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喜欢什么,就把什么舍掉-第933集





  法语:

  我们要肯定自己是凡夫,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没断。在这境界里,想自己功夫得力,只有一个方法,依教奉行。佛教我们放下,就一定要放下。要想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,首先要把嗜好、贪爱舍掉,喜欢什么东西,就要把那个喜欢东西舍掉。  

  节录:

  我们自己要肯定自己是凡夫,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没断,这是实话。在这个境界里面,我们想自己功夫得力,只有一个方法,依教奉行。佛教我们放下;放不下,放不下也得放下,这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,这叫真修。如果还是依旧随顺自己烦恼习气,那你就没办法了,你的功夫决定不会进步;不但不会进步,你还会退步。所以要想功夫进步,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,把你的嗜好舍掉,把你的贪爱舍掉;你喜欢什么东西,就要把那个喜欢东西舍掉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6集) 1999/7/10  

  《大学》里面讲的八个条目,从「格物」,实际上格物就是佛法讲的断烦恼。物是什么?欲望、物欲,这是人之所爱好的,哪个不喜欢?从物欲生长贪心。格是格斗,是比喻,你要跟物欲去打一仗,你要能战胜它,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烦恼习气,要断烦恼习气,要断贪瞋痴慢、要断五欲六尘、要断名闻利养、要断自私自利,这我们常讲的十六个字,从这里下手。你有自私自利,你还喜欢名闻利养,你还贪图五欲六尘享受,你还生起贪瞋痴慢,其他的不要说了,圣贤教诲不得其门而入,怎么样学你都学不到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31集) 2007/5/6  

  人如果不离爱欲、不离嗜好,就永远不能离开三途六道,三途六道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。所以爱欲要布施掉,嗜好要布施掉,生活一切随缘。我们今天生活,还要记住释迦牟尼佛托钵的精神,我们今天接受供养就是托钵,人家供养什么,我们就吃什么,不要有分别,不要有执着,没有好坏之分,在这样恒顺众生当中修随喜功德。

地藏经玄义(第26集) 1998/12  

  功德是什么?把我们的嗜好舍掉了。我们今天只取需要,不取爱好。饮食是所需要的,要滋养身体;绝不去爱好,我想吃什么东西,想要什么东西,那是你的爱好。所以嗜好不取,只取需要,这就对了。而且只取应量,应量是我需要多少量,譬如吃饭,我只需要一碗,我就吃一碗,不会看到今天菜不错,今天可以吃三碗、四碗,那贪心就起来了;菜好也吃这么多,不好也吃这么多,应量。这样过一生,真的是快乐自在无比。

地藏经玄义(第26集) 1998/12  

  你要想真正做到放下,你就别跟自己找麻烦,什么麻烦?积蓄。佛在经上讲得很好,「积财丧道」,为什么?你有任何的积蓄,不但是财,有人喜欢宝,喜欢玩古董的,喜欢玩珠宝的,甚至于喜欢艺术,喜欢收藏书画的。总而言之,你只要有嗜好、有爱好,你的麻烦就大了,你很难放下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055集) 2003/5/16  

  你常常想着这些东西,有缘你拼命的收集收藏,这东西麻烦大!年岁老了还要想,我这些东西以后怎么办,你那个心完全念着这个,把佛号、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自自然然就冲淡了,你的念头就不能集中,一心称念,你是多心不是一心,你怎么能成功?所以要成功,什么都不能积蓄,现在就放下了,不是等死了再放下。死到临头的时候迟了,还是放不下,那一放不下随业流转,麻烦,非常麻烦!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055集) 2003/5/16  

  所以喜欢什么,从你最喜欢的那个先放下,先要舍,这是好办法。最喜欢的东西都能放下,那其次的很容易,这问题好解决。万万不可不喜欢的东西慢慢放下,那你就难了,你到哪一年才能放得下?所以一定要咬紧牙关,最喜欢的东西先放下,这是真实智慧。为什么?最喜欢、最贪的就是你的病根,你的苦本。我们修行,宗门教下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从根本修,我们要把根本拔掉,把苦的根本拔掉。
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274集) 2000/3/6  

  我们的功夫在哪里练?首先我们喜欢的,譬如衣服、饮食,我们喜欢读书的人这书籍,你所爱好的,人家看到了把你拿走,在这里就练功夫,这就是修行。你还会不会生烦恼?你生烦恼就警觉到功夫不够,这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把这个事情挂在心上,错了!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67集) 2006/6/10  

  什么样的嗜好都要舍弃,为什么?那是轮回的因,这个东西要不舍掉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。所以总是要把七情五欲放下,我们常讲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顺境里头要练,逆境里头更要练,练到真的没有分别执着,只要一切都不执着,什么都好,都能够随顺众生,我们念佛往生就有把握;一定要这样要那样,这是执着,这个心态念佛往生没有把握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567集) 2006/6/10  

  往生的时候,必须要心不乱。如果临命终时心乱了,有杂念、有妄想,就决定不能往生,又落到六道去了,去轮回去了。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,绝大多数,几乎没有例外的。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?你一生当中的爱好,那个习气,你这一生当中喜欢什么,到临命终时决定现行,习气现行,随着习气走了,习气在引导你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62集) 2012/10/12  

 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把一切好的习气、不好的习气统统放下,只去培养一个念佛的习气。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养这个习气。忆佛是想佛,不要想别的,想人、想事、想物都是轮回业,专想阿弥陀佛,专念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临命终时,还是想阿弥陀佛,还是念阿弥陀佛,就决定往生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62集) 2012/10/12

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念阿弥陀佛-第145集


 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劝我们念阿弥陀佛?不但是释迦牟尼佛,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、在《阿弥陀经》看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劝人念阿弥陀佛,这什么意思?如果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搞清楚了,你就晓得一切诸佛为什么叫我们念阿弥陀佛。

念佛的好处 2003/6/23  

  所以这个问题是大问题,不是小问题!诸位在大乘经里面有没有读到过,「朝暮课诵」里面就有,八十八佛里头说「法界藏身阿弥陀佛」。这个意思就说明了,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!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,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,所以叫法界藏身。

念佛的好处 2003/6/23  

  「阿弥陀佛」四个字是梵文音译过来的,如果把它的意思翻译出来,实在讲并没有困难。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智、翻作觉,无量智,无量觉。你们想想哪一尊佛不是无量智,不是无量觉?佛佛道同。所以,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念到了,不要一个一个念。念其他的名号是念别名,念这个是念本名;本名不变,别名千变万化。

改造命运、心想事成 2003/6/22  

  所以大乘经上常讲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这都说得很清楚,这是从理上讲。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法界藏身;也就是说,阿弥陀佛是能现能变、真心自性的本名,本来的名号。

改造命运、心想事成  2003/6/22  

  释迦牟尼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告诉我们,阿弥陀佛在一切诸佛之中,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没有一尊佛不敬仰阿弥陀佛,没有一尊佛不推崇阿弥陀佛,没有一尊佛不宣扬阿弥陀佛的功德。像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,跟我们讲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都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,劝我们念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世界。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你们念他的名号,永远住在娑婆世界,没有!佛没有这样教我们。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要明了这个意思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4集) 1996/4  

  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的?念阿弥陀佛成佛的,这是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给我们说明的。释迦牟尼佛要不念阿弥陀佛,他也成不了佛,你想想看,这个法门真正是不可思议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成佛,十方一切诸佛都是念阿弥陀佛成佛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5集) 1989  

  『弥陀是法界藏身』,『故一念一切念,念一佛就是念一切佛』,这是一切诸佛为什么叫我们念阿弥陀佛,道理就在此地。因为你念阿弥陀佛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念到了,一尊佛都没有漏掉。极乐世界是『法界藏土』,所以『一生即一切生』,这也是十方一切诸佛为什么劝我们求生净土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18集) 1991  

  诸位要细细的去体究《无量寿经》,你对于这个事实真相才能够彻底明了通达,然后你才会死心塌地执持名号求生净土。所以『生极乐一土』就是『生一切诸佛国土』,所以一切诸佛无不以此劝导一切众生。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(第18集) 1991  

 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一切诸佛都念的,一切诸佛都赞叹的,所以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,你才晓得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我们要相信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苦口婆心劝告我们;要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这里劝告我们。所以,信这个法门,不是信一尊佛说,而是信一切诸佛所说,你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学生,你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好学生。

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(第11集) 1991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