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「喜气迎人,亲如兄弟;怒气迎人,残于兵戈」。所以佛家教导我们要笑面迎人,天王殿当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,对谁都是笑嘻嘻的,这就是教给我们要养心、要修心,心要大,要能够包容、宽恕,懂得欢喜对待一切众生、对待一切人。
节录:
「喜气迎人,亲如兄弟,怒气迎人,残于兵戈」。所以佛家教导我们笑面迎人,你看看佛家的道场,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,天王殿当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的造像是布袋和尚的造像。这就是教给我们要养心、要修心,心要大,要能够包容,要能够宽恕,要懂得以欢喜对待一切众生、对待一切人,这在佛法教学里是头一条。
太上感应篇(第5集) 1999/5
布袋和尚真有其人,《高僧传》里头有他的传记,五代后梁,出现在浙江奉化。每一天背一个大布袋,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。到处化缘,别人给他东西,往布袋上一装,这就走了。对待任何人满面笑容、欢欢喜喜,所以也叫做欢喜佛。很潇洒、很自在、很欢喜。见到他就是教你,人生一天到晚要欢喜,不要愁眉苦脸,愁眉苦脸多难过。笑面迎人,对待任何人都是笑面,我们有没有做到?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2集) 2012/4
第二个,肚皮大代表什么?宽宏大量,包容一切,你不就没烦恼了吗?你烦恼为什么生?就是心量太小,斤斤计较。你懂得他这个意思,一见他的面,你就跟他一样!不再计较,不再生闷气,你欢欢喜喜。你这一欢喜,大家都欢喜,你不就得到受用了吗?你到寺院没有白来,这上头一堂课,所以是来上课的。不需要人讲解,一见面一看就明白了。我做人要欢喜,要满面笑容,要放开度量,要包容一切,要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,这都是他的道,你不是全学会了吗?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2集) 2012/4
学弥勒菩萨,对待任何人满面笑容。特别在今天的社会,今天社会人没有笑容,这什么原因?他心不快乐,他有忧虑,他有烦恼,他笑容生不出来。那我们对他布施笑容,笑面迎人,这种暴力的气氛,它就能够化解,化解社会冲突要用这个方法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集) 2012/10
敌对双方谈判,大家先有笑容,这会一定开得成功,一定有很好的结果。每个人板着面孔,像面对仇敌一样,这怎么会成功?这怎么能化解问题?别人就是用敌对的心来看我,我这个笑容对他,已经把他那个敌对的心给融化掉了。他不理我,我更不愿意理他,这冲突决定不能化解。和颜爱语、心地真诚就能感动人心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集) 2012/10
古德说得好,菩萨示现是「生平等心,成喜悦相」,平等心是佛心,平等心是真心,喜悦相是大慈大悲,佛家常说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弥勒菩萨的造像就将这几句话完全显露出来。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,菩萨要笑脸迎人,要常常保持着欢喜心,如果我们有一念瞋恚,那就不是菩萨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0集)
欢喜心里面要记住「平等」,生平等心,成喜悦相,你那个欢喜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生起来的,不是感情;如果从感情里面生起欢喜心,可麻烦了,那叫情执,那是错误的,那是烦恼,不是菩提。弥勒菩萨的欢喜心,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生出来的,这是真实慈悲表现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0集)
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别人用虚妄心对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决定不吃亏。我知道这个人骗我,知道这个人欺负我,我也能接受,欢欢喜喜,若无其事,这个好。为什么?他的心还继续搞轮回,我的心要到极乐世界,我们走的不是一条路。他起心动念来对我,我一句阿弥陀佛待他。好事,阿弥陀佛,坏事也是阿弥陀佛,平等。为什么平等?都是假的,好事等于零,坏事也等于零,零跟零上没有分别。没有一样是真的,何必计较!
净土大经科注(第174集) 2012/2
学海贤老和尚,这个老和尚真正做到,「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。老和尚一生没有哪个善人、哪个恶人,没有,他对于一切人平等看待,没有一个不欢喜,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,这个要跟老和尚学习。他到玉米田里面去看,正好碰到有个年轻人偷他的玉米。这个人一看到他来了,手足无所措,害怕了,老和尚告诉他,安慰他,不要紧,你喜欢掰,拣大的掰,转身就离开了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66集) 2014/6
确确实实心目当中没有一个人不好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老和尚一生耕种,他开荒开了十四片荒山,一共一百多亩,种植粮食、种植蔬菜、种植水果,统统是做布施,他没有拿去卖钱,都是救济贫苦的人。所以别人来偷他的玉米,他完全是布施,你要多少你自己拿多少。布施恩德,不结怨恨,处处替别人着想,没有替自己着想的,总是让人欢喜。布施喜悦,自己欢喜,法喜充满。原谅别人,消自己的业障,不肯给别人方便,将来自己遭遇的就是不方便,障碍别人就是障碍自己,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66集) 2014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