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自信而后信他-第767集



      法语:

  世法跟佛法的修学,没有自信心,都很难成就。所以首先要建立自己坚强的信心、理性的信心。自信而后再信他,他是释迦如来、弥陀如来、祖师大德,他才能帮得上忙。如果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,佛菩萨神通再大、智慧再高,也帮不上忙。

  节录:

  佛法讲信,第一个是信自己,建立自己坚强的信心、理性的信心。自信而后再信他,再相信佛、相信菩萨、相信老师,他才能帮得上忙。如果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,佛菩萨神通再大、智慧再高,也帮不上忙。佛菩萨能帮谁的忙?帮有自信心的人,他自己相信他能成佛,相信他能消业障。所以首先自己一定要建立信心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95集) 1984/12

  不要讲学佛,世间人也是如此,世间人有信心非常坚强的人,什么境界都转不动他,他就能转境界,他在这个世间能够建大功、立大业,他什么都不畏惧,为什么?他信心坚强。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,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,为什么?受环境左右。这个人给你说这个话,他又怀疑,又变主意了,那个人又给他说一句话,他主意又变了,这种人能成什么事?能成就事业的人就是一个坚定的信心,不管人家怎么说,我决定不变更,我走我的路,这个路就被他走通了,他就成功了,世间法尚且如此,何况佛法?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7集) 1986

  佛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告诉我们这个事实,众生与佛不二,这是从体性上来说的。差别在哪里?佛悟自性,我们是迷了自性,只是迷悟不同而已,而自性则无二无别,完全是一样的。成佛就是悟了自性,就是觉悟、明了自性,这就叫成佛。由此可知,成佛是众生理所当然的一桩事,所以何必客气不敢承当?那就错了。

无量寿经玄义(第13集) 1994/10

  蕅益大师在《阿弥陀经要解》里面,给我们讲本经三大纲领:信、愿、行。头一个是「信」,他讲了六条,第一个是信自。莲池大师在此地也是明显的告诉我们,这是自性!如果不相信自性,那就不叫信佛。佛法里面讲信解行证,第一个就是要信自,而后再信他。他佛可以给我们做增上缘,信自是信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,信他是信增上缘,信心是这么建立的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4集) 1984/12

  《华严经》的内容是什么?清凉大师将它分为四大科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,由这四大科就很清楚的看出这部大经的内容。《华严经》一开端,说出佛果地上的依正庄严,帮助我们建立信心。这个信心,不是信他,而是信自。如果信他佛,他佛与我无关,那只是徒增羡慕而已,不是自己的福报。我们一定要晓得,一部《华严经》自始至终说的是我们自己本人,没有说到本人以外的任何一桩事情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2集) 1984/12

  一定相信自己本来是佛。这个话释迦牟尼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;又说过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佛在《华严》上讲的,这一点不错,我们相不相信?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讲净土的原理,理论的依据,佛只说八个字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。这两句话要不相信,我们往生有障碍,也成不了佛。是心是佛,我们本来是佛;是心作佛,那就是念佛成佛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30集) 2012/1/9

  确确实实我们迷得太久,无始劫以来就不相信自己本来有圆常的觉性,一定要到哪一天自己觉悟了,那个时候就相信。六祖刚开悟的时候说:「何期自性本来清净」,他相信了,没想到自性这么清净,没想到自性一切都具足。具足圆常大觉,能生万法,它能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是自己自性的德能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8集) 1984/12

  我们要问:我们每天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,有没有显出自己的圆常大觉本体?天天念,愈念愈迷惑,没能显出来。这什么原因?不晓得这一句佛号的意思,显不出来!要知道我们的心在境界里面是念念迷,迷的相就是不觉,迷的相就是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迷了,分别、执着就迷了。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,眼见色,耳闻声,心里面才动一个念头,这一动念就迷了。如果你有警觉心,才起念的时候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把你这个迷就打破了,与觉性就相应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8集) 1984/12

  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这六个字都是印度话,它的意思是「皈依无量觉」,皈是回来,从迷那里回来,回来要依靠什么?依靠无量觉,我样样都要觉,样样都不迷。换句话说,在一切境界里面,样样都要如如不动,都要清清楚楚,不分别、不执着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又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觉性,这里面就具足圆满的智慧,就具足圆满的德能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8集) 1984/12

  殊不知这一句名号,声声把自己圆常大觉唤醒,恢复过来。这个修行的方法,执持名号,正为显此觉体,没错!这个佛号与自性相应,佛号就是自性。这底下就说得清楚了,『盖以据乎心性,称彼名号』。「据乎心性」是理,是凭着这个理、「自性本体」这个道理来称名号,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阿弥陀佛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8集) 1984/12

  古人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,佛号从心里面生起来,这个『心』是什么?就是自性,自性觉就是这个佛号。从口里念出来,从耳朵再听进去,用这个方法来念佛。这个方法非常之妙,完全与自己的真如本性相应,用这个方法来恢复我们的自性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8集) 1984/12

  其次我们再讲信他,他是谁?他是讲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。西方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,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决定没有妄语,他所说的一定是事实,我们信得过他;我们相信世尊所讲的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愿,愿愿都真实,愿愿现在都兑现了,没有一愿是虚假的。我们信他是信这个,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

无量寿经玄义(第13集) 1994/10

  我们的信心愈强,力量就愈大,佛菩萨加持能加得上;我们的信心不强,他加的力量就很微薄,就不强。所以佛力加持跟我们自己的信心恰好成正比例,我们有一分信心,他加持一分;我们有十分信心,他加持十分;我们有万分信心,那他加持万分,这很不可思议,你说这信心多重要!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讲经教学,目的何在?第一个目标就是帮助我们恢复信心。信心是本来有的,迷失了自性,信心也丢掉了,这很可惜,所以佛教导我们把信心找回来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30集) 2012/1/9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