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经要读得熟,经典讲的道理、方法要牢牢记住,这是我们修行的标准。于佛的经典,要深解。深解之后才晓得如何运用在生活、工作上,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才是高明。一定要深解义趣,如教修行。佛法是以修行为主。
节录:
经要读得熟,为什么要熟读?世尊在经典讲这些道理、方法,我们要牢牢记住,时时刻刻不忘记,这是我们修行的标准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想想跟佛在经上讲的相应不相应?跟佛讲的一样,我们很欢喜,我们的知见、解行正确。如果我们的想法、看法跟佛经上讲的不一样,你要记住,我们错了,佛没错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2集) 1995/5
佛教给我们要生清净心,要生平等心,要生慈悲心,有人说「不行,这什么事都不能办了」,到底是你错,还是佛错?什么事都不能办,那不是佛错了?说实在话,佛没错,你错了。你今天认为办事情要狠心、要辣手,你的事情才能办成功,殊不知佛办事情比你高明多了,你今天办事办成功了,你的属下对你,害怕你,心里并不服;佛菩萨办事叫人心服口服,甘心情愿替他做,岂不比你高明多了,你哪里比得上佛!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2集) 1995/5
本经须菩提尊者说过,「深解义趣」,你对于佛的经典,解得浅不行,要深解。深解之后你才晓得如何运用在生活上,如何用在你的工作上,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才是高明,高人一等。一定要深解义趣,如教修行。所以,佛法是以修行为主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2集) 1995/5
初学佛法,读诵、听闻比什么都重要。为什么?帮助你坚定信心,帮助你坚定愿心,你求正觉才靠得住。你若不能深解义趣,你会懈怠,你会退转。你要晓得一懈怠、一退转,你就要觉悟自己善根福德不够,对于经义了解不够透彻;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不会退转,深解义趣的人也不会退转,这两种人决定成就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42集) 1999/3
再跟诸位说,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就是真正供养恒沙圣,这是如教修行供养。我们舍弃一切的享受,舍弃一切的富贵,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念佛上,都用在读经上,也是代众生消灾免难。这是真正自利利他的行为,凡夫不认识,诸佛如来赞叹,龙天善神看到你恭敬护持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42集) 1999/3
『持名』就是我们讲的老实念佛,这是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上所讲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就叫做持名。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误会,持名就是我们一天到晚拿着念珠,阿弥陀佛阿弥陀佛。这样去体会,是自己错会了意思,你没有深解义趣。持名,持是接受,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多少你要能体会到一些,理论、方法、境界你要明了,完全接受,依教奉行,这叫持、这叫受。持是保持,不能够失掉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16集) 1996/4
我们信佛,「信佛」这两个字相当不容易,信佛就真的会依教奉行,还不肯认真去做的没有信,真正相信哪有做不到的?所以我们的信心,古大德也讲了许多层次。我们今天的信心,不是迷信。迷信是对于佛法一无所知,他就相信了。佛法是什么?不知道;信不信?他信,每天来烧香、来拜拜,这是迷信。我们今天这个信,勉强可以说得上正信,对于佛法明白了,懂得一些,所以这个信是依解而生的,这不是迷信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60集) 1999/8
但是我们解得不够深、不够透彻,所以信心也就不深、也就不彻底,还会常常被外面一些邪知邪见动摇。如何让信心坚固?要解得深。解得深,解得圆,你的信心就坚定了。解信既深又圆,你的行那还有什么问题?你的生活,你的言行,自自然然像佛、像菩萨,依教奉行他就像了。我们今天还不像,不像就是解得不够深,解得不够圆。 《金刚经》佛教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,这一句话不能够疏忽。我们断恶行善才有根,有了根之后要「心心回向」。我们在一生当中,只有一个目标、一个方向,方向是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;目标?见阿弥陀佛,决定求往生见佛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60集) 1999/8
我们要相信古圣先贤,他们传下来的东西都是真实的,依教奉行,决定有利益。肯定西方极乐世界真有,肯定有六道轮回,决定不假,然后我们对佛法才生起真正的信心,这个信心坚定,决定不会被破坏。从这个信心再求解,解加深你的信心,你解得一分你就能行一分,你解得两分你就能行两分,看你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持,跟佛法相应几分,就知道你领解的程度,你领悟、你理解的程度,从你日常生活当中,就能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60集) 1999/8
没有真实智慧、真正大福报,极乐世界去不了。为什么去不了?这一般人常讲你有业障,业障就是你不愿意去,这就是最大的业障。你对于极乐世界知道得不多,了解得不够透彻。所以经不但要念,要听!经里面的意思很深很广,许多初学的同学,没有办法深解义趣。你多听,慢慢就明白了,你的信愿就真实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9集) 2004/2
现在一般人讲信愿,正是古大德所谓的露水道心。露水应当你们看过,早晨草地上有露水,太阳出来一会就没有了,就说的是你这个道心不坚固,很容易丧失,变化太大。到什么时候你自己觉得你确确实实有真信、有切愿,那一定你对这个经典、对这个法门有相当深厚的理解,你自己会体会得到现在信愿是真的,从前信愿是靠不住的。现在信愿真的,不会再改变了,真正能把世缘佛缘,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能放下,一心一意只求净土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59集) 2004/2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375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