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为什么求佛菩萨没有应?-第1004集




  法语:

  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在真心祈求的时候,没有感应,是什么原因?有业障。障碍不在佛法那一边,在自己本身。只要把业障除掉,感应就现前。业障怎么除掉?忏悔。忏悔不在形式,要在实质,实质就是后不再做。知道这是罪过,从此以后,不再错了,这叫做真正忏悔,这样才能消除业障。  

  开示:

  佛教经典里面讲:『求富贵得富贵,求男女得男女,求长寿得长寿。』我们凡夫不能无求,我早年学佛,心里也是有希求。章嘉大师看出来了,告诉我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是他老人家教我求的方法,非常有效果。他告诉我:你在真心祈求的时候,没有感应,这是什么原因?你自己有业障。障碍不在佛法那一边,不在外面,障碍在自己本身,本身有业障。只要把业障除掉,感应就现前,有求必应。

了凡四训(第2集)2001/4/16  

  业障怎么除掉?他跟我说:忏悔。「忏除业障」,普贤菩萨在《华严经》里头说的。然后教给我,怎么忏除?绝对不是去拜梁皇忏、拜水忏,不是搞这个。所以我遇到这个老师,真的是个好老师。他说:佛法不在形式,要在实质。什么叫实质?后不再做。譬如,我们起了不好的念头,说了不好的话,做了不好的事情,现在知道这是罪过,这是错了,从此以后,我不再错了,这叫做真正忏悔,这样才能消除业障。假如你在佛菩萨面前念经、念咒,以为忏悔了,念完之后再造,造了以后再去念,这个没有用处,这是完全错了。

了凡四训(第2集)2001/4/16  

  我们要懂得究竟怎么个求法,真正消除业障,有求必应。但是业障习气重,这个不怕,我们需要耐心、需要时间来消除。了凡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,我也用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时间,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。不是说断就断,哪有那么容易!毛病习气自己一定要克服,常常提醒自己。

了凡四训(第2集)2001/4/16  

  所以古人重视读诵,非常有道理。我自己这一生能成就,我知道,我得力于讲台。我四十多年没有离开讲台,天天在讲经,天天劝别人,天天劝自己,别人有没有得到利益我不知道,我自己真的得利益。这就是佛法常说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。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熏修,怎么能成就?我们的毛病习气是无量劫熏习而成的,都是长时熏得的。现在我们要把坏的习气、恶的习气舍掉,要学古圣先贤,要学诸佛菩萨,还是要时间。所以如果没有相当长的时间,要有决心、有毅力,断除自己习气,这才能圆满成就。

了凡四训(第2集)2001/4/16  

  一定要『改往修来』,「往」是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面所造的那些业因,我们今天明白了,我们要把它改正过来。「来」,是我们来生所期望的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一定要修弥陀净土。『洒心易行,自然感降』,只要我们身心洁净,「洒心」,洒跟洗刷的洗是一个意思,把心里面的无明、烦恼、迷惑洗得干干净净。

无量寿经(第16集) 1988  

  我们心不清净,念头不清净,思想不清净,见解不清净,要好好的把它洗刷干净。过去思想、见解、念头都错了,从今天起把它换过来,「易」是换过来。换成什么?换成「阿弥陀佛」。用信愿持名的方法,「洒心易行」;用断恶修善,「转相教语」的方法,来「改往修来」。你真心这样的做,真实这样去做,「自然感降」;这一句就是我们佛门另外一句话,叫「感应道交」。这个感应不要去求,自然就来了,就能满你的愿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  

 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,要如理、要如法,不求神通,不求感应,它自然会来。求,就错了;有求的念头,我们的心就不清净了。不求自得,因为你种的是这个因,它当然得这个果报。我今天种瓜,我天天希望得个瓜,那个希望真是冤枉,多此一举;它当然结瓜,它总不会结成别的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时节因缘到了,自然就成就,就能够满你的愿。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说的「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」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  

  我在佛门里面修布施,我有求,跟佛菩萨谈条件,这个心就不清净。我今天来修庙,我来供养你,希望你保佑我升官发财,我发一千万财,我布施十万。这是决定不可能的事情!佛门里头要用清净心修福修慧。什么欲望、希求都没有,心清净,清净心是真心,清净心能生万法,能生万法就是佛门讲的有求必应,决无缺乏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绝不是佛菩萨给你的,而是你自性当中本来具足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75集) 1984/12  

  怎么求法?为什么有求必应?因为自性能生万法,所以,佛氏门中求,到哪里求?从自性当中求。不是在外面求,外面求不到的。外面你求佛菩萨,佛菩萨泥塑木雕,自身难保,它怎么能保佑你?要向自性里面求,那的确是有求必应,这个不是假的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17集) 1984/12  

  一定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,要把我们菩提道上的障碍清除。障碍,微细的障碍我们不说,为什么?我们做不到。我们讲眼前的、最粗重的,就是内要断烦恼,外要不受诱惑,我们的功夫才能得力。内里面的烦恼叫三毒,贪瞋痴慢疑,贪瞋痴是三毒,要把这个东西要拔除。外面诱惑最大的是财色名利,财色名利是四大魔王。你天天在魔王掌心里面,逃不出他的掌心,你还有什么成就?你怎么能出六道轮回?怎么能往生?所以千千万万要记住,外面不受诱惑,内里面要把贪瞋痴灭掉,然后恢复到自性,自性就能生万法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17集) 1984/12  

  我们念善,善境界现前,我们念恶,不善境界现前,没有一法不是心现识变的,所以自得感应,一切愿求皆得圆满。善愿,圆满的善,恶念,圆满的恶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依着经戒的教诲,那是善愿,那是善的圆满;违背经戒,那是恶的愿,恶的圆满,大灾难是恶的圆满。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就晓得佛教里没有迷信、没有妄语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41集) 2011/8/15


如何才能得到大圆满?-第216集


  我们的同学要有使命感,要认真努力的修学,不仅在文字上、语言上,我们自己要真正做到,要真正改心,改变我们的观念。为众生、为佛法,决定没有自己。对自己来讲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我们要求的是求自性无尽的智慧、德能,不是向外求;向外求,你所得到的非常有限。要向内求、向自性求、向清净心求、向平等心求,才能得到如佛果地上的大圆满,这才行。

早餐开示 1998/4/5  

  真正的佛法是万缘放得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你就得清净了。万缘放下正念就生,为什么?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,自性般若智慧是正念,般若智慧就现前。现前之后怎样?现前之后要帮助一切众生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83集) 2001/11/15  

  诸位用功夫要在哪里用?要在内用。向外求,结果是一场空,一无所得。向外求,我们查遍经论,只能求人天有漏的福报。而且这有漏福报是有限的。要求无漏的功德,要求圆满的大福报,无量无边的福报,一定要向内求,外面没有。

楞严经(第44集) 1980  

  释迦牟尼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说过一句话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我们把宇宙之间的能量分为这四大类,智慧、德、能、相好,这四大类自性里头本自具足,不是外头来的。智慧是自己本有的,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能量、能力也是自己本有的,相好统统都是自性本自具足,不是外头的。所以佛教我们求,向内求,不要向外,外面没有,说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。到哪里求智慧,到自性求,求道德、求能量、求相好统统向自性求,自性之外没有。真的,不是假的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55集) 2013/12/27  

  所以惠能大师见性说得好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是你一样都不缺,你样样都圆满,跟如来果地上完全一样。现在为什么不能现前?是有障碍。障碍不是真的,障碍就是你错误的念头,你把错误的念头纠正,障碍能恢复一部分;你能把错误的念头统统放下,障碍全没有了,你的智慧、德能全部能够恢复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7集) 2012/12/7  

  清净心生智慧,平等心生大智慧,清净平等是真心。我们把智慧丢掉了,为什么丢掉?心被染污了。我有我的想法,我有我的看法,想法、看法染污了清净心;把想法、看法,统统丢掉,统统放下,清净心现前,智慧就现前。有起心动念,有分别,平等心不见了。没有分别,没有起心动念,心是平等的,平等是真心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07集) 2013/11/15  

  佛法所要的,就是要清净平等心。那个觉,觉就是智慧,自然就出来了,清净平等是定。所以佛家的教学,是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认识字不认识字、读书不读书没关系,只要心清净,只要心平等,就成佛。清净心成阿罗汉,平等心成菩萨,清净平等合起来就是佛,佛就是这么回事情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07集) 2013/11/15  

 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,你看《无量寿经》我们同学们常常读诵,在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就是修净土的总纲领、总原则,心净则佛土净,净土怎么修法?净土从清净心求。从清净心然后再提升到平等心,清净是戒学,平等是定学,后面觉,觉是慧学,你看戒定慧三学。不但是三学还是三宝,清净是僧宝,平等是法宝,觉是佛宝,你看三学、三宝具足,这都是讲因,修因。

修行的方法 2009/2/25  

  果是什么?果是经题前半部,「大乘」,大乘是智慧;「庄严」,庄严是德、德相;「无量寿」是好。你看我们都希望能享受这三种果报,大乘庄严无量寿怎么修?清净平等觉就学到了,只要你心地恢复到清净平等觉,那个大乘庄严无量寿自然就现前。

修行的方法 2009/2/25  

  我们这一生要求成就,一定要出离,出离是把世间统统放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不能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福慧,圆满的福慧。所以我们求福、求慧、求生净土,这一生才真正能够得到大圆满,这一生就没有空过。过去世生生世世全都空过了,这一生不再空过,决定成就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61集) 2012/8/10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