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学习普贤菩萨的智慧-第1049集



学习普贤菩萨的智慧-1049


  法语:

  佛教导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,来处事待人接物?一念不生,随缘而不攀缘。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是普贤菩萨做人的态度,真实智慧究竟圆满,我们应当要学习。  

  节录:

  佛教给我们在一切境缘之中,我们今天讲实际生活里面,教导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,来处事待人接物?教我们一念不生,随缘而不攀缘。普贤菩萨教得好: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是普贤菩萨做人的态度,真实智慧究竟圆满,我们应当要学习。学不到要认真努力去学,学到一分就有一分受用,学到十分就有十分受用。不可以说学不到我就不学了,不学你就随顺烦恼;随顺烦恼,你永远生活在六道轮回,这就错了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5集) 2000/6/14  

  大乘经教里头佛常常教我们,随缘而不攀缘,这个意思就非常好。可是为什么一般人放不下?我要吃饭,我要穿衣,我要住房子,你叫我都放下,我怎么生活?所以他就放不下。真正能帮助我们放下的,实在讲,懂因果你就敢放下。因果入门的书,我觉得《了凡四训》好,对我们真正有帮助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26集) 2010/12/19  

  《了凡四训》跟我们讲一个重要的事实,那就是说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不是你能赚到的、你能求到的,命里注定的。命里谁注定的?自己注定的。佛讲得很好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你要晓得你前世造的是什么因,这一生所受到的就是,果报;「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这两句话要参透了,你就敢学佛了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26集) 2010/12/19  

  一个人能在这个世间一生当中随缘,随缘得真自在,对于一切缘不执着、不分别、没有占有、没有控制,也用不着自己去分配,一切随其自然,这是最殊胜的,与大自然完全相应,这种生活就是菩萨的生活,菩萨随缘而不攀缘。攀缘里头就是控制它、占有它、支配它,这都是攀缘,菩萨不干攀缘的事情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90集) 2012/2/14  

  佛教我们两句非常重要的话,这是大乘菩萨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有两愿,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。你要不能顺众生,你不能随喜,你的清净、平等就很难成就。这是真正功夫,真实的受用,在这个地方。我们要真修行,不能不注意。这桩事情不但佛法讲求,连孔老夫子教学生也着重「四勿」,意思跟佛法没有两样,就是恒顺、随喜,一切放下,不要坚持自己的主张、意见,只要大方向、大目标没错,小细节可以随缘,这样一来,与大众相处皆大欢喜。

无量寿经介绍(共1集) 1992  

  贤首大师《妄尽还源观》上跟我们讲的四德,那是佛弟子修行人四个纲领的标准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样的心态?那是菩萨的标准。「随缘妙用」,随缘妙用就是普贤菩萨的随喜功德,恒顺众生。怎么样才能做到?有我执就不容易做到。有我怎么样?总希望别人随顺我。菩萨不用,菩萨我执破了,所以菩萨能恒顺众生,众生难。我执破了才是须陀洹,大乘圆教才是初信位的菩萨,刚起步。无我,跟一切人不对立,没有成见,放弃成见你才能够随顺众生,有这个东西就不能随顺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36集) 2011/11/4  

  生活在这个世间随缘,活一天随缘一天。随缘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这个里头要用智慧,不用感情,随善缘、随净缘,不随恶缘。真正随缘的人,二六时中不生烦恼,生烦恼就不随缘了,就跟着境界转了。随缘的样子是什么?不生烦恼就随缘,清净快乐的人随缘,不随缘的人哪来的清净快乐?然后慢慢的有那么个几年,你就会发现,随缘,智慧慢慢开了。不随缘的人不开智慧,随缘的人心清净、心平等了,清净、平等生智慧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25集) 2013/3/22  

  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,你过的生活就是佛菩萨的生活,现在虽然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一切事情随缘就自在。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恒顺、随喜就是自己不加一点点意思在里头。什么意思?妄想分别执着,我不加一点妄想,也不加一点分别、执着在里头,你们怎么过,我也怎么过。你们快乐,我也很快乐,你有忧虑,我也表现个忧虑的样子,要不然你们看到我怪怪的!逢场作戏,游戏人间,你的身心清净,毫不沾染,这是你现在得的大利乐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4集) 1996/4  

  心里不着相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一切时一切处,不要忘记阿弥陀佛,所有一切善业、恶业都是假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可别认真,什么都好。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功德就是不把外面境界放在我心上,这就是功德。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那叫专修净土,决定往生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22集) 2014/10/26  

  我学佛,章嘉大师教我随缘而不攀缘,好,一切都是由机缘顺理成章的,这个好,事情能做得圆满,自己很轻松、很自在。如果自己要攀缘,一定要怎样怎样,那很辛苦,那我们的念头就远离了阿弥陀佛。我们今天要贴近阿弥陀佛,决定不能远离,这是大事因缘,无过于此,这是一定要掌握住的,这样殊胜的缘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36集) 2012/1/13

学吃亏-第261集

  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吃亏,中国古人常讲「吃亏是福」。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,决定不能占便宜;念念想占别人便宜,那你就错了。能够欢喜接受别人的批评,不论他是善意、是恶意,毁谤也好、侮辱也好,甚至于陷害,在这里头学什么?学清净心、平等心,没有怨恨,没有瞋恚,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73集) 2006/12/2  

  不要怕吃亏,不要怕上当,吃亏是福。人家坑了我们、骗了我们,我们都欢喜心来承受。用世俗法来说,「因果通三世」,我这次被别人骗了,大概两个原因,过去世我骗他,今生他骗我,这笔帐了了,结了,消了;过去我没有欺负他、没有欺骗他,他欺骗我,来生他还是要还的。你真正明了这些大道理,世间人没有一个人说是吃亏的,也没有一个人说是占某人便宜的,不可能,没有这回事情。所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人生欢喜心,永远是欢喜的。吃再大亏,上再大当,都欢欢喜喜。

慈爱之光遍照寰宇 2001/3/5  

  我对人真诚,他处处欺骗我,好!消自己的业障。不但不能责怪他,反而磕头感激他,为什么?无始劫业障从这里消除了。人家骂我们一句是消业障,你要再骂他一句,不但人家替你消业障你不接受,你自己还要造业,那是罪上加罪。所以会的人,吃亏就是占便宜,不肯吃亏的人就是不接受消业障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62集) 1984/12 

  佛菩萨常常教导我们,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怨一定把它解开,不要跟人结怨,你自己才能往生,你往生的时候不会有障碍。如果你不明了这个道理,听到别人冤枉你,你不服,你要去跟他辩论,你要去讨回公道,这就结怨了,没有必要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28集) 2011/8/8  

  别人的批评、别人的毁谤,完全接受,接受过来之后再反省,这对自己有好处。他讲得没错,我确实有这个过失,我不能怨恨他,我要感谢他,他提醒我,我改过自新。我的反省认为我没有这个过失,他冤枉我,很好,为什么?古人常说吃亏是福,我被人误会、被人冤枉,这是消罪业。现前没有这个罪业,过去生中可能有,今天报掉了,这好事情,不是坏事情,应生感恩的心,欢欢喜喜的接受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28集) 2011/8/8  

  所以修行修什么,自己总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学着对人、对事、对物没有对立。他跟我对立,我不跟他对立,这是功夫,这也是功德。为什么?能带得走的。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他毁谤我,我不毁谤他;他轻视我,我尊重他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04集) 2006/8/9

  处处学忍让,处处学吃亏,到最后你才晓得,真的所有便宜都被你占尽,吃亏就是占便宜,没吃亏。这个世间人看好象是吃了亏,你心平气和,没有一丝毫怨恨,你完全跟性德相应,你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吃什么亏?一丝一毫不肯让人,这个人将来是往下堕落,他不是往上提升,他是往下坠落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04集) 2006/8/9  

  我们要做弥陀弟子,不能没有阿弥陀佛的度量,要能包容。特别是无故毁谤我们的人,羞辱我们的人,陷害我们的人,障碍我们的人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欢喜吃亏,欢喜上当,为什么?吃亏等于零,上当也等于零。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就不放在心上了,不放在心上没事。而这些人是什么?这些人对我是恩人,他来考试我,我通过了,我及格了。所以我不但没有怨恨他,感恩,感恩他帮助我提升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19集) 2013/3/17  

  别人用妄心待我,我用真心待他;别人对我虚伪,我对他诚实,为什么?我用真心。真心是觉,妄心是迷,真心前面是一片光明,妄心前面是一片黑暗,不用妄心,不吃亏,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,吃亏上当一笑了之。真诚的自受用,就是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,自受用,念念都是清净平等觉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63集) 2011/4/6  

 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,处事待人接物,别人虚情假意对我,我怎么样呢?我要以真诚待人。「那用真诚待人,不就吃亏了」;是的,世法吃亏了,西方极乐世界占便宜了,这个帐要会算。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,绝对不在乎。我们要去的是西方极乐世界,如果怕吃亏,怕上当,处处跟人计较,眼前你能保住一点小利益,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成了,这个损失就太大太大了,没有办法计算的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

无量寿经(第8集) 1992/6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