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。什么人有能力认识这个一,一是指什么?锅漏匠识得一是阿弥陀佛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他成就了。一可贵,一经一法门就接近一心,一心是真心。只要专一个法门,这个法门是真实法门。只要专学一部经,这个经叫真经,它能帮助你到一心不乱。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认识一?
节录:
我们今天除了一句阿弥陀佛,还想东想西,还胡思乱想,念这一本经,还想其他的经,那怎么行!禅宗里头也有一句话很有味道,叫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。什么人有能力认识这个一,一到底指什么?我们把这个一的标准讲得最低,人人都能够懂得,一部经,一个法门,你什么问题就解决了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107集) 1991/1
谛老法师那个徒弟就是识得一,一是什么?阿弥陀佛,他什么事都没有了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他成就了。那个成就不是普通人能跟他相比的,上上乘的成就。我们今天不知道一之可贵,一经一法门就接近一心,一心是真心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107集) 1991/1
我再告诉你,一经是真经,一法门是真实法门,无量无边法门,任何一个法门都是这样子。只要你专一个法门,这个法门是真实法门。无量无边的经论,只要你专学一部经,这个经叫真经,它能帮助你到一心不乱。净宗叫一心不乱,教下叫大开圆解,宗门叫明心见性,名字不相同,意思境界完全相同,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认识一?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107集) 1991/1
念佛要一心专念,我们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只有这一句弥陀佛号,不容另外一个杂念夹杂。古人讲,「识得一」,你真正认识一,「万事毕」,一切都圆满了。这个一是什么?一心,一念,什么都是一。修行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长时薰修,这个一不改变,我就一法。今天我们提倡的一部经,一句佛号。从哪里做起?从心上做起,把心里面妄想分别执着把它清除掉,无始劫到今天,心里面所记得的那些东西也要把它清除掉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262集) 2012/3/30
一门深入,长时薰习。一门什么?一部经,你要学《无量寿经》,就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。怎么修法?读经。读经这个修法,就是专对知识分子,喜欢读书的人。你看佛多巧妙,不用别的方法,喜欢读书就用读书。怎么样?前面所说的放下,读书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每天读这个书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25集) 2016/4/19
分量大的一天念一遍,像《法华经》那么大的分量。像我们现在学习的《无量寿经》,没那么大,《无量寿经》跟《法华经》比,大概十分之一;换句话说,一天念十遍。天天要念,什么意思不去管它,只是念经,字没有念错,句子没念漏掉,就行了。一天念十遍,念上十年,怎么样?其义自见,这经里所说的什么你全明白了。妙!为什么?读书千遍,每天叫你念十遍,念十年,修定,不是别的,就是修一心。一心最可贵,得到一心就开悟,开悟之后什么都明白了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25集) 2016/4/19
成佛不难,贵在一心。把一心做目标,就有开悟的可能。不是用一心的话,就没法子开悟。为什么?你有妄想、你有杂念,妄想杂念会把你悟门堵塞了。妄想杂念没有了,这悟门打开了,没障碍了,智慧就现前。无论用在什么样的教学里统统管用。所以一心,要重视一心,一心就是心里没有杂念,常常保持心里没有杂念。念佛的人,不能没有,那就用阿弥陀佛,一切妄想杂念归一念,阿弥陀佛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25集) 2016/4/19
「今但一心持名。即得不退。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。」这首先给我们说出来,这个法门修学的因与果,因就是『一心持名』,果报就是不退成佛。不必等到将来得这个果报,现前就得到。你现在真正是用一心持名,你现在就得不退,现在就得成佛。为什么?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就念念佛,不必等将来,现在就得到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5集) 1989/11
佛是什么?刚才讲「一心」,一心就是佛,二心就是众生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一心?用持名这个方法。我们这个心里面什么念头都没有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你一念,你就一念成佛,二念就二念成佛,念念就念念成佛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5集) 1989/11
成佛并不是很希奇、很玄妙的。成佛就是成一心不乱。因为一心就是真心。佛菩萨是一心,我们现在也修到一心。一念时间很短,但是我这个很短,我这一念跟诸佛菩萨心相同,如果能够把这个一念保持下去,那你就念念成佛了。佛菩萨他们的能力他能保持,他永远保持在一心里面,我们这个一心偶然得到,保持不长,二念、三念就起妄念了。如何能保持这个一心,这叫做功夫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5集) 1989/11
你要明白这个道理,晓得这个修行关键之所在,你就应当要排除一切的杂念、妄念,也就是说,与我们生活不相关的,不需要知道的,不需要起心动念的,尽量不要去动这个念头,为什么?不相干!尽可能保持阿弥陀佛,保持这一念,这个要紧,这真正是修行的祕诀。
无量寿经玄义(第5集) 1989/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