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能够好学,遇到善知识你就有成就,自己不好学,遇到也空过了。好学是自己的因,遇到善知识是缘。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因行,好的老师,学生很多,真正有成就的不多,道理在此地。缘相同,因不相同,果报就不一样。我们了解这个道理,明白事实真相,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修学。
节录:
我亲近的老师,方东美先生的学生很多,章嘉大师的徒众也很多,李炳老的学生也很多,成就为什么不一样?好学。你能够好学,你遇到这些善知识你就有成就,你自己不好学,遇到也空过了。好学是自己的因,遇到这些大善知识这是缘,善缘。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因行,这个因行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累积、所修成的,这不是这一生。所以我们看到这好的老师,学生很多,真正有成就的不多,道理在此地。缘相同,因不相同,果报就不一样。
太上感应篇(第8集) 1999/5
一个人好学,你就会遇到好的老师、同参道友。你不好学就没有法子,你的一生遇不到,就算善知识在面前,天天在一起,你也当面错过。为什么?自己不好学。自己真正好学,跟善知识相处,哪怕是再短的时间也真正受利益。 《坛经》里面,永嘉禅师亲近六祖一天的时间,他得的利益是一生都受用不尽,真正亲近善知识。这也是印祖所说的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永嘉有十分诚敬,虽然很短的时间,只亲近一天,得的利益是圆满的。你毫无诚意,天天跟祖师在一起,等于没有遇到善知识,诸位要懂得这个深义。
地藏经玄义(第22集) 1998/12
做老师的没有别的,要有好学生传他的道。如果你真的好学,哪有找不到老师的道理?怕的是自己不好学,真正的好老师不愿意教你。为什么?不好学,教你白费力气,你做不到。好学要有真的表现,什么表现?佛经上常说的「依教奉行」。你能把这四个字做到,你这一生肯定会遇到真正的善知识;如果不能依教奉行,阳奉阴违,没有人愿意教你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31集) 2006/9
所以实在讲,家教真的是很重要,你懂得礼貌,对人有礼节,代表你有基础。佛门里面讲法器,你具备承传的条件,他真教你;没有这个条件,上课跟大家一起学就好了。虽然一起学,老师所教的方法还是不一样,肯定有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方法。关心你、照顾你,不在表面,可能让你自己都不能够觉察,老师真的关注你,这高明!这个里头有很深的学问,有很深的义理。所以亲仁,亲近善知识才能成就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31集) 2006/9
学生对老师有十分诚敬,跟这个老师学,老师如果只教九分,还少一分,就对不起学生。如果这个学生对老师只有五分的尊敬,老师不会教他六分。为什么?教他六分多了一分,他不能吸收,他不能接受,那你叫白费力气。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头说得好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所以老师教学,这里头必定有十分诚敬的学生,老师讲的东西真是和盘托出,一点保留都没有。
怎样才是真正好学2003/6
诚敬心不足的,你有几分诚敬你得几分,你没有诚敬心,你一分都得不到。你是属于旁听,也算是有缘,不错!因为平常你自己向老师请教,老师不会教你的,今天讲堂里头有真正十分诚敬的学生,老师讲的东西精采!你可以在旁边旁听。你能听多少,老师不负责任的。
怎样才是真正好学2003/6
我常常讲「好学」,最重要是「好」,爱好!人只要好学你一定能够遇到真善知识。为什么?感应,好学是能感,能感动诸佛菩萨,能感动善知识。 「好」,决定能依教奉行。你肯学、能信、能解,做不到,这不是好学,你这个「好」字不够分数,没有达到标准。真正「好」,一定是依教奉行,一定能做到。
怎样才是真正好学2003/6
亲近善友,佛是第一善友,我们要亲近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在哪里? 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就是阿弥陀佛。如果我们看不懂、不认识,那必须要有介绍人,介绍人是谁?祖师大德注解的是介绍人。
怎样才是真正好学2003/6
但是遇到真善知识,你自己有没有善根?善根是什么?我平常讲得很浅,好学。你自己不好学,遇到真善知识还是不行,这一生开悟没指望,没指望在大乘里面就没指望。可是佛真是慈悲,除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对你有用,你真的肯信,能成就,念佛!我人很笨,但是你什么都放下,什么都不要想,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肯定会往生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46集) 2006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