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诚实多么可贵-第791集




  法语:

  凭什么得佛力加持?就是恭敬心,恭敬心能感,诸佛菩萨就有应。世间法教人,「诚实」是第一个,我们一生做人,诚诚恳恳、老老实实。诚实的样子是什么?不自欺、不欺人。老实人佛光常常照他,纵使他不学佛,佛也照他。可见得诚实多么可贵。

  节录:

  我们凭什么得佛力加持?给诸位说,就是一个恭敬心,这个恭敬心能感,诸佛菩萨就有应。诸位一定要晓得,世间法教人,「诚实」是第一个,我们一生做人,诚诚恳恳、老老实实。诚实的样子是什么?不欺骗自己、不欺骗别人。真正能够做到不自欺、不欺人,这个人诚实,老实人,老实人是非常非常可贵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老实人佛光常常照他,他不学佛也照他,为什么?老实。佛心清净、佛心平等,不是说你学佛,我就特别照顾你,你不学佛,我就不照顾你了,那个心怎么能算平等心。不学佛,心地诚恳,佛都照顾,平等的照顾,没有分别的照顾,你说诚实多么可贵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佛力的加持决定是平等慈悲的,既然是平等慈悲,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,有人得不到加持?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懂得,用现代的话来说,诸佛如来威神平等加持,这里头须要有条件,条件不具足,佛力是加持你,但加不上。譬如阳光普照大地,这个地区有很浓厚的云层,于是阳光照不到地面,这是不是阳光不平等?不是的,是你这个地方有乌云,决定不是阳光不平等。佛对一切众生的加持亦复如是,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,障碍佛光的加持,那这样不是佛不加持,而是佛加持不上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21集) 2001/6/13

  由此可知,我们求法修行,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、成就的早晚,都决定在自己,不是别人给我们决定的。自己有个真诚的心,有个清净的心,认真依教奉行,佛菩萨就来了,他有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来加持我们,如果有一丝毫的不诚实、不老实,就决定没有感应。

太上感应篇(第98集) 1999/9/15

  真诚是真心,恭敬是性德,真心用事,表现在外面自自然然是恭敬,性德流露。我们今天知道,要想在这一生快速的脱离六道轮回,脱离生死苦海,而且这个方法要简单、要容易、要稳当、要可靠,成就还特高,无过于持名念佛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55集) 2011/1/28

  这一招确实不可思议,是诸佛如来普度一切众生的第一招,绝招。但是他要求的条件是真诚恭敬心,不是真诚恭敬心这一招就没效。这一招效果大小,有大小不一样,真诚恭敬心的程度不相同,就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就一分效果,二分诚敬就二分效果,十分诚敬就十分效果;没有诚敬是什么都得不到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55集) 2011/1/28

  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想想,惠能大师为什么他一生成佛?我们在《坛经》从头到尾细细去看,惠能大师这个人,没有遇到五祖之前,你看他处事待人接物是不是一切恭敬?他是这样的,谦虚、卑下,处处尊重别人,对人有礼貌。一个普通人都能够观察得出这个人真诚、老实,所以他有成就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40集) 2007/9/27 

  不老实不行!我们念佛,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老实念佛。李老师从前常常讲,我们念佛人所以不成就,不是别的原因,就是不老实。不老实是什么?没有恭敬心。你学习成就有多少,跟你的真诚恭敬完全成正比例,我们真正要把东西学好就在这一点。老师看学生没有别的,就看这个。果然有真诚、有恭敬,你能遇到贵人,佛法讲你会遇到善知识、遇到善友,帮助你的人多!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40集) 2007/9/27

  从前古老的教育,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中心理念,就是教小孩从小要做老实人,这是他一生将来成就的基础,根本的因素,从小培养这个。不自欺、不欺人,无论在世法、佛法,他肯定有成就。他有什么样的成就,那就是佛法讲的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40集) 2007/9/27

  遇到真善知识,没有不认真教导的,一个善知识遇到真正想学的人,要不教他,那都对不起他,这是罪过。如果遇到这个人心不真诚,可以不教他,为什么?你要教他,浪费了精神、浪费了时间,他学不到。也就是说诚敬他能吸收,你教他多少他完全吸收过去;没有诚敬,你教他就耳边风,他不能吸收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40集) 2007/9/27

  对人要恭敬、对事要恭敬,对一切万物要恭敬,对我们所学习的功课要恭敬,对指导我们的老师、诸佛菩萨要恭敬,对古圣先贤要恭敬,一恭敬一切恭敬。《礼记》里面头一句话「曲礼曰,毋不敬」,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。佛门里面的忏仪,第一句话就是「一切恭敬、一心顶礼」,你们拜过忏的人都知道。为什么把它列在第一句?它是根本的根本,如果没有恭敬,这个忏白拜了,没有感应,俗话说不灵。怎样才灵?诚则灵,真诚恭敬就灵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55集) 2011/1/28

  一个人心地至诚,不欺,那个享受就不可思议。人心地不诚实,他会受良心责备,他的心是胡里胡涂的,是不清净的,是苦恼的。一个人坦诚的待人接物,换句话说,俯仰无愧于心,这个人的心很舒服、很自在,他是快乐。所以这是讲我们要学用心,以至诚待人,能够舍己为人,这是修学的本分。心真诚了,人就变得聪明,什么聪明?智慧现前了。

阿弥陀经要解(第33集) 1984


有福大家享-第65集


  生活里面,我们一定要求节俭,不要浪费;要惜福,纵然自己有福报,也要惜福,不要浪费。多余的福报,分给众生共享,你的福报就愈来愈大,你的福报就永远享不完。不要自己有福,自己一个人把它享尽了,这个是错误的。自己有福,纵然有很大的福报,我们也只享受一点点,其他的统统给众生共享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集) 1998/5/2

  你能够布施福愈多,你的福就愈大。你布施财得财富,布施法得聪明,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。你布施福报,那你当然得大福报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们要布施大福报,自己生活所需就够了,还是积善修福重要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集) 1998/5/2

  真正修道人,生活一定要朴实,要节俭,有福报与一切众生共享,你那个福报是真正的福报。释迦牟尼佛的福报无量无边,与一切众生共享,是我们的好榜样、好模范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1集) 1998/11/14

  每一天三餐能吃得饱,衣服能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,足矣!不要过分享受。过分享受容易懈怠、容易堕落,这是诸佛菩萨给我们的忠告,我们要记住;仔细想想,愈想愈有道理。我们有多余的福报,布施给一切众生,与一切众生共享,这是真正的乐事,这是佛菩萨的行持;唯有佛菩萨能与一切众生共同享乐,所以有福大家享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7集) 1998/12/26

  佛在经里面常说,有福报应当与一切众生共享,这个福报就大了,这种福报永远享受不尽。如果贪财悭吝只供给个人享受,纵然你的福报很大,你这一生受用完了之后,来生就没福了。没有福报那他到哪里去?这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,如果不是到恶道去,在人间也是贫穷、诸根不完具者,也会堕落在这一个阶层。

地藏菩萨本愿经(第36集) 1998/5

  凡夫之人心量很小,起心动念都为自己,佛教给我们,所修积一切善业功德,我自己不要,都回向给十方一切众生。我有福,一切众生共享,不必自己享,用这个方法把心量拓开。因为真心、本性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72集) 1996/4

  我们有福同享,不是独享,独享是圣贤人认为可耻的,那不是好事、不是善事,真正的善好是与一切众生共享,现在人常常说的共存共荣。这是佛法,这是中国传统的理念,人人平等,在佛法讲万物平等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99集) 2011/7/17

  念念为众生、念念为社会,众生都有福,这个社会好,我们的生活当然会过得好,我们没有离开社会,没有离开众生。不可以念念想着自己,念念想着自己,菩提心就没有了;念念想众生,念念想社会,菩提心就现前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9集) 1998/5/2

  佛是觉悟的人,菩萨是觉悟的人,阿罗汉是觉悟的人。一个觉悟的人,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。阿弥陀佛彻底觉悟了,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给一切众生共享。不是他一个人独享,给一切众生共享!这是我们要能体会的,要认真去学习的。

观经上品上生章(第2集) 1992/9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