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「求」是布施-第1155集



  法语:

  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是不是天天向佛菩萨祷告,求佛菩萨加持就能得到?没这回事。要依照佛菩萨的教诲,随顺佛的教导。佛教我们修财布施,内财,外财,别人有需要,毫不吝惜,肯帮助别人。那我们这一生,生生世世财用不缺乏。所以,「求」就是布施,布施,才会得到果报。

  节录:

  佛教给我们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这三种果报一切众生希求的,你不修你怎么会得来?天天向佛菩萨祷告,求佛菩萨加持,没这回事情,那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真的是什么?依照佛菩萨的教诲,随顺佛的教导。佛教我们修财布施,我们真干。内财,身体;外财,我们身之所有。毫不吝惜,别人有需要,肯帮助别人。我们这一生,生生世世财用不缺乏,就是物质的受用不会缺乏的。 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道理在此地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六)(第3集) 2000/8/9

  那个「求」就是教你布施,布施是求,你才会得到果报。法布施,把诸佛菩萨的善法转授给一切众生。我得到享受,我要把佛菩萨的善法供养给大众分享,这是法布施,得聪明智慧。无畏布施是排解一切众生的困难、困苦,众生有困苦,我们看到了、接触了,全心全力帮助他排解,让他得到安慰,让他离开怖畏、痛苦,这属于无畏布施,我们得的果报,健康长寿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六)(第3集) 2000/8/9

  我在求学的时候,我的生活非常艰苦,非常清苦,不是一般人能够过的那种日子。我想的是什么?经书,要研究经教;这心里一想,大概总是个把月,就会有人送来。我只记得有一部书,《中观论疏》,我想了六个月,才有人送给我;其他的像《华严经疏钞》,我刚刚学佛的时候,心里就想这个,一个月就有人送给我。真的是有求必应,只要是如理如法的去求,没有不感应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集) 1998/4/25

  我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而且这么多年来,从二十六岁学佛,我就真干,这老师教给我的。愈干,感应愈不可思议,所以我对于佛在经上讲的字字句句,深信不疑,你能够依教奉行,自己得利益。这是说财布施,布施财得财富,布施饮食你就得饮食,布施衣服得衣服,布施房屋你就会得房屋,灵得不得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集) 1998/4/25

  没有钱布施不要紧,要有布施的心,这个重要,有多少钱你就布施多少钱。他问我,一毛钱有没有?可以,一毛钱行;一块钱可不可以?一块钱也还可以。他说你就从一毛、一块去做。寺庙里头印经,拿了个单子来大家出钱,出一毛也可以,出一块也可以,他不拘多少,他都收。还有放生,放生是无畏布施。就一块、一毛就这么做,真干,干了真有感应!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61集) 2013/2/4

  《了凡四训》告诉你人有命运,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你命里面有的,你把它丢光了,这丢掉了,这边就来了,命里面有;命里头没有的,想求也求不到。为什么不肯放下?所以要晓得,布施就是把你的财富存在自性的银行,比什么都靠得住。谁懂这个道理?不是说布施掉就没有,愈布施愈多,你把钱散掉给大家去享受,这就存在你自性的银行,自性福德的银行,绝不会丧失,比存在政府银行那可靠得多!世间人愚痴,他不晓得这个道理,他不肯干。

四十华严寂静夜神章(第13集) 1983

  我们读历史,当年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、文种,范蠡在我们中国大陆,人家供财神就是供的他。他帮助勾践把国家恢复之后,真正复兴。他知道勾践的性格只可以共患难,不能共富贵。所以国家一恢复自己偷偷的就跑掉了,改姓名陶朱公做生意去了,这个人真正了不起。做个生意没有几年发了大财,发财的时候散财,到处布施,布施得干干净净,从头再做起,三聚三散。他命里头有那么多财富,这里布施了,没有几年又有那么多,比前一次还要多。这个人在佛法里头看,也是个菩萨再来的,示现给我们看的,教给我们做榜样。

四十华严寂静夜神章(第13集) 1983

  对于地位他能放得下,对于财富他也能放得下,他放下的决定不缺少,他享受的盛名一直到今天,只要提起来,哪一个人不尊重、不怀念!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,应当要觉悟。佛在经论里头一再告诉我们,我们一生的财富,是前生修财布施的因,今生得到的果报;我们聪明智慧,是前生修法布施,这一生所得的果报;我们今生的健康长寿,是前生修无畏布施的果报。没有一样是没有前因的,有因有果,不修因怎么会结果?

四十华严寂静夜神章(第13集) 1983

  所以明白了以后应当拼命去修因,不要去理会果报,只去修因就好了,果报一定殊胜。果报现前的时候,几乎你自己都不敢相信。但是果报现前的时候一定要记住,绝不贪图享受,还是要把它舍掉,你的果报才无有穷尽,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,叫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时候才生大欢喜。

四十华严寂静夜神章(第13集) 1983

 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特别提醒我们,而且一切大乘经里面,佛真是慈悲到极处,给我们作了许许多多的比较。甚至于说,你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供养,那个福大了,谁有那么大的福报,没有,佛讲的比喻,比喻到了极处,你以大千世界七宝,修布施供养,你那个福就很大很大了。那么大的福,还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的福报大,四句偈是经文里面四句。谁能相信?能够深入法藏的人相信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集) 1998/4/25

  这个道理在哪里?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众生得什么样的利益?贫穷的人得到衣食,苦难的人得到救济,物质生活不缺乏,没有忧虑,他得的是这个利益。那我们要问一问,生死轮回怎么办?不能解决,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你也出离不了六道轮回。换句话说,众生得你的利益是有限度的,一世的,不能够生生世世,你寿命终了之后,你一样都带不去,正是佛门当中常说的,「万般将不去」,那个将就是带,你一样都带不去,「唯有业随身」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集) 1998/4/25

  法布施,他听了四句经文,那正是所谓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这个功德大了。眼前虽然不能够解决他的温饱、苦难,但是他将来必定因这一句,而能够超越三界、六道,超越十法界,作佛作祖,这个真因,这个因是永远不会灭掉的。所以法布施,这个功德就大了,无比的殊胜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集) 1998/4/25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