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如何能一生不发脾气?-第1019集



如何能一生不发脾气?-第1019集

  法语:

  要是希望自己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满,就要记住「如何能在一生当中不发脾气」。发脾气,对自己身心有害,给对方也有害。如果我们能够忍受,以不动心来处理,我们自己得定慧增长。于对方也有利益,自他两利。最初是极力的忍耐,若干年后就趋于自然。  

  节录:

  我们要是希望自己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满,你就要记住「如何能在一生当中不发脾气」,这是修养功夫到家了。发脾气,对自己身心有害,给对方也有害,彼此都有害,两方面都没有好处。如果我们能够忍受,能够以不动心来处理,我们自己得利益。得什么利益?定慧增长。一个人一生当中的福德,是从定慧当中来的,定慧增长就是福德增长,定慧是因,福德是果。

了凡四训(第10集) 2001/4/18  

  于对方也有利益,我们没有怨恨心,没有报复心,不跟他结冤仇,所以自他两利,这是菩萨道,是菩萨学,我们应当努力来学习。当然,初学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,但是自己一定要懂这个道理,要克服自己的困难,逐渐逐渐就会趋向自然。最初是极力的忍耐,若干年后就趋于自然。

了凡四训(第10集) 2001/4/18  

  难在我们烦恼习气很重,自尊、好胜这个念头很强,不能容许别人伤害,这是辱的形象。最大的伤害,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的时候,在没有成佛之前修忍辱波罗蜜,在一段时期里头他以这个为主。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,这是外面加给你生烦恼最严重的一桩事情,没有比这个更严重,你能不能忍?释迦牟尼佛能忍,不但能忍,还感激他。释迦牟尼佛把这一桩事情当作他这个课程最后的考试,这个考试通过,他升级了,所以对老师感激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06集) 2012/7/2  

  你首先要看破。人的七情五欲不是他的本性,是他的习性,习性是假的,本性是真的。本性是清净心,从来没有动摇过,就是惠能大师讲的,「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本自具足,本无动摇」。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4集) 2012/1/17  

  善、本善,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,迷失了本性随顺习性,习性才有烦恼习气,习性不是真的,那又何必计较?计较错在哪里?错在我们自己,他没错。他是他的习气在发作,我怎么受他的影响?因他的习气,我发瞋恨心,错了。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就是诸法实相,一笑了之,一笑了之还是受感染,很轻微,不感染的时候一笑都没有,心没动!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4集) 2012/1/17  

  不管是什么恶心、恶念、恶行,我们遇到了,统统能够忍受。最好遇到的时候把它消归自性,自性就是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个问题化解了。一切诸恶遇到阿弥陀佛,都没有了,烟消云散。这要懂得观想。为什么你能做到?那就是一切诸法真相是不断之无。无是什么?《般若经》讲的,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世出世间一切善法、恶法,这一切诸法都是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,用一个字来讲,就是无。你的心就平了,你的心就清净、就定了,不会受外面境界相所动摇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06集) 2012/7/2  

  学佛的同学一定要学,这是大乘的根本戒。我们是凡夫,没有神通,不知道前世的事情。那个人毁谤我、陷害我,他为什么不去毁谤他、陷害他,为什么专对我来?他认识的人那么多,为什么对我一个?一定有原因。原因不外乎两种,一种是冤冤相报,我过去曾经害他,今天遇到了,他来害我,一报还一报。你要搞清楚了,笑一笑就了之,为什么?这笔帐消了、帐了了,再转过头来,见面就是好朋友,没有那种怨恨心,消掉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06集) 2012/7/2  

  另外一种,菩萨修行要遇到考题。孟子所说的,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」,故意来找麻烦,「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」。这么来考试你的,看你能不能通过?不能通过就淘汰掉了;要能通过的话,下面有重任,重要的使命交给你。这是上天选拔人才考试的手段,看你能不能通过,能通过,被选中了。都是好事,没有一样是坏事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06集) 2012/7/2  

  一定自己要警觉,要提醒自己,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,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,不发脾气。不发脾气是功德,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,都消掉了。一发脾气,不但灾没有消掉,又增长了恶业,这不是很糟糕吗?譬如说人家侮辱你,人家欺负你,他是来替你消灾的,我们应当感谢他,把灾消掉了。他替我消灾,我不但不感谢、不接受,还要去报复他,那自己罪上再加罪,这就大错特错。一发脾气,清净心没有了,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就要求得功夫成片,一发脾气,成片没有了,功夫马上丢掉,这就是所谓「火烧功德林」。

无量寿经(第19集) 1989/4  

  「可是这个事情难,好难!」告诉你不难,为什么?求人难,这个事情求自己,不是求别人。要有智慧,发脾气只有害事,害自己,害别人,于事无补,应当放下的一定要放下,应当提起的一定要提起。经论里面所说的善根:无贪、无瞋、无痴,这叫三善根,所以学佛的人,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眼见色,耳闻声,念头才动,赶紧「阿弥陀佛」,把那个念头压下去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8集) 2000/3/4  

  真正求往生,祕诀就是放下万缘,这时候不放下,就产生障碍。求往生的人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不再去想它,确确实实分分秒秒都想着阿弥陀佛、都念着阿弥陀佛。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念头,绝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。无论是善缘恶缘、顺境逆境都不动心,全放下了,这个于我不相干。这是这个世间事,于我不相干了,我要到极乐世界去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43集) 2013/3/31  

  如果稍稍受它的影响,可能你就去不了,你这一生的缘就被它破坏了,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。我们在平常修行,行是行为,修是修正,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这种行为要把它修正过来。修成什么?不受它影响,它在我身边扰和,我像没看见、没听见。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心是定的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口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,决定得生,而且很快就成功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43集) 2013/3/31

一天都不能离开经教-第231集

  我们中国古老的谚语,有一句话说,「三天不读书,面目可憎」,这是讲从前读书人。那个时候的读书是读圣贤书,三天不读书,自己的烦恼习气都起现行。学佛也是如此,天天要读经,天天要听法,如果有几天不听,一样的,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都起现行了,随顺烦恼习气决定堕落。

早餐开示 1999/4/13  

  烦恼习气,大家都晓得,轮回心。烦恼习气作主,你所有一切思想见解、言语行为,都是造轮回业,将来的果报当然搞六道轮回,这个错了!可是我们无始劫来,一直到现在,天天就搞这些事情,从来没有觉悟过,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!

早餐开示 1999/4/13  

  释迦牟尼佛,为什么四十九年天天讲经,他道理在此地。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千遍万遍叮咛嘱咐,要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这一句话你们在经上,哪一部经典都有十几句、几十句,给我们印象最深。受持,佛讲的我们要接受,要去照做,依教奉行叫受持。受持还要天天读诵,为什么?不天天读诵,不天天听经,这个受持会退转。还要为人演说,为人演说是化他;演是表演,做出样子给人看,那叫演;说是为人解说,全身说法,这真正叫利益众生。我们只会讲,不会做,不行。要做到,自己才有真正的受用。

早餐开示 1999/4/13  

  天天用经典薰习,不能一天不读经,不能一天不学习经教,一遍一遍薰习,这就产生力量。这个力量坚定,不会再动摇,无论干什么事情,你的心都安住在阿弥陀佛上,事情照干,跟念佛丝毫不妨碍,这你真正的会了。世法不妨碍佛法,佛法不妨碍世间法,融通无碍。事,世间事照做,做完了绝不放在心上,这叫放下。心上呢?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进不去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02集) 2013/5/15  

  一切大乘经典,无非指我们一条道路,返妄归真。所以这个经,诸位想想这个道理,我们如果不天天薰习,就会被烦恼、五欲六尘薰习。从前人之所以成就,实在讲并不是从前人比我们聪明,如果说从前人比我们聪明,我头一个反对,我认为现在人比从前人聪明。而是怎么样?从前人天天在薰习。

楞严经(第50集) 1981  

  学佛的人自己都有这种经验,一听佛法,头脑就清醒,心地就清凉,许多的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;如果三天不闻佛法,烦恼完全恢复。因此,我们这边闻法的机缘,真正是所谓「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」,这就是我们退转的原因。回过头来看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,而且是二六时中,简直是没有间断的;换句话说,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会有烦恼的薰习。一天到晚念念当中,无有间断殊胜佛法的薰习,他怎么会退转?所以说退转的缘没有了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6集) 1983  

  不过如果你真正想修,老天爷不会辜负苦心人。现在科技发达,我们利用电视机、利用录像带,要天天听。也许你说:「我只有一部经,听了几遍就没有味道了!」一部经听上几遍没味道了,那是你不会听;如果说得严格一点,你没有去听。如果真的去听,是愈听愈有味,那你就真的听出味道来了。听久了就入三昧,就得三昧了。得三昧之后,就会开悟,就明心见性。一部经就行!

弥陀要解演义(第1集) 1995/1  

  你的烦恼执着为什么放不下?因为烦恼执着天天在薰习,这个薰习的力量太久、太大,所谓习惯成自然,放不下了。薰习有这么大的作用,我们今天把薰习换过来,用佛法来薰习,读经是薰习,听经也是薰习,念佛也是薰习。知道薰习对我们这一生当中有这样严重深远的影响,我们对于这个薰习就应当选择,这个就是智慧。
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80集) 1990/4  

  祖师教给我们要把生处转熟,就是把念佛转熟,把贪瞋痴的念头渐渐忘掉,把它转生。转的方法靠薰习,薰习不能间断。从前净宗祖庭念佛堂佛号是二十四小时不中断,一年到头不中断,这就是教人家薰习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73集) 1984/12  

  念佛薰习,假如我们有工作,这个工作需要用思考,我们把佛号声音放小,不妨碍工作,工作做完再把佛号放大声一点。这样的薰习能有二、三年的时间,确实可以做到生处转熟、熟处转生。「熟耳根故」,这个熟就是净宗所讲的功夫成片,功夫只要成片,也就是只要你这句佛号念熟,所谓「熟」,一切时一切处这个佛号会提起来不会忘掉,这样的境界就决定往生,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是这个条件去的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73集) 1984/12  

  经要天天听、天天读,要薰修、薰习。希望有个三年五载,那都是根机很利的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契入这个境界都是大根器,为什么?他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一生当中决定成就,这不是小根器,小根器做不到。二、三十年的薰修,契入这个境界,都是了不起的大根性,圆顿根性。俗话说「先天」,佛法里面讲「宿世」,过去生中这个「因」当然非常重要,「后天」,就是这一生当中薰习的「缘」,那个力量也不能轻视;我先天的善根福德因缘差一点,后天薰修的缘殊胜,也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功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34集) 1984/12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