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做到这十二个字,和乐幸福-第353集



  儒释道的根是什么?儒家的根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就这四科,一说大家都知道。五伦,父子有亲、夫妇有别、君臣有义、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。五伦是什么?五伦是讲关系,人与人的关系,人与大自然的关系,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,伦理是讲关系。懂得关系了,你就知道有义务,应该要尽的义务,五伦十义。

真听老人言 幸福在眼前 2011/4/16  

  用什么方法落实?用道德的规范,道德根本的东西,五常,五个字仁义礼智信。四维,礼义廉耻;八德,孝悌忠信仁爱和平。我们把它归纳,归纳为最精要的,实际上十二个字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这十二个字是中国文化的总纲领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,是它的大本。

真听老人言 幸福在眼前 2011/4/16  

  如果每一个人都学习,我们起心动念不违背这十二个字,我们的言行不违背这十二个字。人人是圣人,每一个家庭,那是幸福美满的家庭,社会是和谐的社会、是爱的社会,天下是平等的天下、和平的天下,真能做得到,不是假的!

真听老人言 幸福在眼前 2011/4/16  

  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,这十二个字一生决定要做到。这是什么?这像个人;这些字丢掉了就不是人,不像人。左丘明说得好,「人弃常则妖兴」,常是五常,仁义礼智信,这是性德。这五个字与自性相应,完全是性德,应该是要这样做的。这五个字要没有了,不仁、不义、无礼、无智、无信,这就叫弃常。把仁义礼智信抛弃掉了,不要了,左丘明讲,这个社会是什么?这个社会都是妖魔鬼怪,妖兴旺了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14集) 2013/1/8  

  不孝、不悌,不孝是不孝顺父母,不悌是不尊敬尊长,不仁是自私自利。没有义,人没有义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违背人情事理。无廉无耻这都不必细说了,后面仁爱和平当然做不到。所以我们用这些标准来看今天的社会,得失就非常清楚、非常明白。如果要社会恢复安定和平,得把这个找回来,非常重要,找回来问题就解决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40集) 2012/7/20  

  孝顺父母是福的根基,是福德的根本,人不孝顺父母,什么都不要谈,全是假的。所以我们用最简单的话说,心,我们的心,心里头要有孝悌忠信,孝悌忠信是我的心,心是孝悌忠信,你就有福的根。身,身是礼义廉耻,身是干什么用的?身是把礼义廉耻做出来,身是礼义廉耻。行为,行是仁爱和平。你看我们就把十二个字落实了,落实在我心,落实在我身,落实在我行为,这是真正有福德的人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1集) 2009/11/13  

  有福德的人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就是福地,这佛法里头讲得很清楚,「境随心转」,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都是随人的念头在转。我们现在念头这么好,以孝悌忠信为心,常常不能够离开;身无论在什么地方,表现的是礼义廉耻,头一个是有礼貌,要有礼;我们的行为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离开仁爱和平,仁是推己及人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你说这多好!那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1集) 2009/11/13  

  「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」。这十二个字,字字都是真,如果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跟它相违背,就是迷,就是妄。不迷、不妄,这十二个字做得圆圆满满,而且心里干净,没有执着,没有分别。圣人东西就这么简单,不会复杂,复杂你记不住。非常简单,时时刻刻你会拿它来对照。这个东西重要,我们得认真学习,搞真的,不能搞假的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38集) 2012/3/11  

  我们希望一生能够过得幸福快乐,孔老夫子告诉我们,《论语》上第一句话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悦是快乐,我们要想自己一生得到幸福快乐,你就要学孔老夫子,把所学的都变成生活,把孝悌忠信变成生活,礼义廉耻变成生活,仁爱和平变成生活,你怎么会不快乐,非常快乐!能够把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统统落实,全都做到了,这人什么人?君子,向上提升一级,大贤大圣。可以做到的,不是做不到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(第407集) 2016/12/26  

  宇宙万物确确实实跟我们是一体,我们一举一动、起心动念都会影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天地万物,都会影响到,这是真的。所以只要把我们一些错误的观念放下,错误的行为放下,依照经典、依照古圣先贤的标准,那个标准都是跟自性相应的,绝对正确。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是性德,自性里头本有的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不离开,我们行的是正道。我们所得到的结果,身心健康、家庭幸福、事业顺利、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。

护国息灾的方法 2010/5/24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