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认清事实,不生瞋恨-第503集



 学佛人首先就要把得失这个念头丢掉、放下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世间人所求的,学佛的人无论在家、出家不求,不求也会得到。为什么?总不外乎一个业缘。过去生中,你造的有业因,你修的有善因,必定得善果;你造的是恶因,那一定有恶报。缘遇到了,它自然现前。善的果报现前,若无其事,也不会很欢喜;恶的逆缘现前,也若无其事,也没有烦恼。在善恶境界里面,都能够保持清净心,如如不动,那就好。所以说不必认真,不必去计较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我们佛门里头常讲,火烧功德林。功德是什么?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,功德就是清净心。如果拿佛法法相名词来讲,功德就是定慧。心里一发脾气,定慧马上没有了,所以火烧功德林。由此可知,你们要想想你修的多少功德,你学佛这么多年,你有多少功德,你要冷静想想,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没发脾气,你的功德就那么多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如果你今天早晨发了一场脾气,你的功德也不过就几个小时而已,过去几十年修的都烧掉了,不算了,没有了。如果学佛学了一辈子,到临命终时一发脾气,完了,这一次什么功德都没有了,这很可怕,这都是事实。所以佛劝我们积功累德,积功累德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,你这个功德才能够累积起来。积功累德很难很难,不是我表面上不发脾气,心里头有一点不高兴,那都不行。心里面有稍许不高兴,功德没有了,这功德难,非常非常难修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要找病根、病源,先要了解世间一切事相,世间事都是相对的,我跟人就是一对。佛法里面,佛给我们说一切经,也不能离开相对;离开相对,没话好说。说佛法,佛法的对面是世间法;说觉悟,觉悟的对面是迷惑。都是相对的,没有一样不是相对的。凡是相对都是缘生之法,因缘生法,都是相对的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因为相对,非常容易产生错误的观念,错误观念就是分别计较,很容易发生。一念不觉,就落到分别计较里面。佛经里面名词叫计度分别,计是计较,度是度量、衡量、分别,就落在这里面。所以前面讲,般若不可须臾离也,一离开般若,你就会落到分别计度里头去,那就错了。于是顺自己意思的就起贪心,不合自己意思就生瞋恚心,贪瞋是从这个地方生的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这是说明忍辱为什么这样难,难的原因是因为众生着相。相无量无边,无量无边的境界相,佛在此地把它归纳为四大类: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无量无边的诸相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超过这四大类,这四大类统统都包括了;也就是经上常讲的人我执、法我执,这两种执着跟四相,两种执着是能执,四种相是所执,意思都可以相通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着相的病太深太重了,无量劫来就是因为着相,才有六道生死轮回;离相,这生死轮回就没有了,不但六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了。前面跟诸位说过,因为有执着,这才发生六道轮回;因为有分别,才有四圣法界。四圣六凡怎么来的?分别执着而来的。所以离开执着,六道就没有了;离开分别,十法界就没有了。六道、十法界没有了,显露出来的就叫做一真法界;诸佛菩萨他们活动的空间,他们居住的处所,就叫做一真法界。一是真的,十、六都是假的,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宇宙万有的真相是虚幻不实,它没有一个实体,但是它有相,所以有即非有。因为一切相怎么形成的?无量因缘形成的,形成这个现相。现相存在不存在?不存在,真的是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但是在我们感觉当中,这些现相都在面前;我们感到现相在面前,是因为现相的相续相,连续的现相,使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觉,误以为这个现相在眼前,好像还存在,这是错觉,这是没有看到真相。如果看到真相,这个真相确确实实是不存在的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这个虚幻显现是不停的、不中断的,不中断的在那里显现。而显现的相是会变的,什么力量在那个地方使它产生变化?这个力量就是妄想分别执着,就是这个力量。妄想分别执着,在佛法里面叫识。所谓是唯心所现,真心能现相,刹那在那里现相;唯识所变,我们把一真法界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,这是我们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。什么样的妄想,变什么样的境界。这个妄想无量无边,因此所变的境界就无量无边,这是事实真相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清楚,事实真相搞清楚,我们的生活就自在了。怎么过日子?随顺其中。佛家常讲,随缘消旧业,莫更造新殃。莫更造新殃是不要再打妄想了;随缘消业,那个日子就过得自在,就过得幸福美满。所以事要照做,照样要过日子,照样要去工作,不废其事。你的境界超越了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功夫完全是在心地里头做,不是在心外;在心里面做功夫,再也不着相。我们说得再通俗一点,大家容易明了,再也不牵挂,再也不忧虑。这个事情来也好、不来也好,成也好、不成也好,统统都好,你就自在。我自在了,我还希望别人的日子过得更幸福一点,过得更快乐一点,那怎么办?我们一定要认真的断恶修善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 我们每天课诵也好,讲经结束也好,都要念回向偈,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;还得要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但是口念没做,这是口惠而实不至,我们还是对不起佛菩萨,对不起一切众生。要怎么做?每天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,把断恶修善的功德,断恶修善一定是得福报,一定是离苦得乐,把离苦得乐统统给众生,把这个乐、福都给众生去享受,这就是我们说到做到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0集) 1995/5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