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不贪图眼前的享受,才能得永世的安乐-第1083集



不贪图眼前的享受,才能得永世的安乐-第1083集

  法语:

  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是转变不空,因会变成果,果又会变成因,因果永远在循环,所以它是转变不空、循环不空、相续不空。我们真正明白、觉悟了,绝不贪图眼前的享受,这个享受是将来痛苦的根源。  

  节录:

  人都是要死的,早一天死跟晚一天死毫无差别,所以我们不怕死。问题是死了以后到哪里去?这个问题严重了。佛家常说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是转变不空,因会变成果,果又会变成因,因果永远在循环,所以它是转变不空、循环不空、相续不空,这是真理,世出世间法的定律。我们真正明白、觉悟了,绝不贪图眼前这几年的享受,这个享受是将来痛苦的根源。我们能够放下这几年物质、精神上的享受,你得来是生生世世永远的安乐,要懂这个道理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63集) 2000/9  

  仔细去观察,善果决定是从善因得来的。造作恶业,希求果报,佛常讲「无有是处」,没有这个道理的;造作善因而得恶的果报,同样也没有这个道理。可是世间一般人往往看到这个人一生行善,最后得的是恶报,看到许多人作恶,现在有种种享受,好像古圣先贤所说的因果报应不准确,于是怀疑,不能接受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76集) 2000/9 

  这是他看得太浅,佛家常讲「因果通三世」,现前作恶还能够得福报,是他过去生中修积得厚,这一生虽然是作恶、造恶,他的福报已经折损了,折损之后他还有余福,并没有耗尽,所以他现在享福。不是造恶得福报,那你就搞错了。这一生积善,受的是苦报,说明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多,今生修善已经弥补他的恶业,但是他恶业太大,还有余恶没有能断,所以他才受恶报。但是他行善并不中断,他有信心,来生有大福报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76集) 2000/9  

  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:「欲知今世果」,你要晓得今世的果报,「前世作者是」,我们前生所造作的业因,是今生的果报;欲知来世的果报,你这一生当中做的就是的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76集) 2000/9  

  善恶决定有果报,我们了解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绝不作恶。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,我们一个恶念都不生,来生有大福报。这一生的时间短,来生的时间长,聪明人要有远大的眼光,修来生福报。这绝对不是消极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76集) 2000/9  

  来生大福报成就,这一生晚年福报亦会现前。佛家讲「花报」,你修积得太多了,修积得太厚、太大了,不等来生受福,这一生就现前。所以这一生称花报,来生是果报。花报殊胜,果报就可想而知。所以,福决定是从善心善行修积来的,我们要深信不疑,认真努力去做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76集) 2000/9  

  过去没学佛,迷惑颠倒,不知道。现在学佛明白了,我从今而后,尽形寿,就是尽我一生,我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再也没有贪爱的念头,你将来决定不会堕饿鬼道,饿鬼道的业因是贪爱。对人对事对物没有瞋恚心,没有一点恶念,你决定不会堕地狱道。对人对事对物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愚痴、不糊涂,你决定不会堕畜生道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50集) 1996/4   

  所以佛说,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,众生迷惑颠倒,天天造作罪业,果报现前,他恐怖了,恐怖不能解决问题,还是要受。菩萨聪明有智慧,知道果报可畏,起心动念不造恶因,所以他就不受果报,这才是个聪明人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50集) 1996/4   

  一切众生在世间,哪一个不贪图享受?人为什么活着?为享受活着,这是实话。什么是真正的享受?真正的乐受?诸位只以为,自己得到五欲六尘的享受,财色名食睡的享受,以为这是真的。这不是真的享受,「财色名食睡」,佛讲是「地狱五条根」。你贪图这个享受,你就被「地狱五条根」牢牢的捆住了。试问问,你能享受几天?后面的苦果不堪设想,你有没有看到?

大乘无量寿经(第48集) 1999/5  

圣人,有大智慧的人,彻底觉悟的人,告诉我们,真正的乐受是帮助别人,助人为快乐之本。所以,诸佛菩萨做给我们看,并不是故意装样子做给我们看,他是真的。自己生活过得很清苦,帮助别人得乐,那是大乐、大自在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48集) 1999/5  

  真正的享受,是我们一生当中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,你说多自在、多快乐!这种生活就是诸佛菩萨的生活,在家、出家认真去学习,人人都能做得到。

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(第4集) 1996/10   

  我们念佛求什么?就是求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求亲近阿弥陀佛,诸位想一想,还有哪一位善知识能跟阿弥陀佛相比?这样好的老师你不要,你错了。要放下!不要争名逐利,不贪图享受,修行人很简单,只要每天吃得饱、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,对了,要真干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15集) 2016/2


常生惭愧、知耻之心-第297集

  惭愧在中国道德来说,就是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问心无愧。「惭」是对自己而言,问问自己能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;「愧」是对外面舆论的批评而言,有所顾忌而不敢为非作歹。内不违背良心,外就不会遭受舆论的批评指责,这就是知耻。知耻是规范自己的行为,所以自己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要想想是否如法,反省这样做能否对得起父母、对得起祖宗、对得起自己的天良,能否不让别人批评我、指责我。耻就是如此,用内外的力量来约束自己。

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2016/5/14  

  「知耻近乎勇。」人为什么能够勇猛精进,发愤图强?这个力量不外乎知耻,这是他精进的动力。佛家讲「勇猛精进」,儒家讲「日新又新」,谁能做得到?知耻的人能做到;能知耻,当然就能够发愤、精进向上。

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2016/5/14  

  人有惭愧,他就能改过自新,人要没有惭愧那就没法子。没有羞耻心就是没有惭,人家怎么批评不在乎,根本无所谓,就是不怕别人的批评,不怕舆论的指责,他什么样的坏事都能做得出来。有惭有愧,做错事情,纵然没有人指责,良心责备,外面舆论指责的时候他就不好意思见人,这种人叫良心未泯。有惭愧,再加上三善根,这是善的自性,一切善法都从这里生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1集) 2011/3/30  

  我教同学们,早晨早课读经提醒自己,记住佛菩萨的教诲,今天一天哪些当做的,哪些不当做的。当做、不当做在起心动念,哪个念头可以起,哪个念头不可以起;哪一句话可以说的,哪一句话不可以说的;哪一桩事可以做的,哪些事情不能做的,要在这里下功夫,真修!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讲的「真干」!一定要约束自己。晚课忏悔、反省,我这一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圣人的教诲?有没有昧着自己的良心,欺骗佛菩萨,欺骗众神,欺骗众生?如果要干这样的事情,果报必在三途。

太上感应篇(第192集) 2000/4/17  

  因果教育非常重要,古人讲得好,「人人信因果,天下大治之道也;人人不信因果,天下大乱之道也」。中国五千年真的是把因果看得最重,为什么?仁义道德是好,能够规范人,让人不作恶,为什么?作恶觉得羞耻,所以人知耻、觉得羞耻,对不起祖宗,对不起父母,对不起老师,不愿意作恶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2集) 2010/5/17  

  自己要生惭愧心,自己要知耻,赶快回头,从头开始。就从《弟子规》开始,每天用弟子规来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我如不如法?如法的,很好,明天保持;做错了,错了要改过,明天不能犯这个过失,真干。用上一年的时间,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79集) 2006/12/10  

  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知道,什么是耻辱?想想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他们已经修行证到究竟圆满的果位,我们原来跟他一样,只是随顺烦恼习气堕落到六道,长劫轮回,永远不能出离,相形之下,这是最大的耻辱。跟佛比,跟菩萨比,许许多多修行人已经证得了法身,成为法身菩萨;我们今天还造作恶业,起恶念造恶业,还要搞三途地狱。如果知道这才是真正自己的奇耻大辱,自然我们就会奋发图强,认真努力提升自己的灵性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3集) 2003/11/14  

  这个生老病死那是莫大的羞耻,你本来是佛,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知耻近乎勇,我不想干了,回头,回头到极乐世界去。靠我们个人的力量回不了头,阿弥陀佛就帮上你的忙,只要你有回头这个念头,心才一动,信息阿弥陀佛就收到了,他就会加持你,就会帮助你,你就会有缘遇到这个法门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13集) 2011/3/3  

  会修行的人抓住根本,根本是起心动念。念正、心正、思惟正,那一切都正,这就是此地讲的藏护诸根,这诸根是讲的六根,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。而《瑜伽论》里面讲的善守根门跟我们经上讲的是一个意思,它这个根门里面也是讲的六根。注解里面给我们就讲得比较详细。所以我们如果要懂得善护诸根,要靠什么?要靠惭愧,要靠知耻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63集) 2006/6/4  

  藏护诸根在净土里面讲就是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。念佛人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是真惭愧,那是真正耻辱,我们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认识清楚。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要有成就,有决定的成就,能不能做到?只要你肯做,没有一个做不到,所以这个法门确实是善导大师所说的「万修万人去」。如理如法的修学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63集) 2006/6/4  

  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乃至于凡圣同居土边地往生,都算是究竟圆满的成就。什么人能做到?知耻的人能做到,具足惭愧的人知道,能做到。我们净宗近代的一位祖师,印光大师,你看看他老人家所写的文字,后面具名「常惭愧僧」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3集) 2003/11/14  

  他是等觉菩萨应化来的,示现给我们看,希望我们常常生惭愧心生知耻心,他老人家示现真正用意在此地。我们看到他的文字,听到他的德号,就要想到惭愧,就要想到知耻,想到他老人家真诚的教诲。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」,这十六个字是他老人家的心传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43集) 2003/11/14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