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人人改过自新,灾难自然消除-第792集



 法语:

  灾难从哪里来的?人心所感,是我们自己造成的。贪欲是水,瞋恚是火,愚痴是风。灾难从什么地方消除?从内心上去消除,如果人人都能够自觉,人人都能改过自新,灾难就消除了。

  节录:

  佛法里面讲,所有一切灾害,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。这个话你能相信吗?你如果要相信了,那恭喜你,你觉悟了;你不相信,你决定不承认,你没觉悟。确确实实是我自己造成的,如果人人都能够自觉,人人都能改过自新,这个灾难就消除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水灾从哪里来的?贪心。佛在楞严会上讲得很清楚,「贪欲是水,瞋恚是火,愚痴是风」,水火风的三灾。如果说是全世界的人,大家拼命在增长贪瞋痴,加速度的在增长,这个世间水火风这三种现象就起来了。环境是依报,依报随着正报转,正报是我们的心。佛总是劝我们息灭贪瞋痴,人人都能息灭贪瞋痴,这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,很快就恢复到正常,就不会有这些灾害。贪瞋痴外,还有一个傲慢,贪瞋痴慢。慢的果报是什么?地震。慢是心很大的不平,高下不平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这些自然灾害从哪里来的?人心所感,人心变现出来的。佛在经论上教导我们这些道理、方法,确确实实真正能消除一切灾患。从什么地方消除?都是从内心上去消除,佛法称为内学,用内功来改变外面的环境。所以我们无论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一切恭敬。纵然我们不能帮助大众,大众转不过来,我一个人转过来,管用吗?管用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我一个人转过来叫别业,大众叫共业。佛在楞严会上告诉我们,共业跟别业果报不一样。如果你的别业殊胜,即使在极恶劣的共业之中,你还能够避免。大灾难当中,还有很多幸免之人,别业不一样。一个大灾难,能够不受灾难的人,你仔细去观察,那个人心地善良,贪瞋痴慢少,慈悲善念多,必定是这种人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所以这个经怎么能不读,怎么能不求深解,怎么能不依教奉行?希望我们同学,在一切时一切处,以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心,修一切恭敬,要把这个养成一个习惯,这个叫真修、真用功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集) 1998/4/19

  所以要晓得虚空法界依正庄严,是自己心性变现的,是自己心想造成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因此今天世间许许多多的灾难从哪儿来的?从心想生。心想不善,言不善,行不善,你就要遭灾难。果报,这是讲的事相,事不离因果,因果就是自作自受。如果心善、语善、行善,三业都善,我们居住的环境就庄严,享种种福报,那个享福也是自作自受。福不是别人赐给你的,祸也不是别人带给你的,祸福都是自己善恶业力感召来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7集) 1999/7/24

  今天世间人造作的不善业,普遍造作的不善业,这个事情麻烦,果报太可怕了!众生迷惑,不知道回头,不知道反省,以为这是自然灾害,自己非常不幸遇到这个灾难,想尽方法去避免,能够避免得了吗?不可能的。为什么不可能?自己业力感召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7集) 1999/7/24

  佛菩萨救度众生完全是教学,把心性的理,因果之事,给你讲清楚、讲明白,你恍然大悟,于是你在境界里面,就做得了主,就得大自在,这就是佛的慈悲,这是佛真正度我们。佛法里头一丝毫迷信都没有,谚语所谓「解铃还需系铃人」,因是我们自己造的,果当然要自己承受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7集) 1999/7/24

  我们想不受恶的果报,有没有方法?方法是有,把因缘改过来,果报就没有了,因为它是唯识所变。世间人只见到灾难之当然,不了解灾难的所以然。今天东、西方,今人、古人,见到这个灾难的人很多,这个我们很清楚,可是都没有方法解决。解决之道在佛法,佛教我们怎么解决?改变心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7集) 1999/7/24

  李炳南老居士从前讲经常常教导我们,「要改心」。改心的意思,是改恶向善。实在心是什么?就是讲念头。把恶的念头改成善的念头,以真诚善意处事待人接物。从因上去改,起心动念是因,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是缘。从因上改,从缘上改,再不可以用往常那种态度处事待人接物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7集) 1999/7/24

  经论上讲得很好,「境随心转」,外面环境确实是跟人心有密切关系,人心善一切境界都善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差别?从理上讲一丝毫差别都没有。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天灾人祸?他们的人心善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贪瞋痴、没有自私自利、没有名闻利养,所以整个外面的环境都变得最美好。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我们人心不善,现在可以说贪瞋痴慢达到饱和点,这就不得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32集) 2007/5/7

 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想到,我是不是在制造世间灾难的人?如果我还有贪瞋痴慢,我天天在制造,那你要负因果责任。我能够把贪瞋痴慢放下,对人、对事不再用这些方法,那么我在做化解灾难的工作,那是一分功德,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32集) 2007/5/7

  所以我们看到『一切世间众苦患』,这个苦患真的『深广无涯如大海』。我们现在正好跟这些众生同事,同处在这个时代,同处在这个地球,不知道,那情有可原,我们知道了,就应该自度度他,自救救他。说是我们想找一个安全地区,找不到,众生的共业,你到哪里去找?所以真正要找安全地区,就是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32集) 2007/5/7

 

断恶修善 回向西方-第4集


  佛告诉我们,世出世间总离不开因缘,连佛说法度生也是因缘,因缘底下是果报。所以,世出世法既然是因缘果报,你造善因善缘自然得的是好的果报,你造的是恶因恶缘当然得的恶报,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够改变的,佛也不能转定业。因缘是自己造的,果报就得自己受,佛加持我们,佛保佑我们,用什么保佑?就是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了,让我们从今之后起心动念,晓得我要造善因善缘,远离恶因恶缘,果报自然就殊胜了!
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43集) 1990/4

  从前所造的一些罪业,我从今天起再不造罪,业因虽在,缘断掉了。因没有缘,不会结果,所以应当受的那个恶报也没有了。过去还有一点善根,现在拼命造善缘,那个善的果报,本来是这一生不能成熟的,来生来世才成熟的,因为你断恶修善,善缘的力量加强,恶缘断掉,那个微细的因,它也提前受报了。这是佛加持我们的,我们今天要的就是这个。世间的名闻利养、一切财富统统不要。把一切善根统统回向,就是求生西方。
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43集) 1990/4

  民国初年,印光法师一心提倡《了凡四训》,这个小册子里教给我们什么?教给我们深信因果,说明业因果报的道理与事实真相,我们从这里生信心。这是世出世间法断恶修善的基础,的确是一本好书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启发信心,真正相信种善因必得善果,造恶业必有恶报,因缘果报,丝毫不爽。我们相信了,应该怎样去做?你首先要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。善恶有个标准,这个标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在那里产生变化,我们要有智慧、要有能力辨别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24卷) 2000/6/26

  凡夫最难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,这个事情麻烦大了。不知道,你怎么会改?所以圣贤书不能不读,圣贤的教诲是一个标准,拿着这个标准天天来检点自己,就容易发现过失。所以明朝末年,念儒家书的、学佛的都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的过失,这是一个好办法。我们佛门里面,净宗的祖师莲池大师就用功过格来修行,现在这一篇东西还在《莲池大师全集》里面,流通很广。它不叫功过格,它叫「自知录」,人贵自知之明,「自知录」就是功过格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97集) 2002/7/28

  晚近印光大师教我们用《了凡四训》,把改过自新、改造命运的道理搞清楚,那里面是讲因缘果报的。我们要改恶为善,改祸为福,改凶为吉,改凡为圣,《了凡四训》是个基础的教育。你只要想改造命运,我们学佛是改造命运,是大的,我们是要改凡为圣。你看我们今天在六道,我们想改六道为极乐世界,这是大的改造。你要懂改造的理论,懂改造的方法,有理论、有方法,我们自己就有信心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97集) 2002/7/28

  自己要想自己的道业有进步,一定要常常反省检点自己的过失。了凡先生他能够接受云谷禅师教导,他的功过格一生当中都能够奉行而不厌倦,这就是他改造命运成功的祕诀。一般人不能成功是没有恒心,没有耐心,开头学这一阵子很有信心,学几天之后慢慢就懈怠,最后就废弃了,所以他不能成功。

学佛答问(第58集) 2001/2/14

  了凡先生的成功,就是一生都能够坚持,用这个方法每天来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有哪些过失。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,我们想想,今天我做了没有?佛在经上说不可以做的,我们想想,我们有没有做?从这里反省检点,改过自新,这叫真修行。

学佛答问(第58集) 2001/2/14

  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惠能大师说的。这些修行人,他不知道别人过失吗?他知道。他看到别人过失,他不想别人,他回过头来想自己,我有没有这个过失?我要有,赶紧改过来;我要没有,欢欢喜喜,阿弥陀佛,还是这句阿弥陀佛,这就对了。海贤老和尚心目当中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哪有过失?阿弥陀佛示现一点过失是给我们看的,是叫我们反省,想一想有没有,没有很好,有则改之,他是来提醒我们的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35集) 2015/8/16

  真正修道之人,常常要反省、检点自己的过失,不要专看别人过失。看别人过失,这是最大的障碍,你修学佛法功夫不得力,不能成就。念佛,不但是一心得不到,功夫成片也得不到,原因在哪里?天天看别人的过失,天天说别人的过失,在造业!虽然是口里念佛,心、行都在造业,你怎么能成就!所以要记住,「但自观身不求他过」。

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(第3集) 1996/10

  如果能作如是观,三业就清净了;三业清净,戒成就了,戒定慧三学,戒学成就了。佛用这三个字统摄一切修行人所说的戒律,这就是持戒念佛。所以「不见他过」这四个字,我们要非常重视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35集) 2015/8/16

  分分秒秒都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也不放在心上,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缘度日,多么自在。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真正与本经经题相应,清净、平等、觉而不迷,这就积功累德,这就真正断恶修善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89集) 2015/3/23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