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头脑清楚,临终最后一念「阿弥陀佛」,还能往生。自己有没有把握,保证死的时候头脑清楚?如果没有这个信心,现在要努力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为自己来生着想,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。
节录:
头脑清楚,临终最后一念「阿弥陀佛」,还能往生。你有没有把握,保证你死的时候头脑清楚?如果你没有这个信心,现在要努力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为自己来生着想,这是聪明人,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。
太上感应篇(第17集) 1999/6/4
念佛人除阿弥陀佛之外,一切都不攀缘,世出世间事,稍许有一点牵挂就去不了,这个一定要记住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你才有福。自在往生的人,福报第一大,一生当中积功累德,断恶修善,福报就在临终这一刻来享受,平常不享福。我们一般人稍稍修一点福,赶快就把它享掉,不但享掉,还透支。你在临命终时有病苦,病苦是怎样?你福不够。所以要想临终走得有把握,你一定要断恶修善,要积功累德。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01集) 1998
真正要想积德累功,要在这些地方做。头一桩事情,克服自己的物欲。儒家讲「格物」,格是比喻,格是格斗,物欲诱惑的力量太强大,你要跟它打仗,你要把它打败,你要战胜一切诱惑。这个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诱惑,你要战胜它,我们的功德才能够累积得住。
清净福德
儒家讲格物,就是佛家讲的断烦恼。烦恼无尽誓愿断,从哪里断起?从生活上这些要求断起,你要不从这上下手,肯定你这一生修学落空。诸位要知道,一万个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,二、三人而已。为什么比例这么少?你是这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的二、三个人吗?你自己想想,像不像?能不能中选?这些事情不要问别人,问别人没有用,问自己比什么都清楚,你有没有真正做到依教奉行?
清净福德
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还有一丝毫妄想分别执着,你没觉悟,你菩提心没发。真正发菩提心,决定不会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决定随顺佛陀的教诲,这是真正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,关键在「一」、在「专」,一就是无二念。如果我们还有杂念,不是说念佛当中有杂念,日常生活当中还有杂念,什么杂念?为自己的念头就是杂念。为众生、为佛法是正念,为自己是邪念。我们能做到吗?我们能达到这个标准吗?
清净福德
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、一点都没有改,自己以为发菩提心了,错了!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,纵然为别人,还是掺杂自己的利益在其中,那不是一向专念。这样学佛,到临命终时,依旧没有结果。决定不可以说「佛法不灵,我被佛法骗了。」是你自己糊涂,是你自己愚痴没有智慧,不是佛法不灵,你没有正知、没有正解、没有正信,然后还要怪佛菩萨欺骗你,怪佛法不灵,决定堕阿鼻地狱。为什么?谤佛、谤法、谤僧。三世因果的道理,我们一定要懂。
清净福德
善恶的标准自己一定要清楚、要明了。什么是恶?自私自利是恶,大公无私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是善。有些人听了不以为然,为什么对我自己有利的就是恶?在世间法里面这个话讲得通,在出世间法里面就大错特错。错在哪里?我执不能破!出世间法头一关是破我执,于我有利益,增长我执。 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我相、我见,你念念都是坚固执着,增长我相、增长我见,你这个我执什么时候能够破得掉?我执不破出不了六道轮回,所以佛把这个摆在第一。
弥陀要解研习报告(第13集) 2003/6/1
我们起心动念确确实实无我!无我,具体而言就是决定没有我自己的利益,所以自私自利要彻底放下。怎样破我执?这是破我执的秘诀,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为社会、为众生、为正法久住;决定没有个人丝毫利益在里面,往生西方世界一点罣礙都没有,走得很自在。常常要记住佛教给我们对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的看法,把这错误观念纠正过来。 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所以念头一起,很喜欢的境界就起贪恋心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一盆冷水浇下来,你的心就平静了。
弥陀要解研习报告(第13集) 2003/6/1
遇到冤家对头很不顺眼,人事物心里很不痛快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心马上就平了。提起一句「阿弥陀佛」,知道我到这个世界是来旅游的,两天我就走了。这个世界好也好,不好也好,与我有什么相干?我何必操这个心?有缘劝劝他,劝他为善,没有缘,我们做出一个样子给他看;他看得懂是他的福报,看不懂算了。不要斤斤计较!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点点滴滴都是教化众生,为人演说从来没有止息过。
弥陀要解研习报告(第13集) 2003/6/1
修一切善为什么?为菩提,不为别的。大乘教里头三种回向,第一个就是回向菩提,我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为什么?我是为了要觉悟,我是为了要做一个明白人。觉悟的反面是迷惑,不学觉悟就是甘心做个糊涂人!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6集) 2012/1/18
第二个回向是众生,我为什么要觉悟?为什么把觉悟看那么重要?我觉悟了可以帮助大家觉悟,这叫回向众生。我要不觉悟就不能帮助大家,不觉悟苦,觉悟了快乐,苦乐是果,觉不觉悟是因。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?用觉而不迷,你就离苦得乐。用什么手段去落实?用教育,合情合理。在这个社会上没人讲、没人干,做出觉悟的样子。觉悟完全随顺性德,迷的人他违背性德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6集) 2012/1/18
第三个回向实际,实际是自性,我要求明心见性,所以我断恶修善,所以我破迷开悟,不为世间名闻利养,与这个不相干。 「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」,众生都有向善之德,众生都有成圣成贤之德,众生都有成菩萨成佛之德。我成就了我就能帮助他们,我不成就不能帮助!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6集) 2012/1/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