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念佛功夫不得力的,就是对这句佛号功德了解不够透彻。如果钞票可以免费拿,你一定不休息,从早到晚分秒必争的去拿。为什么?知道那有好处。但是佛号的好处高过钞票万倍不止,为什么不肯干?就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功德利益。如果用拿钞票这种心来念佛,决定上品上生。
开示:
念佛功夫不得力的,就是对这句佛号功德了解不够透彻。今天如果有桩事情,这家银行放的一堆钞票,告诉你,你一张一张去拿,拿一张是你的,拿两张也是你的,你一定不休息,从早到晚的一张一张去拿。为什么?你知道那里有好处。但是佛号的好处高过那个万倍都不止,你为什么不肯干?拿那个假钞票给你,你就那么喜欢,你分秒必争,唯恐漏掉一张。用这种心来念佛,你决定上品上生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15集)2013/1/9
原来这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,就是自己的法身理体,是一不是二,法界是自己,弥陀身是自己,弥陀土也是自己。我们现在是一身的毛病,用这服灵丹把我们所有的毛病彻底都治好了。念《无量寿经》、念阿弥陀佛的,真的,确实消业障、灭罪业,有非常显著的效果,每个念的人都自己感觉到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本觉理体。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,弥陀名号就是法界本体,所以这是本觉。我们动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要念佛,这一念是始觉,这一念就是觉;动个念头想别的,就是迷。起心动念,念头不是阿弥陀佛,统统叫迷惑颠倒;这一念头是阿弥陀佛,这是大彻大悟,这是觉,觉而不迷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念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合本觉,始觉跟本觉是一不是二,「始本不二」,是一个,就是始觉跟本觉当中没有界限,是一不是二;「生佛不二」,所以当你真正一心念佛的时候,心地很清净,没有一个妄念,就是没有夹杂、没有间断,你这个时候是什么人?你这个时候就是佛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为什么?你跟阿弥陀佛相应,你跟法界相应。心地真正清净,一个妄念没有,这个叫相应,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就是这个境界。如果你能够始终保持着,那很好,你就真的成佛了。所以当你一念相应的时候,那一剎那你是佛,第二剎那又变成凡夫,你不能把这个佛永远保持住。其它的成了佛的人他永远保持,他不会变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我们偶尔变一下变成佛,第二念又变回凡夫了,换句话说,我们不定;佛菩萨他定了,他不会再变了,我们会再变。再变是什么?再变就是烦恼习气、妄想执着在这变,这个东西没去掉。现在用什么方法把妄想、习气、执着把它去掉?就用念佛的方法把它念掉。所以这些道理你清楚、你明白、你没有疑惑了,我们才真正肯定这个法门,死心塌地来修学,不需要费很长的时间,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所以你才晓得,为什么人家往生的时候不生病,往生的时候晓得什么时候走,往生的时候站着走也行、是坐着走也行,为什么?道理就在此地,就是他一念相应,相应就作佛了,他根本就是佛的境界。所以这个法门,它不是从修因证果。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因证果,它这个法门一上就是果,它没有因,这个法门是果因同时,是从果上修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一切如来亲证的境界,如来的果地,一下手就从如来果地上修,没有因的。因在哪里?因在果中,这个不可思议。所以他一念一下就相应,跟其余的法门完全不相同,真正能彻底明了、认识,这是智慧,这就是本经里面讲「住真实慧」。住真实慧他这个念头不会改动的,信心不会动摇的,信心清净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清净的信心就是实相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信心清净则生实相」,实相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「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」,所以有许许多多人轻视了这一句名号,认为念阿弥陀佛三岁小孩都会念,这有什么了不起?不知道这句佛号功德利益之大,世出世间任何一个法门,都没有办法跟它比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你现在说老实话,还没有做到一向专念;你要做到一向专念,那效果比现在又不知道要超越多少了。现在虽然一边念还有妄想、还有掺杂,没有真正做到一向专念,虽然发菩提心了,菩提心里面还杂着有世间法在里头,不纯;如果要纯的话,这个功德利益真正是不可思议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假如你真正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自古以来那些念佛人的经验,三、五年成就的大概总在一半以上,三年到五年念成的至少可以占六成。你就晓得这个法门快速,确实可以念到把妄想都念掉,妄想念掉,业障就消除了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什么叫业障?妄想就是业障。业障怎么消掉?你自己知道,妄念少了,天天佛号多了,不念,佛号也现前,业障消除了,你的善根福德现前。因为常常心里佛号涌现前,就是善根福德现前。所以要晓得业障是什么,怎么个消法,这从有念巧入无念,方法的确巧妙。「即凡心顿显果德」,我们现在烦恼并没断,确实是凡夫,可是以念佛这个法门念到相应的时候,自己的智慧德能就跟阿弥陀佛相似。当然不能相等,有点差不多,有点样子了,有点相似了。顿显果德,这个果是佛果,不是菩萨果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3集) 1990/4
如何能念念生智慧?-第201集
《金刚经》所谓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你真看破了,所以你才能够如如不动。如如不动就生智慧,如如不动是定、是三昧。所以你为什么放不下?没看破,把假的当作真的。真看破了,你就真放下。你说我看破了,我放不下,假的。这个话我告诉你,不是我说的,是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的。因为我那个时候跟他讲,看破好像容易,放下很难,看得破,放不下。老师说,错了,你放不下,就是你没看破,你要看破,一定会放下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54集) 2010/10/1
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很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我们现在在迷、在梦中。梦,我们知道是虚妄的,所以梦中的境界你还会去想它吗?你还会去分别执着吗?不会了。为什么?假的不是真的。我们如果能够真正知道六道是个梦,十法界是个梦,在六道十法界里头绝对不会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,你的心才清净。清净心生智慧,清净心才把这里面一切状况,所谓诸法实相看得透彻、看得明了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65集) 2004/6/8
顺境不要生欢喜心,逆境也不要生烦恼,什么境界里面,心是坦然的,心是清净的。清净心就生智慧,智慧就能够处这个境界,会处得非常圆满。心里面一有贪爱、一有瞋恚,你就迷了,迷了的时候,你在这个境界里一定造业,造业哪有不受报的道理!所以「惑业苦」永远在那里循环,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,这个要知道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3集) 1989
你看这个世间一切法、一切人事物,我们佛法里面讲的有情世间、器世间,你看的是什么?因缘果报。就像《法华经》上讲的「十如是」,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末究竟,你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跟一般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,生智慧不生烦恼,再也不会起心动念,再也不会分别执着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54集) 2002/3/21
执着你就会生烦恼,不执着不生烦恼,叫随缘妙用。妙用是你对于这一切缘,你统统了解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;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你清清楚楚。所以你会样样自在,生智慧不生烦恼。他不是知识解决问题,是智慧解决问题,而且结果是皆大欢喜,你说这个多么圆满!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73集) 2010/10/23
《金刚经》上讲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,那个人是开悟的人;心地清净,决定没有一丝毫污染,外面境界了了分明,清清楚楚,绝对不会被诱惑,这是开悟的相。开悟的人,心地清净,只生智慧,不生烦恼。禅宗六祖惠能,他去参访五祖的时候,跟五祖讲「弟子心中,常生智慧」,那就开悟了。我们现在是「弟子心中,常生杂念,常生烦恼」,天天打妄想,搞贪瞋痴慢,这哪里是开悟?要晓得,开悟的人不造业了。没有开悟的人,念念都在造业,怎么能往生?
大乘无量寿经(第55集) 1999/7/3
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虽然这些句子你也会念,甚至于你也会讲,可是境界一现前,忘掉了,忘得干干净净的。还是妄想分别执着当家作主,希望别人随顺我,我是对的,他是错的。我是对的,他是错的,这就是分别、就是妄想分别;坚固执着,不肯随缘,这就是执着。
随顺,为什么不随顺?随顺是无心,随顺的心永远清凉自在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33集) 2003/11/8
清净心能生智慧,清净心起的作用,对待外面境界的作用是智慧,清净心对自己是福德,是享福。真正的福报是什么?是身心清净,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妄想、没有执着,这个快乐,这是真正的享受。所以你只要用信愿持名你就能得到。要修多久得到?我再告诉诸位,真正用功的人三个月就得到,这个境界就现前了,就见效了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2集) 1990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