出来也没用;晓得有烦恼障,烦恼去不掉;晓得有所知障,所知障也去不掉。佛虽然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方法,你去尝试看看,实在是难。何况我们寿命又很短,时间不够用,这是真的。所以阿弥陀佛慈悲,他的条件没有别的,只要心清净,就能够到他那里去,他欢迎你去,他提供我们一个修学的环境;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最大的恩惠,最大的帮助。
无量寿经(第15集) 1992/6
除二障的方法非常多,你自己要会用,我们今天用念阿弥陀佛,这是方法之一。如何用念佛的方法把烦恼念掉,把所知障念掉?我们再变通一句话给你说,你用这一句阿弥陀佛,把你的执着念掉,把你的分别念掉;分别就是所知障,执着就是烦恼障。你能够一句阿弥陀佛把分别、执着念掉,你就成功,智慧就现前。
学佛问答1998/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