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如何消除魔障?-第1023集



如何消除魔障?-第1023集


  法语:

  障难、魔障从哪里发生的?十六个字:「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瞋痴慢」。心里面有魔,外面就造业,我们能把烦恼习气断掉,魔障才真正离开。  

  节录:

  障难、魔障从哪里发生的?我常讲的十六个字:「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瞋痴慢」。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在里头不是外头,里面有魔,外面就造业,我们能把烦恼习气断掉,魔障才真正离开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24集) 2001/6/23  

  心量要大,中国古人常讲:量大福大。量小的人哪有福?学了佛,明白事实真相,我们起心动念舍己为人,为众生造福。为哪些众生?为一家、为一个团体、为一个国家、为一个地球,太小了,你看看诸佛菩萨,他们的范围尽虚空、遍法界,我们要有这样的心量,这一生才能作得了佛,才能够得生净土;没有这个大心量不行,一定要把心量拓开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24集) 2001/6/23  

  你有多大的心量,你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,你才能修多大的福报,与你的心量决定成正比例。拓开心量,首先要从容忍做起,要能包容,尤其是包容常常找我麻烦的人,嫉妒伤害的人,首先要把妖魔鬼怪包容,这才叫真功夫。我们包容他,我们教化他、感化他,帮助他破迷开悟,帮助他们回头是岸,这个心才是真心、才是佛菩萨的心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24集) 2001/6/23  

  我们要是不降伏魔障,怎么能成就?念佛在众法门当中是最有把握、最容易成就的,可是还是要消除魔障。魔障要是现前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这是我们必须要警觉到的。什么人有把握往生?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,放下贪瞋痴慢,这个人念佛肯定往生。凡是念佛不能往生,就是这些东西害了自己。我们想想,我们愿不愿意在这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?真愿意,那要真放下。这个世间的缘不能沾,决定不是好事情。眼前贪图一点受用,那个受用太短暂、太少了,你付出的代价太大,不值得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六)(第4集) 2000/8/10  

  从事相上来说,财、色、名、利一定要远离;如果不能远离,你在道业上想成就太难。如果对于五欲六尘还有贪恋,这个道业要成就就没有希望。不管你学哪一个宗派,不管你学哪一个法门,只要一沾上就完了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样子,人家丢得干干净净,过最简单的生活。最简单的生活,就是充满智慧的生活,他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,身心无碍,这才叫得大自在,这叫菩提身。我们有菩提身,决定往生作佛,这是我们应当学的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六)(第4集) 2000/8/10  

  真正用功的人,二六时中心都是清净的,或是念佛、或是持咒、或是参究,不论用什么方式,目的是保持清净心。清净心能生智慧,清净心魔不得其便,我们每一个人无量劫来冤亲债主不知道有多少,你要想认真修行,说魔不来扰乱,没有这个道理。释迦佛示现成道还要降魔,魔还来干扰,所以这一关一定要通过。

学佛答问(第57集) 2001/2/13  

  用什么方法平平安安度过?真诚心,不为自己,为度众生。我修行为度众生,我学教为度众生,我念佛为度众生,乃至于我生活也是为度众生,活在这个世间也是为度众生,魔就不得其便。你有一念私心,你对世间的尘欲还没有断掉,魔就得其便,魔来扰乱。世尊用什么降魔?无非是用戒定慧。戒定慧,这是什么样的魔都沾不上边。所以佛子心里头常住戒定慧,魔就不得其便,我们自己道业容易成就;成就道业之后,回过头来,也度这些邪魔冤亲债主,他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,是我们度脱的对象,诸位要懂这个道理。

学佛答问(第57集) 2001/2/13  

  我也常常劝勉同学,希望大家把业报身转变成愿力身,我们就得自在,就得诸佛菩萨护念、龙天善神拥护。怎么转法?我讲得很多,没有遇到佛法时,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,哪一个人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在第一?我们没有学佛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。学佛之后才恍然大悟,这个思想、这个执着错了,这叫轮回业。佛教导我们应当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从今而后没有自己了,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了。一切为佛法、为众生,这一转就把业力转变成愿力。我们要会转!

学佛答问(第36集) 2000/10/30  

  你在佛菩萨面前发这样的弘誓愿,从今而后,我为佛法、为众生,决不为自己,念头转过来了,这个效果力量大。冤家债主报你的仇、要找你的麻烦,那是你还有私心;你现在念头一转,冤家债主不但不敢找你麻烦,还拥护你、帮助你。

学佛答问(第36集) 2000/10/30  

  为什么?他不能对你报复,你为一切众生,他要是把你害了,他就害所有一切众生,这个罪过他担不了。你没有念头为一切众生、为佛法,你自私自利为个人,他有办法对付你。你今天发愿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、为正法久住,你的冤家债主看到你,不敢动你,只有在旁边拥护你、帮助你、成就你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就晓得怎样转业报,而且转变的非常有效果。

学佛答问(第36集) 2000/10/30  

  冤亲债主非常非常多,佛教给我们的方法非常好,我不是为自己修,我为一切众生修的,包括冤亲债主在内,冤业马上就解开了。决定不是为自己,我断恶不是为自己断恶,修善不是为自己修善,破迷不是为自己破迷,开悟也不是为自己开悟,成佛也不是为自己成佛,是为度一切众生。只要有这个心,这个心就是回向,这个回向的效果就非常显著。

学佛答问(第36集) 2000/10/30  

  乃至于我们生活,我今天吃一餐饭、喝一杯水不是为自己,是为一切众生。为什么说喝一杯水是为一切众生?喝一杯水是我身体需要,我身体为一切众生工作,不为我,我不需要,众生需要这个身体为他们服务,我吃饭是为这个身体,喝水是为这个身体。换句话说,统统为一切众生,不为自己,这是回向心,这是解冤释结,这就不会开空头支票了;空头支票还是自私自利,兑不了现。所以心量要大,量大福大,心量小福报就小,要明白道理。我们要拓开心量,像诸佛菩萨一样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

学佛答问(第36集) 2000/10/30  

  念佛人,我们能够把一切万事万物都看成阿弥陀佛,就是圆满的随顺。阿弥陀佛是性德的名号,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。念阿弥陀佛,不但在这个地球上,在遍法界虚空界都是第一利益,无比殊胜。这句佛号能破一切魔障,这句佛号能化解一切灾难。遇到困难,你就念这句佛号,死心塌地靠定阿弥陀佛,其他的根本不要想它。

认祖归宗 靠定弥陀 2020/4

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是什么?-第235集


  大菩提心落实到日常生活,在生活里面,工作,处事待人接物,用的是菩提心,用的是真心。所表现的一定是看破,看破就是明了,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人生的体性、现相清楚明白了,理事、因果就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尽了。六个字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你都能通达明了,这是看破,看破之后你肯定放下。放下什么?放下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

劝学 2003/10/24  

  放下执着,见思烦恼断了,放下了;放下分别,尘沙烦恼断了;放下妄想,无明烦恼也断了,你的自性圆圆满满的显现出来。圆圆满满显现出来的这个人,我们就称他为究竟圆满佛。所以,佛门里面修学最重要的原则,总的纲领,章嘉大师传授给我的,就是看破、放下。你能看破一分,你就会放下一分。你为什么放不下?你没有看破,没有看破是你不了解事实真相,所以你放不下。

劝学 2003/10/24  

  四念处是佛法基本的修学,佛教给我们建立纯正的宇宙人生观,这就是宇宙人生观的基础,确实是真实不虚。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看佛门,尤其是看看念佛的人,可以说念佛的人很多,真正得到念佛利益的人不多,往生的人就更少了,原因在什么地方?看不破,看不破当然就放不下,这是不得利益症结的所在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91  

  四念处有四条,在我们这个世界,佛告诉我们,第一,「观身不净」。世间一切众生,不仅是人类,我们能够觉察到的畜生道,其余的我们看不见,虽然看不见,我们能够想象得到,哪个众生不爱惜自己的身命?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造多少的业障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你要仔细去观察,身是不净之物,这是真的,观察清楚了,真相大白了,这个身我们要好好的运用它,叫它替我做事,不要我替它做事,这个里面的道理很深,要细心去体会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91  

  第二,「观受是苦」,「受」是享受。我们在这个世间种种的享受都是苦,有些初学的人听到这个话不以为然,我享受得很快乐,殊不知快乐是坏苦。现在不但快乐是坏苦,有的时候确实是苦在乐中,乐是苦之因,苦是乐之果。譬如饮食,合了你的口味,乐,过量的饮食会带来严重的疾病,到那时候苦了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91  

  第三条讲「观心无常」,这个「心」是妄心,就是念头,一个念头起,一个念头灭,妄念纷飞,这里面就是包括我们种种的思想见解,要晓得这是无常,无常就不是真实的,换句话说,这是妄念、妄想。真常的,所谓「常住真心」,清净心才是真常。佛法,特别是禅家所说的,「正念是无念」,无一切妄念就是正念,正念就是真心,所以「真心离念」,六祖所谓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真心里面本来没有一个妄念,所以佛教我们观察所有一切的妄念是无常的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91  

  「观法无我」,「法」是一切诸法,「我」是主体、是主宰的意思,一切法自己都没有主宰。在动物有生老病死,我们想不老做不到,想不死也做不到,自己做不了主,这就是无我。植物有生住异灭,它也做不了主;矿物有成住坏空,还是做不了主。所以你观察整个宇宙人生,实实在在它剎那剎那在变化,所以确确实实万法无常、万法无我,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91  

  真相明了了,我们才能够真正看破,完全知道,看破了,看破之后才能放下。世间人为什么放不下?是看不破,所以四念处是帮助我们放下的,放下就得自在了。所以古人讲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净土」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就是爱欲不断的缘故。如果能够常常体会到佛给我们讲的四念处,就能够断除贪爱,就能够去除往生净土的障碍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91  

  皆是虚妄,你为什么不放下?为什么要执着这个虚妄相?执着这些虚妄相就造无边罪业,那就是要制造六道轮回,还得要在里面去造业、受报,这是没完没了,苦不堪言!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劝导我们,要看破、要放下!假如这些现相是真的,佛菩萨教我们看破放下,那是错了。因为所有一切幻相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叫你看破放下是绝对正确。只要你能看破放下,你在一切境界里面才得大自在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92集) 1984/12  

  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!你能够不牵挂吗?为什么放不下?实在讲就是咱们用这迷惑颠倒的方式,从无量劫以来用到今天用成习惯,舍也舍不掉,明明晓得这是不对的、是错的,想把它改过来,改不掉!习气就起现行,这怎么办?我们这个法门好,这法门叫第一方便,还用牵挂,不要牵挂别的,牵挂阿弥陀佛,牵挂《无量寿经》。把你的习气转一转,换一个方向、目标,你这样牵挂,依旧用牵挂,给诸位说,这叫带业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65集) 1984/12  

  学观世音菩萨,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」。观世音菩萨怎么闻?现在我就教你,你听你自己念佛的声音,不要听外面。我口不念,心念,心念有没有声音?有,别人听不见,我自己听见。自己只听自己念佛的声音,不管外头的,这叫反闻闻自性。阿弥陀佛就是自性佛,阿弥陀佛就是真如本性,你修成功肯定得智慧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35集) 2014/11/17   

  所以,真正聪明人,真正明白人,有智慧的人,他生生世世干什么事情,提升自己的灵性,不是搞别的!这是他生生世世生活第一个目标,第一桩大事。他不是别的,提升。觉悟的人他就懂得了,开始提升,生生世世不断的提升,提升到最高的究竟圆满佛果,真的是一个目标、一个方向。不断在放下,不断在提升自己的境界,这就是看破。所以放下帮助看破,看破帮助放下,就是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,才达到究竟圆满。

劝学 2003/10/24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