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口为祸福之门-第310集



口为祸福之门-第310集

  孔老夫子的教学四个科目,它有次第的,第一个是德行,就是道德的教育,这是最主要的。第二是言语,言语要有分寸,一句话说错了,可能引起很大的误会,可能引起身家的败裂,可能引起国际的战争,所以言语非常重要,是一门很大的学问。

净业三福(第3集) 1992/4  

  我们听了不能不谨慎,「口为祸福之门」,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。一个人一生的成就,家庭的兴旺,国家的兴衰,言语是关键。所以夫子在德行之下,就是教你怎么说话,你要会说话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46集) 1999/4/24  

  言语不当很容易坏事,很容易教别人起误会,甚至于与一些人结了冤仇都不知道,所以说无意当中说话得罪人。所以过去老师教学生,处大众之中或者陌生人里面,我们如何相处?多听少说,以免口过。

无量寿经大意(第3集) 1992/12  

  「祸从口出」,我们说话不小心得罪人,自己是无心,可是听者有意,他怀恨在心,等待机缘来报复,这是很惨痛的事情。古今中外都有,历史上记载得很多,所以语言不能不谨慎,不能不小心。我们看有德行、有学问、有大成就的人,他们言语少,心地清净,这是涵养的功夫。古人说一句话说,「言多必失」。言语多就是过失,过失里面有许多不当的言论,不应该表达的,招惹祸害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94集) 2011/02/21  

  《无量寿经》讲到最高的原则,叫我们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」,我们做到没有?真正做到了,决定不会说人家的长短;真正做到了,永远不会说人家的过失,你才做得到。你要晓得,你随随便便说人家过失,不但自己业障很重,人家晓得了,你跟人家结了冤仇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非常可怕,你不怕人报复你吗?

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(第9集) 1997/7  

  历史上这类事情太多太多了,严重的家破人亡,追溯其原因—说话不谨慎,有意无意的得罪人。佛在戒经上有比喻,「斧在口中」,舌头,佛比喻是一把斧头,斧头是你惹杀身之祸。

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(第9集) 1997/7  

  佛一再教给我们,对人言语要和颜悦色。我们的容貌要欢喜相,言语要柔和,别人听了欢喜,愿意接受。粗暴的言语、命令的句子,你是他的长官,他不得不服从,内心不服,不是真正的悦服,那你不是有成就的人,也不是一个有福报的人。所以要懂得修福,要懂得积德,要和颜爱语。
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309集) 2000/5/28  

  真正是爱护的人,父母对儿女,老师对学生,有意无意要教戒,他错了的时候,怎么教训呢?不能当第三个人面前,为什么呢?他有自尊心,你当着人家面说他的过失,你说这个多难堪!父子也不行,师生也不行,如何规过劝善?把房门关起来,没有人,诉说他的过失,真正爱护他,绝不会让第三个人听见。教训你,说了你的过失之后,他也不会去告诉另外一个人。

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(第9集) 1997/7  

  人与人之往来言语是关键,最重要的是言语,言语要柔和,言语要如理、要如法、要小心谨慎。人犯过失,口业最容易,而且犯得最多,护口节辞,言语愈少愈好,把事理讲清楚、讲明白而不费词,这是人人都欢喜的。能够叫大众听到了都生欢喜心,这你成功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2集) 2012/1/16  

  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善护三业,第一个是善护口业。释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没见过面、没开过会、没有交换过意见,他们的看法做法相同,这是我们中国谚语所讲的「英雄所见,大略相同」。为什么?口最容易造罪业,多少很好的修行人,修行一生,积功累德,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。从哪里漏掉?从口里漏掉。辛辛苦苦修,修了几十年,几句话的口业就漏光了,口为祸福之门,不可以不知道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1集)  

  觉明妙行菩萨教人,「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声佛」。你要开口说话,想想,我这话不说行吗?如果不说可以,那就不要说,多念一声佛号积功累德。话要是说错就造口业,把你的功德就流失掉、漏掉了,这有漏法;在有漏里面,口是最大的漏洞,这不能不知道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1集)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