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真正的意思-第1025集



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真正的意思-第1025集


  法语:

  凡是修学孝亲尊师的人就是地藏菩萨,凡是修学慈悲救一切众生苦难的人就是观音菩萨。一生具足一切菩萨才能圆成佛道,我们要学地藏的孝敬、观音的慈悲、文殊的智慧、普贤的落实,这是一个身具足了四大菩萨。四大菩萨再要细分,就是无量无边一切菩萨,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。  

  节录:

  凡是修学孝亲尊师的这个人就是地藏菩萨,凡是修学慈悲救一切众生苦难的这个人就是观音菩萨,这个意思我们要懂。我们要以一生具足一切菩萨才能圆成佛道,这就是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真正的意思。我们要学地藏的孝敬,要学观音的慈悲,要学文殊的智慧,我们现在讲理智,要学普贤菩萨的落实,这不是一个身具足了四大菩萨。四大菩萨再要细分,就是无量无边一切菩萨,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。

地藏菩萨本愿经(第2集) 1998/5  

  从这个地方诸位也就能体会到,《华严》、净宗经典里面所讲「一即一切」,一个法门决定含摄一切法门。地藏孝敬,孝敬里面当然有慈悲,孝敬里面有理智,孝敬落实,一个地藏就具足观音、文殊、普贤,不是统统具足了!普贤菩萨实践,实践里面必定有孝行、必定有慈悲、必定有智慧,那不是一个菩萨又具足一切菩萨!所以才给你讲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法法圆融,法法无碍,你才真正懂得佛法的不可思议。

地藏菩萨本愿经(第2集) 1998/5  

  地藏菩萨表孝亲尊师,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,地是心地,藏是宝藏,心地宝藏就是孝顺、就是尊敬。孝顺用父母来代表,尊敬用老师来代表,要把孝顺父母、尊敬老师的心用在对一切众生,这才是文殊,才是地藏。文殊表智慧,能够做到是地藏。观音是表慈悲,千手千眼表的是眼到手到,看见人有苦难就要伸出援手,不要等人家来求救,主动就去帮助别人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3集) 2012/12/10  

  但是慈悲要有智慧,没有智慧的慈悲,佛门有个谚语说,叫「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」。方便跟慈悲是菩萨应一切众生最妙的妙行、妙德,为什么会下流?为什么会祸害?如果随顺感情,就出事情了,慈悲跟方便都出问题了,一定要有智慧。所以文殊菩萨表智慧,普贤菩萨表实践,真干,就是把地藏菩萨的孝敬、观音菩萨的慈悲、文殊菩萨的智慧,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待人接物,那就叫普贤。他是表法的,表自性四大德,一即是四,四即是一。佛,这四个菩萨德行的圆满,这成佛了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3集) 2012/12/10  

  所以佛门里的菩萨不能当神看待,那就完全迷了,你要懂得他表的是什么法?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用?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哪一个人。谁修这个法门,修孝亲尊师、修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,那就是地藏菩萨,他在修地藏行。慈悲济世,这个人在修观音行。真实、理智不动感情,这就是文殊。老实真干,那就是普贤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3集) 2012/12/10  

  通常我们讲菩萨的名号,实在不是指一个人,而是指法,用它来表法的。我们讲观世音菩萨,观音菩萨是表慈悲。我们自己能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,自己就是观音菩萨;我们以孝顺心孝顺一切众生,你就是地藏菩萨;我们以理性,决定不以感情,你就是文殊菩萨。诸佛菩萨名号是表法的,不是专指一个人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25集) 1996/4  

  所有诸佛菩萨的名号,就是自己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,一个也不缺!你要成佛,四弘誓愿上就讲得清楚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你的见思、尘沙、无明统统要断尽。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所有诸佛菩萨这些名号你一个人统统具足,你就成佛了。你还少一个菩萨名号你还没有学到,你就没有成佛,统统具足学到了,你就成佛。所以,菩萨名号是代表修德,诸佛名号是代表性德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菩萨名号是教我们修行的。所以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名号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25集) 1996/4  

 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真如自性的德号,它不是别的,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我们的自性。这个名号可以翻成中国的意思,不翻是为了尊重,翻出来是什么意思?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「无量觉」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71集) 2010/7/6  

  佛是教人修什么?就是念佛名号。念佛名号就能往生净土,念佛名号就能一心不乱,念佛名号就能明心见性,这还得了!阿弥陀佛的名号,我们一定要知道,这个名号圆满包含一切诸佛的名号、一切菩萨的名号,一个都不漏,圆圆满满。又包括一切法门的名号,一切经教的名号,你念这句名号,等于说是经典全部念到了,《大藏经》上一部也没有漏掉,都在名号里头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60集) 2015/1/9

顺境、善缘更容易堕落-第237集

  处顺境,一切称心如意。好,顺境,遇到人都是好人,都是欢喜你的、赞叹你的、帮助你的,这个境界好!那也是考试,考什么?你有没有再起贪恋的念头。如果起一念贪恋的念头,你堕落了。这个考试,跟你说比那个逆境的时候还要严峻。一般人晓得逆境、恶缘人容易堕落,没错,不知道顺境、善缘更容易叫人堕落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  

  在佛经里面,善财童子他就是处顺境、善缘,他不贪图富贵,他能够舍弃、能够放下。像释迦牟尼佛,你看生长在皇宫,父亲是国王,名闻利养样样具足,他的环境是顺境、是善缘。他要一贪图富贵,他就出不了六道轮回,就堕落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  

  所以在逆境顺境、善缘恶缘这里头,真正把「贪、瞋、痴、慢」这四个烦恼断掉了,连根都拔除了。我们学佛要在这些地方学。所以学佛,对于佛一生的事迹,佛的理念,佛的愿望,佛一生所作所为,你都不知道,你学什么佛?我们学佛是要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,就是在境界里头把贪瞋痴慢断尽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  

  顺境难忍,为什么?顺境里面,称赞你的人很多,你会不会起傲慢的心?会不会以为我很不错了?这个念头起来就麻烦了。换句话说,你的谦德没有了。孔老夫子「温良恭俭让」,这五个字都没有了。所以顺境里头要能够忍,你才能保持这五德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不会被人称赞、夸奖搞迷惑了。所以很容易沦落到名利里头去,名利是陷阱,愈陷愈深,到最后不能自拔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67集) 2012/4/2  

  逆境里头要忍,逆境里头毁谤你的人多,侮辱你的人多,障碍你的人多,甚至于陷害你的人多,你统统要能忍。实在上讲,逆境的忍很容易,顺境的忍难,太难太难了。很多人不晓得,以为逆境堕落了,顺境里头堕落的人比逆境的多。因为逆境它很明显,顺境他不知道,没有感觉,自己堕落了不知道。堕落到一定的程度,自以为很了不起,别人劝告他,他不能接受。太多太多这个例子。顺逆两种境界你都能把握住,善缘里头,顺境、善缘不生贪恋,逆境、恶缘不生瞋恚,这是忍辱的功夫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67集) 2012/4/2

  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练,顺境界里面,所谓顺境、善缘,鍊什么?鍊不起贪心,没有贪恋。怎么鍊法?提起觉观,你能不能提得起来?你马上就要想到佛在经上怎么教我们的。《金刚经》中国人念得最多,不学佛的人也念,为什么?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那个贪的念头才一动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平了。假的,不是真的,不值得喜欢,不值得留恋,想留恋也留恋不到,为什么?它不存在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975集) 2008/8/24  

  遇到逆缘,逆境、恶缘,心里难过,不高兴了,马上想到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或者想到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你习气马上就降温,就不会发作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975集) 2008/8/24  

  我写了一副对联。「处逆境,随恶缘,无瞋恚,业障尽消」,好事情,不是坏事情,消业障的!那些恶人对待我,毁谤我的、侮辱我的、陷害我的,都是我的善知识,都是佛菩萨,他帮助我消业障,我感激他!没有一丝毫怨恨心,没有一丝毫报复心,我也学释迦牟尼佛。下联是「处顺境,随善缘,无贪痴,福慧全现」,我们这些年学习佛法没有白学,真用得上!在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里真用得上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  

  善人,佛变化的;恶人,也是佛变化的。佛变化个恶人来考考我,看看你的德行、你的功夫有没有成就?你还会不会起瞋恚?还会不会有不高兴的念头?来考考你。化善人、顺境也是来考试的,看你有没有贪爱?果然在一切境缘当中,如如不动,你成就了。全是化佛,全是菩萨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  

  所以,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就看你用什么心,现在人讲的你用什么眼光、用什么角度去看。真的,外面境界没有善恶,没有是非。蕅益大师就讲得很好,「境缘无好丑」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没有善恶,没有好坏。善恶、好坏从哪里生的?从自己心里头生的。自己心善,没有一样不善;自己心不善,没有一样是善的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  

  不论外面环境是什么,永远保持自己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。能保持得住,心在道上。什么是道?「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这是道,大道!这是性德,这是自己的真心本性。一切时一切处,不失真心,不失本性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02集) 2002/12/2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