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祖先距离我们太远太远,不晓得轮回到哪一道去了,为什么还要祭祀?祭祀是尽孝道,远祖尚且不忘,眼前父母哪有不孝顺的道理? 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」,能够纪念祖先的人,心地一定非常厚道,这是教孝真正的目的。要想成佛、成菩萨都要在孝道上奠定基础。
节录:
我们为什么要祭祖先?祖先距离我们太远太远,我们何必还要祭祀祂?尤其学了念佛,祖先都六道轮回不晓得轮到哪一道去了,为什么还要祭祀?诸位要懂祭祀是尽孝道,远祖尚且不忘,眼前父母哪有不孝顺的道理?这一定的。所以孔老夫子说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」。能够纪念祖先的人,心地一定非常厚道,这是教孝真正的目的。要想成佛、成菩萨都要在孝道上奠定基础,这才能做得到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从这个地方学起。
无量寿经大意(第2集) 1991
「孝」这个字,这是修学的大根大本。整个的佛法就是孝道的发扬光大。这一个字在中国字汇里面,「六书」里头属于「会意」,上面是个「老」字,下面是个「子」字,这就给我们说明了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不是二,你要看作二,那就错了。中国要一有代沟,「孝」字就没有了,分了家,就没有了。上一代还有上一代,下一代还有下一代,佛法所说的「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」,这就是「孝」字的意义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中国的文字充满了智慧,我们连远祖,没有见过面的,听也没听说过的祖先,还要祭祀,还要纪念他,眼前父母,哪有不敬、哪有不孝的道理!这不可能的。所以儒家讲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」。这一句话虽然说的在形式上,理论极其深广。 「民德归厚」,这是讲风俗人心淳厚,这是讲祭祀的效果,殊不知这个效果是有非常深广的理论基础在。它不是一种对付一切人的一种手段,你这样想法它就错了,它实实在在是有原理的依据,那就是天地万物与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体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我们佛法里面讲「三身」,「三身」里面最重要的讲「法身」。 「法身」是什么?法就是一切万法,包括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一切人、一切物、一切事,一切现象统统包含在其中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自己的本身,真身。谁知道?如果你知道了,认识了,那就叫你证得了清净法身。我们这个身也是「法身」里头的一部分,不是在「法身」之外,这个意思很难懂,很难体会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常常以梦境来做比喻,让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。因为梦境,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,梦的时间很短,醒来的时候还记得很清楚,这个好比喻。当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梦中当然有自己。什么人曾经作梦,梦里头没有自己,这是不可能的,梦中决定有自己,还有别人,有山河大地,也有虚空。醒过来之后好好去想一想,想什么?想那个梦从哪来的?整个梦境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,那个境、相是虚妄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能现相的那个不虚妄,所现的相是虚妄的。能现相的是你的心,这就讲「全妄即真」,那真的是心。整个梦境是妄境,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。 「全心即梦」,整个心就变成梦中的境界。我们要问,梦中哪一样不是自己?梦中自己是自己,梦中所有的人还是自己,自己心里变现的,梦里面山河大地还是自己,梦里头捡一块石头也是自己,没有一样不是自己。除了自己之外,没有一法可得,这个容易体会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以小来立大。我们眼前山河大地、宇宙太空,哪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?统统都是的。哪一天你要承认了,所有一切众生、山河大地全是自己,恭喜你,你成佛了,你证得了「法身」。证得「法身」,当然「报身」、「应化身」全都得到了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诸佛大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差别?他承认了,他明白了,是真的,不是假的,所以他才能尽孝。这个孝要真正做到圆圆满满,成了佛才能做到,不成佛,决定做不到。不成佛的时候,你做得是非常非常有限,非常非常窄小,因为你只承认了一点点,这一点点之外,你统统不承认,所以这个孝道、孝慈就不能做到圆满了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为什么诸佛菩萨能够大慈大悲,我们做不到?道理就在此地。
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2/6
孝是教我们认识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,我们要对自己好,你对一切众生当然好,为什么?一切众生跟我们是自己,你爱自己,就爱一切众生,把关心自己、爱护自己这个心愿,平等普遍到一切众生,这才叫尽孝,这是孝道。所以孝道从哪里开始?人没有不爱父母的,尤其是在孩童的时代,儿童对于父母这个爱是真的,因为他没有分别执着。要把这个纯真的爱,推广到爱护一切众生,这个叫孝道。
观无量寿佛经大意(第5集) 1992/6
我们把这个标准再降低,看看现实的社会,如果我们对父母生活都能照顾,父母还有没有烦心的地方?还有没有忧虑的地方?假如他还烦恼,他还有忧虑,我们的孝就没有做到圆满。他哪些地方烦心、忧虑?兄弟不和,父母操心;儿孙不贤,父母操心;作奸犯科,父母操心。甚至于在社会上犯法父母也操心,统统是不孝;你在社会上工作,朋友之间处不好,父母也操心那也不孝;没有把你工作认真做好,父母也操心也不孝。对长上不忠,对你的部下没有尽到爱护教导,这统统都是不孝,你才晓得这个孝的范围是多么广大。
观无量寿佛经大意(第5集) 1992/6
所以这个孝道要圆圆满满都做到了,是什么人?成佛。不成佛孝道就不圆满;换句话说,孝道圆满就成佛了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,那就是孝道还没有圆满的样子。诸位要真正从这里去体会、去认识,你才晓得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什么?就讲一个孝字,一部《大藏经》,就是这一个字的发挥,细说而已。所以这个字,就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。由此可知,我们如果说今生后世还要搞六道轮回,这算不算孝?当然不孝。
观无量寿佛经大意(第5集) 1992/6
我们的父母、我们的师长,希望我们搞六道轮回吗?绝对不希望。所以在这一生当中,真正了生死出三界,成佛作祖,这叫大孝!这才满足父母、师长对我们的期望。也许做父母、师长眼前还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他要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,必定是希望我们早早的超越轮回,希望我们早一天圆成佛道,这叫孝养。所以不但是养父母之身、养父母之心、养父母之志,养父母的愿望。把养父母的这些善行,把它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,这个孝道才能够做得圆满,才能达到究竟。这是佛法,这是佛陀的教育。
观无量寿佛经大意(第5集) 1992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