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幸福美满从哪来的?从觉悟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。佛门里面,你一进佛门,佛就把这个道理传授给你,三皈依!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,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,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,你看一入门就传授给你。可是你并没有接受,你还要追求世俗的名闻利养,你还是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,这错了,那是迷。觉悟的人不追求这个,觉悟的人追求什么?追求对宇宙人生的明了,通达明了,绝不追求名利,绝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92集) 2007/1/20
有财富、有地位不见得有幸福,不见得有美满。真正的美满幸福才是正确的。孔子当年在世,经济生活很贫乏,不是富有的,也只是勉强能过得去而已。诸位要记住,勉强能过得去。怎么知道他勉强?他连颜回都不能照顾,你就知道他生活过得很勉强。颜回的生活太苦了,一箪食、一瓢饮,夫子对他很感叹,一般人过这个生活是苦不堪言,但是颜回怎么样?回也不改其乐,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他满面笑容,非常快乐。由此可知,贫贱里头有乐,才叫幸福美满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92集) 2007/1/20
世间名闻利养不必去追求,假的,带不去的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。假的就应该放下,不应该再去追求。生活只求过得去就好,不造业了。我们有这一个色身,色身住在这个世间不能不养它,养这个色身干什么?色身是假的,「借假修真」,我们要借这个假身体,要修西方净土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73集) 1999/12/18
所以对于这个身体,只要有个妥善的照顾,不必刻意去保养,用不着。一天三餐,粗茶淡饭,够了!衣服能保暖,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,足矣!你的心多清净!多自在!如果要追求物质享受,那你就带来痛苦。纵然自己有福报,我们的福报给一切众生去享,好!这是修积大福报,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大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73集) 1999/12/18
佛也不是教你一定过很苦的生活,不是的,佛并不赞成无益的苦行。这在大乘经上诸位常常可以看到,对于自他没有利益的苦行,佛不赞成。佛教我们怎么做?随缘,这样就自在。夫子教人亦复如是,所谓是素富贵你就安于富贵,你命好,前生修福多,你应该安分守己做一个富贵人;你贫贱,素贫贱安于贫贱,只要能安心过日子,不攀缘,不希求。所以人重要的是要过得很本分,决定不攀缘,你在物质生活里面就得自在了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73集) 1999/12/18
你看现在科学发达才不过四百多年,不到五百年,弊病就出来了。我们是得到科学一点方便,但是付出的代价太深、太重了。科学能叫全世界的人心不安,带着恐惧,这在中国历史上,以前没有过的,以前天下太平,不管什么样身分,贫富贵贱,心安理得。所以他有美好的一生,幸福,幸福美满。尤其是读书人,读书人贫贱,他并不羡慕富贵,也不刻意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,他心是定的,过得很舒服很快乐。这是智慧,中国教育能教成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01集) 2016/1/11
真正修道的人,佛在一切经里头常常提醒我们,常常教导我们要念「苦空无常」。常常念苦空无常,观察这个世间苦空无常,对于这些享受的心才能够淡化,才能够把它止住,这样觉心才能够生得起来。菩提心的反面就是迷,菩提心就是觉,所以就是觉与迷这是修学的基础,决定不能够迷失了自己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1集) 1990/4
心地果然清净平等了,他的生活就是安贫乐道。安贫是我们凡夫的概念,在他有没有?他这个观念都没有,所以他才乐道。乐道是真的,安贫他没有这个观念,为什么?人家贫富一如。不要说在世间了,在十法界里面,他天堂跟地狱也平等,苦乐二边都不受,他还有什么贫与富?没有了。所以乐道是真的,道就是自性,这是真乐。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11集) 1990/4
孔夫子的学生颜回,「一箪食,一瓢饮」,那个生活苦到那种程度,他每天笑呵呵的非常快乐,「不改其乐」。他乐的什么?乐的道,乐的对宇宙人生通达明了,没有恶念,没有恶言,没有恶行,你说多快乐。眼前人家以为苦,吃得这么简单,自得其乐,这里头真乐。你没有入这个境界,你得不到,入境界你就尝到这个乐趣。
十乘观法(第7集) 2011/3/24
我们发心皈依,发心求授五戒,你的心要真诚,它才有感应。皈是什么意思?皈是回头、回归;依是依靠。我从前对宇宙人生的想法、看法、说法、做法错了,我要从错误回头,我要依靠正确的。什么是正确的?佛所讲的是正确的。换句话说,「皈依」这两个字的意思,简单的讲,就是从我们一切错误回过头来;我们的错误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,回过头来不再随顺自己的妄想习气,要依靠佛菩萨的教诲。那个依是依靠,我回过头来,我从今而后,起心动念、生活行持都要依靠佛菩萨教诲。这个皈依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63集) 2002/6/29
宇宙人生的真相,我们彻底觉悟、真实明了,这是我们学佛接受佛陀教育的目的。不仅眼前一切事相你明了,甚至对于过去、未来,的确没有一样不知道。在生活上的一切事物,你自然就有能力应付,真正真实离苦得乐,幸福美满一定是在佛教里面决定可以求得到的。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1集) 19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