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念佛,要把佛心念出来-第931集





  法语:

  「真诚利益一切众生心,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心,清净布施一切众生心」,这是阿弥陀佛的心,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「大菩提心」。我们有没有?没有,赶紧发,发出来之后,念念不舍。我们平常念佛,要把佛心给念出来;常存这样的心,常行这些事,真念佛人。  

  节录:

  佛存的什么?真诚利益一切众生心,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心,清净布施一切众生心,这是佛心。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「大菩提心」,这是阿弥陀佛的佛心,我们有没有?没有,赶紧发,发出来之后,念念不舍。利益、爱护、布施落实,就是功德。你发的这个心,这个心要落实、要兑现,于一切众生决定没有分别,不分族类,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,我们为他服务,还有无情的众生也要为它服务。为什么?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同一个法性,这样才是真正学佛,与佛的「心愿解行」才相应;不如是学,就不相应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4集) 1999/6/26  

  我们的心愿解行与佛不相应,不能往生;心愿解行与佛相应,真的就念佛了。佛是心,我们平常念佛,是把这一句佛号,把佛心给念出来;「真诚利益众生心,平等爱护众生心,清净布施一切心」,我这三句大家好记。清净布施,是布施里面绝不夹杂名闻利养,决不是说布施还要报酬,没有的。常存这样的心,常行这些事,真念佛人。你有愿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临命终时佛一定来接引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4集) 1999/6/26  

  你天天念阿弥陀佛,想这个世界很苦,极乐世界很乐,「好了,这下去了可有得享受了」,把度众生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,这怎么可以去得了?这个去不了,这个样子就是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去不成,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,为什么不会来接引你?虽然你佛号念的是没错,一天念到晚,佛号没有间断,你的心愿跟阿弥陀佛的心愿不一样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12集) 1986  

  阿弥陀佛的心愿是普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,你是一个众生都不度,只贪图自己享受,这是志不同、道不合,他不会来接引你的。佛来接引谁?接引真正有这个大愿的人。他虽有这个大愿,他现在自己没有本事、能力,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这个本事、能力,然后回过头来倒驾慈航普度众生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12集) 1986  

  学佛首先要发心,要发普度众生之心,这就是大菩提心,慈悲、清净、平等,普度一切众生。菩提心发了要从哪里修起?要从断烦恼修起。所以善财童子代表一个学佛的人,代表一个修行人,他在本会完全学断烦恼,如何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光明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17集) 1991  

  一万个念佛的人,真正能往生的也不过是两个、三个,那不念佛的不用说了。为什么会这么少?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放下,换句话说,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没有舍掉,心不清净,虽然念佛,心不清净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,是「心净则土净」,你要想心清净,你不看破、不放下,这不成。
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96集) 1990/4  

  我们要学佛,要把我们自性的真心透出来。菩提心是每个人本有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。法缘慈悲、无缘慈悲,每个人都有,各个具足,没有一个人有欠缺。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个心发不起来?迷惑颠倒,佛说迷了,到底迷在哪里?把自己的心迷了。佛菩萨觉悟,是觉悟自心,我们迷,是迷了自心,所以迷悟不二。心,说老实话没有迷悟,迷悟在人。

无量寿经(第17集) 1989/4  

  我们怎么会迷了?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有四相,四种妄想分别执着,所以你迷了。这四种妄想分别执着是什么?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这四种妄想分别执着。所以我们的自性,自性就是菩提心,透不出来。虽然有,不发生作用,本来是大慈大悲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现在迷了,迷得剩了一点爱缘慈。

无量寿经(第17集) 1989/4  

  你想一想诸佛如来,诸佛如来很清楚、很明白,认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;我们不知道,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。佛在大乘经上常讲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法身是自己,是自己的真身。禅宗里面所谓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本来面目就是讲清净法身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4集) 1999/6/26  

  佛门弟子学佛,学佛是什么?就要效法彼佛,佛是怎么存心,佛是怎么用心,佛是怎么待人,佛是怎么接物,这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地方。这些地方到哪里去学?我们今天学阿弥陀佛,一切诸佛当中,我专门学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在哪里?《无量寿经》就是阿弥陀佛,你能把《无量寿经》参透了、解圆了,字字句句都做到了,那就恭喜你,你跟阿弥陀佛一样,你就是阿弥陀佛;换句话说,就有能力摄受一切众生。
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70集) 1990/4  

  有不少念佛同修问我从哪里入门?我劝他先把《无量寿经》念三千遍。这个跟古人比已经打折扣了,打了很大的折扣。我要求的标准是《无量寿经》一天念三遍,念三年差不多就三千遍。古人是念五年,我要求念三年。能不能再少一点?再少一点不管用。三千遍念下来,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确实会提起观照的功夫。遇到什么事、遇到什么人,会想到佛在经上教我怎样做法、怎样存心、怎样来处世,在生活上你就心安理得了。那一句佛号念得才会相应,才会得力。

佛说阿弥陀经要解(第22集) 1993/6  

  念佛是个方法,这个方法就是修一心不乱的,换句话说,这个方法就是修大菩提心的。所以这句佛号念了之后,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入这个境界?阿弥陀佛是无量觉,觉心就是真心,迷心是妄心,念佛的人对人不真诚,那个念佛是假念不是真念。以这多方面来观察、多方面来检点,才晓得自己真正的境界,真正的功夫,是不是得力,是不是有进步;从这多方面来观察,自己就明了自己有没有把握往生,就晓得了。这个东西用不着问人的,自己晓得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9集) 1986


清净心生智慧,烦恼心生无明-第143集


  我们要修清净心,什么叫清净?有一念执着就不清净。最不清净是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我们讲这是根本烦恼,烦恼就是污染。《百法明门》里面归纳为二十六大类,这些烦恼是污染,有这个东西就不清净。

早餐开示 1998/4/7  

  恶见是见惑,贪瞋痴慢疑是思惑,叫见思烦恼。恶见是见烦恼,完全看错了;这个贪瞋痴慢疑,你完全想错了,思想上的错误。换句话说,这统统断尽,六道就没有了。于此我们可以知道,六道从哪里来的?六道是从错误的见解、错误思想里面变现出来的,假的,不是真的。你这种错误的思想没有,六道轮回立刻就不见了,就好像你作梦一样,梦里头有,醒过来没有了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59集) 2011/4/4  

  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,这个要紧,我们晓得之后,什么叫学佛,真正用功、真正学佛,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工作也好,处事待人接物,练什么功?练不执着。如果你能放下执着,你的烦恼就放下一大半,清净心就现前。清净心生智慧,执着的心生烦恼,执着愈重烦恼就愈重,执着愈轻烦恼就愈轻,就这么回事情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996集) 2008/10/13 

  一定要觉悟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顺境不起贪爱;逆境,不喜欢的、讨厌的,我们接触到会厌恶、讨厌它,这个错了,这也是六道生死的根。你起心动念了,妄想分别执着全起来了,这造成了六道轮回,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觉悟,不起怨恨。在顺逆境界里面、善恶缘之中永远保持着清净平等,这叫精进,要这样修行才行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48集) 2001/10/25  

  别人说我们的过失,侮辱我们、毁谤我们、陷害我们,乃至于杀害我们,我们决定不能够抱怨。一定要知道,不怨天不尤人,没有一点点的恨意,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,你才会觉悟。就像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我命中应该要遭这个难,应该要接受,你有什么值得怨天尤人的,甘心情愿接受,消灾,消自己的灾,消自己的业障。我们这个念头这么一转,那个陷害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毁谤我的人,他就没有罪了。不但没有罪,他有功德。为什么?他成就我忍辱波罗密,功;又替我消灾,这个大恩大德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集) 1998/4/11  

  我们决定是以德报怨,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道业,这是你真正护持自己。人家不管怎么说,我们对人是赞叹,我们对人是报恩,所以你一定是知恩,你才晓得去报恩。那个毁谤、陷害你的人,对你有什么恩?替我消业障,这就是恩。你不知道,你不知道报恩;你知道了,才晓得无始劫来的业障。这个业障烦恼,是我们将来往生的障碍,消除掉之后,往生没障碍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集) 1998/4/11  

  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,在佛法里面有殊胜的成就,我们也要以真诚、热心帮助别人,希望别人得到跟我们同样的成就。看到别人有成就、有好处,决定没有嫉妒,决定没有障碍,欢喜赞叹,修随喜功德。我们能够常存这个心,常行如是事,这样决定得三宝加持,决定得到龙天善神守护。

大乘无量寿经菁华(第2集) 1998/7  

  一切随缘,绝不攀缘,起心动念就是攀缘,真正能做到随缘不攀缘,心地一定是清凉自在的,头脑清醒的,我们常讲智慧,生智慧。一有妄想分别执着,智慧没有了,生烦恼。烦恼是什么?贪瞋痴慢,生这个东西,生无明,生烦恼。无明是迷惑颠倒,学佛人还常常搞这个就糟了,坏了。

讲经与修持 1997/12/12  

  往生的条件,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好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我们的修行最重要是修清净心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三个原则,清净、平等、觉,我们要把目标锁定在这一句上,念念行行都不离清净、平等、觉。清净心生智慧,平等就断烦恼,断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这个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鍊。

促进和平须从自身做起 2004/9/15
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