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彻底改过,真正回头-第1013集




  法语:

  「回头是岸」。回头,是不要看别人,看自己。不要怪别人,要怪自己,我们自己才能得度。如果都以为自己没有错,错都是别人,这一生往生没指望了,肯定还是搞三途六道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,彻底改过,真正回头。  

  节录:

  佛门有一句话说,「回头是岸」。回头是什么?不要看别人,看自己。不要怪别人,要怪自己,我们自己才有救,自己才能得度。如果都以为自己没有错,错处都是别人,你这一生往生没指望了,你这一生肯定还是搞三途六道。念佛念得再好,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佛的种子,这个种子虽然是金刚种子永远不坏,可是李炳南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眉注上写得很好,「难免长劫轮回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,这个法门不容易遇到。经上常讲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开经偈我们天天念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这都是真话。我们这一次机会错过了,下一次再遇到,可能又是百千万劫。百千万劫在三途六道里头轮回,那个苦可受足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地方,警觉心自然就现前、自然就能提起,彻底改过,真正回头。过去对不起三宝,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干的是灭佛法,破和合僧,这都是阿鼻地狱的罪业。只要我们现在一口气还在,这一口气还没有断,就能够忏悔,就能回头。要真忏悔,不要顾到面子难为情,那个没有用处,那还是要堕三途。过去我谤三宝,我怎么忏悔?回过头来我要赞叹三宝;过去我破和合僧,现在我要拥护和合僧,这叫真忏悔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不是在佛前面祷告祷告,我忏悔、我错了,在外面对人家一句话都不讲,这个没有用处的。所以忏悔,佛家讲的「发露忏悔」,坦白向大众宣布自己错了,从今以后我改过自新,这才算数。大众面前顾到面子,要面子不敢讲,佛菩萨、佛像面前嘀咕嘀咕,嘀咕半天没用处;修忏悔法的,不晓得怎么修法。必须把自己的过失说出来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我们中国古人常讲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所以我们在《观经》里面看到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恶之罪,他在临终的时候真忏悔,真正改过,他念佛往生上品中生。我们读到这个经文都非常惊讶。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:浪子回头金不换,他是个坏孩子,但是他今天真的知道改过,真的回头了,那是个真好人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古时候在印度,天亲菩萨早年学小乘,毁谤大乘。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,觉悟了,向佛忏悔,拿着刀准备割舌头,他哥哥止住他:「你割舌头干什么?」「我错了,说了好多坏话,毁谤大乘。」他哥哥说:「你过去用舌头毁谤大乘,你今天何不用舌头去赞叹大乘?」他一下就明白了,所以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,这叫真忏悔,行动表现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我们看近代的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,年轻的时候读儒书,谤佛法。到以后明白了,觉悟了,忏悔回过头来,不但不谤佛法,还剃头出家,弘扬佛法,这才叫做真正忏悔。我们做错了事情,过去陷害别人,现在真正明白了,回过头来了,我要如何来补偿受我害的人?我要怎样去帮助他?这才叫真忏悔。没有行动,都是属于假的。没有行动表现,换句话说,还没有觉悟,还没有回头,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处。纵然是发心出来讲经说法,心目当中还歧视别人,想积点功德赎罪,赎不了的,你的罪业太重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真正救度你,你自己要觉悟,你要真回头。《无量寿经》的道理,决定要放在心上;《无量寿经》上字字句句的教诲,决定要落实在生活上。要把它做到,这叫做真忏悔。天天念,你就念上一万遍,你心里头对一切人还有恨的意思,对一切事还有不如意的念头,你没有回头,你没有忏悔,你该怎么堕落,还是怎么堕落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1集) 2000/6/24  

  众生最难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,以为自己没有错误,于是错误永远不断,永远没有办法修正过来,这个过失就大;如果你晓得你自己过失在哪里,你会修正。我们在讲席里面,实在讲讲得太多太多,我是平常就我们现前应该从哪里下手,我跟大家讲十六个字,这是一切众生普遍犯的错误。自私自利,真心、清净心里面没有自私自利,所以自私自利是错了。我知道错了,这真的觉悟,觉悟之后就要起修,起修怎么样?我要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我要把自私放下,把自利放下,这就教你用功,悟后起修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363集) 2005/2/23  

  要从心里面去做功夫,这真改过。真正彻底改过,那就是早年李炳南老居士教给我们这些学生,我们学生没真干,他教给我们一个方法,教我们换心,把现在这个心换成阿弥陀佛。我们现在心很乱,乱七八糟不干净,把这个心里面,一切的妄念、邪念、杂念统统放下,把心打扫得干干净净,里头什么都没有,阿弥陀佛请进去,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50集) 2012/1/21  

  果然真换了,还有什么灾难!还会有什么病苦!没有,阿弥陀佛没生病,阿弥陀佛没有灾难。什么时候我们真做到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决定生实报庄严土,什么品位?肯定上辈往生,一点都不假,这个方法妙绝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50集) 2012/1/21

戒律,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-225

  戒律是生活规范,团体一定要遵守,而遵守的方法不是叫别人遵守,它是个人遵守的,每个人都自动自发的持戒,戒律就清净了。所以戒律最重要的,也是最殊胜的,就是戒自己不戒别人,所以他修道能得清净心,能得定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4集) 1986  

  佛法号称内学,内学就是必须拿佛法的尺度常常衡量自己,不可以拿佛的尺码到处去量人,量人就造业。譬如拿戒律,不晓得戒律是戒自己的,一看某人不守戒、某人犯了戒,你心里就造罪业,动这个念头,意业在造罪;说出口,你口在造业,你所造的业都会有果报。你拿佛法尺码到处去量别人,你心里怎么不生烦恼?常生烦恼,增长无明邪见。这不是修佛法。

大智度论大意(第9集) 1980/1  

  大众在一起共修的「六和敬」,为什么不能和?因为你随顺烦恼、随顺习气,那就彼此不和。所以六和敬不要求别人,诸位同修要晓得,佛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此地,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,「他不要求人,他要求自己」。我们跟大众在一起,要求自己守六和敬,不要求别人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和?不要求自己,专要求别人,搞错了,不要求自己要求别人,几千年几万年也和合不了。如果反过头来要求自己,六和敬立刻现前,秘诀就在此。「反求诸己」,回过头来反省,这是对的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57集)2001/11/1  

  佛法实在讲比世间法高明太多,世间法订个章程一定要大家遵守,佛法不是的,佛法说出章程是叫每个人自己遵守,不叫别人遵守。我自己遵守,别人他成了佛,他是菩萨,他还要守什么?他不要遵守。我是一个初学的人,我要遵守。人人都能回光返照,这团体是佛菩萨的团体,所以六和敬是这么修的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93集) 1984/12  

  佛的戒律比起世间的法律高明很多,我们理解之后,对它确实佩服的五体投地。它是自律,而不律人,自戒,不戒别人。这好伟大!别人的守戒、持戒、破戒于我不相干,我自己有没有照做,不管别人。所以禅宗六祖大师就说得很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他人过」,见到别人破戒、犯戒,实际上是自己犯戒。你自己持戒,怎么会看到别人犯戒,看到别人犯戒,自己心就不清净。所以不见他人过,这叫真功夫。

弥陀大愿利生说(第3集) 1991/6  

  戒律它的目的是在得定,这是诸位要记住,戒律是自律而不是律他的。一个真正是持戒的人,看到这个人也破戒,那个人又作恶,诸位想想,你的戒纵然十分清净,你能不能得定?不能。为什么不能?因为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你是随见随起分别心。定是什么?定是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你是外面一接触境界心就动了,可见得你的戒律再清净,你的心定不下来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21集) 1983  

  因为我自己要想成就,成就的关键在定,我们这个法门讲一心。我到此地来修行就是要得一心,如果我常常拿戒律衡量别人,我这个「一心」这一生当中决定得不到。我的戒律学得很好,看到他今天又破戒了,他又犯戒了,我还能得一心吗?不能得一心。所以佛戒律真正是伟大了不起,他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,不管别人,别人犯戒也好、破戒也好、持戒也好,与我统统不相干,我对于一切人决定不起心、不动念,我自己才能得一心。所以佛教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守戒律,不要管别人,这真正是了不起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2集) 1989  

  每一个人都能自律,这个团体当然和合,每一个人都能容忍,自己守规矩,不管别人。别人不守规矩的,有,僧团里头有不守规矩的,佛教我们一个方法:默摈,默摈就是不理他。不要管他,不要理他,我们的心还是清净,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,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2集) 1989  

  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真正修行人他的心专注在道上,努力在改正自己的过失,哪有时间去看别人的过失?如果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、放在口上,那是绝大的错误,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了。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,「只管自家,不管人家;只看好样子,不看坏样子;看一切人皆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」。

同修六和 福佑一方2016/1/3  

  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都是在教导我们,别人做得好的地方,是教导我们要向他学习;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,是教导我们要自我警惕,不能犯跟他同样的毛病。所以都是我的好老师,不是凡夫,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是凡夫。懂得这样想法,就不会再去挑剔别人的毛病了。这是叫我们自律而不律他。自己做好了,别人自然会效法,这是身教的力量。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自律,这个团体自然和合。

同修六和 福佑一方 2016/1/3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