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礼要随顺,敬不能打折扣-第778集





  法语:

  「礼敬」,礼是外表的,敬是内心的。内有恭敬,表现在外面自然就有礼节,要表里一如。礼,有对人对事对物,不同地域、不同时代,礼节不同,一定要知道现代化与本土化,要随顺,但诚敬心不能打折扣,才能够叫人生欢喜心。

  节录:

  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普贤菩萨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,十大愿王非常重要。我们念佛人,这一句名号圆摄十大愿王,那是不是真的圆摄了?要看你怎么个念法。你这一句名号里头没有十大愿王,那就是一句空的名号,没有内容;你这一句名号里头,确确实实有十大愿王,那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。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  十愿里面,第一愿是「礼敬诸佛」。普贤行的特色,就在本经的经题上,普贤菩萨的心是清净心,普贤菩萨的心是平等心。假如我们的心不清净、不平等,去修礼敬诸佛,那个不叫普贤行;以清净心、平等心修礼敬诸佛,那叫普贤行,跟普贤菩萨修的完全一样了。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  我们现在看「礼敬」。礼是外表的,敬是内心的。礼是礼节,表里一如;内有恭敬,表现在外面自然就有礼节。敬是真诚心的流露,真心、诚心。礼是表现在外面,表现在外面一定要知道现代化与本土化。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  清净平等觉是总原则,是修行的总纲领。普贤菩萨十愿是修行的条目,也就是说落实在日常生活,在一切事物之中,我们应该要怎样去修清净平等觉。他心地清净,这恭敬心就圆满了;心地不清净,恭敬心怎么能圆满?我们佛门的礼节,大家见面知道合掌;合掌是什么意思?合掌代表一心。平常我们这个手掌手指是分开的,这散乱的,表示妄念很多。怎么样表示恭敬?所有的妄念都息住,合一,一心;一心是恭敬!所以诸位要晓得清净心是恭敬,平等心是恭敬,觉悟的心是恭敬,全都是修的清净平等觉。
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3集) 1994/11

  对人恭敬,对事恭敬,对物恭敬。这个地方诸位要特别留意的,礼敬不是说见到人就磕头礼拜;那马路上多人,见到人就磕头,磕不完的,哪有这种道理?这个敬是在心敬,事上要不违背世间法。所谓佛法在世间,不坏世间法。世间人用什么样的礼节,我们就用什么样的礼节,要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
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3集) 1994/11

  譬如在前清帝王的时代,最恭敬的礼是三跪九叩首,现在你们看戏里面可以看得出来,演古装剧你可以看得出来,那个时候的礼节。现代人的礼节,最恭敬的礼节是三鞠躬,我们面对的是现代人,所以我们的最敬礼,三鞠躬就够了。但是通常我们跟人打招呼见面行礼,点点头;现在点点头就是敬礼了。所以礼节要随俗。恭敬心是真诚,对人有一番敬意,要有敬心。
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3集) 1994/11

  对事怎样修礼敬?事情要尽心尽力,认真负责把它做好,这是对事的礼敬。无论大事、小事,无论自己的事情或者公家的事情,你们上班或者是为政府机关做事,或者是为私人公司行号做事,要尽心尽力,做得圆圆满满,这修普贤行!不认真、不负责任、投机取巧,那你不能往生,这个诸位要晓得。
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3集) 1994/11

  所以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为什么?口里念佛,身行与道相违背,这个法门是普贤法门,不是普通法门。希望大家真正心里面想这一生要往生,你就特别要注意。我们身口意三业要一致,不可以口是心非,那就错了,那就不是修普贤行。对物的恭敬,譬如说我们讲堂桌椅板凳对它的恭敬,我们把它摆得很整齐,擦得很干净,这就是对它的礼敬。
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3集) 1994/11

  总不外乎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这都叫诸佛。为什么都叫诸佛?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将来一定作佛,所以普贤菩萨眼睛里面是平等法。这一切万物它有法性,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,不是两个性,这个性就是真心本性,是一个,能生万法。
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3集) 1994/11

  有情众生可以成佛,那桌椅板凳哪一天成佛?砖头草皮什么时候成佛?《华严》讲统统成佛。你要问这些无情的众生什么时候成佛?你成佛的时候,它就成佛;你不成佛,它也成不了佛。什么道理?依报随着正报转。到自己成佛了,你看到山河大地全是自性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山河大地全是自性,没有一样不是自性,怎么不是佛!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  好像我们作梦,梦境是我们自己心变现的,大家知道,梦里面有自己,除自己之外,也梦到很多人,梦里也有山河大地,也有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也有虚空,统统都是。梦醒了之后,自己好好去想一想,梦中哪一样不是自己的心?全是自心变成梦境。所以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,那就叫同圆种智。你一下觉悟了,原来整个梦境就是自性,整个梦境就是自己的法身,这叫同圆种智。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  他这一句佛号里面有礼敬诸佛,我们这一句佛号里头没有。他这一句佛号句句唤醒自性,怎么唤醒自性?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平等,对人对事对物要清净,对人对事对物要礼敬。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含这么多意思在里头,不是光念这一句就行了。所以他这一句佛号与自性相应,与十方一切诸佛的心愿解行没有一样不相应,你才晓得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跟我们念的,怎么会相同!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  所以人家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我们这个念佛,不知道念佛的真实功德,只学这一句音声,只学了「阿弥陀佛」这四个字的符号,这个不管用。你喊破喉咙也枉然,为什么?有口无心,口念的没错,音声很正确,心行不相应。必须要心行统统相应,这才叫念佛人。

无量寿经(第18集) 1992/6
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