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我们在修行的时候,当然过失不能避免,这一定的道理。批评的人很多,有人是有意批评,有人是无意的批评,我们都要能接受。把他当作一面镜子,认真反省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不与人争论,息心达本源,本源是真如本性,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,真正做到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,在这个世间完全随顺,随缘而不攀缘,你的生活就过得非常自在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511集) 2001/12/5
古德说的话有道理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外面的人对我的批评毁谤,他有没有过失?他没有过失,我一定做得有不如法的地方让他看到,引起他这个动机,他没有过失,我自己有过失。你能这样回光返照,外面是一面镜子,对我们的修行有大帮助;没有这面镜子,我们想找自己的过失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15集) 2008/7/6
要改过首先要知过。知过难,太难太难了,听到别人对我们批评,这个提醒我,我有过,我从这些地方发现自己的过。然后你才晓得,那些对你误会的人、毁谤的人、侮辱的人、陷害的人,都是好老师,没有他们,我们自己永远不晓得自己过失在哪里,这些人提醒我们自己反省,把自己过失找出来,然后把自己过失改掉。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二二)(第6集) 2001/5/23
我能够接受别人批评,你看别人对我毁谤、侮辱甚至于陷害,我这一生当中遭遇很多次。我用什么心态来对付?用感恩的心。为什么?因为自己的过失自己看不出来,他看出来了,看出来他能够批评我,我听到之后有警觉心。想一想有没有?有,改过自新,感谢他的批评;没有,没有我也要感激他提醒我,我不要犯这个过失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15集) 2008/7/6
我们的心目没有对立,跟一切人事物决定不对立,我们懂得要化解,不可以对立,对立是决定错误的。我们今天知道许许多多人对我们以恶意的批评,我听了很欢喜,为什么?我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也是这样的,以恶意批评别人。今天这些人,那是我的报应,报掉就好了,佛法里面讲重罪轻报,这不是消业障是什么?好事不是坏事。如果我对于这些恶意的批评不接受,反驳,起怨恨心,起报复心,那可麻烦大了。那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,「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」,彼此双方生生世世都痛苦,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056集) 2003/5/17
所以不管他批评对与不对,对我都有好处,我用感恩的心对待,我不敢批评人,这一点我做到了。所以许多批评我的人、毁谤我的人,到最后结解开了,我尊重他,他也尊重我,我赞叹他,他也赞叹我。这很明显的效果,敬人者人恒敬之,爱人者人恒爱之。如果他毁谤我,我也毁谤他,不服气,回报过去,那就没完没了,没完没了生生世世双方痛苦。我们把结解开,不就没事了!这是应当学的,我自己修行把这个放在第一条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15集) 2008/7/6
能够欢喜接受别人的批评,不论他是善意、是恶意,毁谤也好、侮辱也好,甚至于陷害,在这里头学什么?学清净心、平等心,没有怨恨,没有瞋恚,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。要学到心平气和,业障就忏除。如果别人侮辱我、陷害我,我心还有不平、还有怨恨,你要感激那个人,为什么?要不是他对我这样子,我心里烦恼习气,我还没有发现,还有这么多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73集) 2006/12/2
幸亏他这种方式对待我,把我的烦恼习气引发出来,我感激他,我要如何忏悔业障,这是圣人,这是贤人。如果受一点小小的委屈就很难过,要发脾气,要报复,这是小人,这不是君子,你怎么会能成就?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73集) 2006/12/2
所以我们学菩萨的随缘、学菩萨的妙用,学了那么一点点,这个妙用就是接受批评、改过自新。对于批评我们的人感恩戴德,这真妙用!这真是化解怨结,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。这个化解了,你说心多么舒畅、多么快乐,我很快乐,对方知道,他也很快乐、他也很安慰,我们不记仇,我们只感恩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15集) 2008/7/6
古圣先贤教诲我们,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我们明白,觉悟了,要把所有一切冤结化解。用什么化解?真诚心化解、清净心化解、慈悲心化解。肯吃亏,肯上当,绝不跟人家结冤仇,处处学忍让,学谦让,不要跟人家争,真正做到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活在这个世间,随缘度日,老实念佛求生净土,上上人;这个人诸佛赞叹,龙天善神恭敬拥护。
早餐开示1999/8/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