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语:
什么叫菩萨道?给众生作好榜样。出家人要给出家人作好榜样,在家人要给在家人作好榜样。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,一定要发心,「我以这个生活方式,以这个行业,服务社会」。不贪名利,完全是贡献、服务。菩萨跟凡夫,在工作、生活上没有差别,在用心、观念上不一样;一个是为自己,一个是为社会、为众生。
节录:
什么叫菩萨道?给众生作好榜样。出家人要给出家人作好榜样,在家人要给在家人作好榜样。你是家庭主妇,是家庭主妇里面的好榜样;你经商开个店,你这个店是所有一切商店的好榜样。端正人心,端正社会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集) 1998/5/2
佛弟子行菩萨道,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,一定要发心,「我以这个生活方式,以这个行业,服务社会」。我们是贡献,是服务社会,没有贪心,不贪名利,完全是服务,这就对了,那就是菩萨了。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,这是凡夫心,以服务为目的,是菩萨心,干的是同样的工作。菩萨跟凡夫,在工作上、生活上没有差别,用心、观念上不一样;一个是为自己,一个是为社会、为众生,不为自己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集) 1998/5/2
在社会上,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为社会服务,为众生服务,你就都在行菩萨道。你经商,开个店,店就是道场,顾客就是你度化的众生,就是你服务的对象,真诚、善意、爱心,无条件的帮助。当然你做生意,货真价实,绝不欺骗顾客,你就在行菩萨道。绝不求取非法的利润,利润合理,你是商人菩萨。商人菩萨跟一般商人不一样的,他有善意、有爱心,以服务为目的。以此类推,无论哪一个行业,只要你付出真诚的善意、爱心,全心全力为社会、为众生服务,你就在行菩萨道,任何场合都是道场。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七)(第1集) 1999/7
对于大的环境,整个的社会、国家、世界,我们有责任维护安定和平,处处要为众生幸福着想,不要为自己,你这就叫行菩萨道。要常常记住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榜样。
早餐开示 1999/4/26
社会大众今天犯了什么毛病,我们要如何对治帮助他,那就要反其道而行。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人,贪图名闻利养,我们怎么表现?我们要做出个样子,舍弃名闻利养。世间人追求荣华富贵,我们必须放弃荣华富贵,要真做个样子给人看。世间人念念想控制别人,控制一切人事物,我们把控制这个意念放下;世间人念念想占有一切人事物,我们把占有的念头也放下;念头尚且没有,哪里会有这些行为?
早餐开示 1999/4/26
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凡圣只在一念之间。一念转变能够舍己为人,就是佛菩萨;如果是为自己也为别人,这就是凡夫;只为自己不为别人,三恶道可能要占个百分之九十,很难避免。由此可知,确确实实是在一念之间。
早餐开示 1998/6/13
如果念念为一切众生,这就是佛家常讲的乘愿再来,已经超凡入圣,但是身体还在这个世间,这个身体也不能任意糟蹋掉,好好的利用它,为一切众生服务,为一切众生做个样子。所以对自己个人的生活,我们讲私生活,家庭、工作没有一样不认真,没有一样不循规蹈矩,为什么这样做?给众生做样子,决定不是为自己做。
早餐开示 1998/6/13
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应该晓得自己怎么去努力,确定自己的方向,确定自己的目标,舍己为人,行菩萨道。菩萨道就是没有自己,只有众生、只有社会、只有国家,要用现代的话说,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没有自己,这是菩萨道,这是菩萨行。
早餐开示 1998/6/13
社会好,大家好,我们自己当然好,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,没有脱离群众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为人才是真正为自己,为自己不顾别人这就大错了,菩萨心跟众生的轮回心差别就在此地,真正是所谓「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」。所以我们自己要想到,处处要做表率,要做一切人的好榜样,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,要有耐心。
早餐开示 1998/6/13
我们今天要真正发心不为自己,为众生,为佛法。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不是为自己的,这个形相就是社会大众的榜样,一定要发这个心。发这种心就是发菩提心,做这个事(就是做众生的表率,做社会大众的模范)就是行菩萨行。真正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,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没有一个不往生,而且决定是上辈往生。一定要珍惜这段因缘,不能空过。
早餐开示 1998/4/18
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-第10集
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在《坛经》里面说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我们还看世间过,我们就不是一个真的修道人。这话怎么讲?真修道人只顾修自己的觉正净,只顾修自己的清净心、觉悟心、真诚心,一掺杂着世间过,我们的心就不诚、不净、不平。由此可知,世间有没有善恶?有;有没有好恶?有。我们要在这些不平里面,修平等心,修清净心,你才是个真的修道人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63集) 1999/9/18
一定要晓得修行是修我自己,不是修别人,如果拿佛法理论、戒律做一个标准到处去量别人,你就错了。这个人如法不如法、那个人如法不如法,你就错了,为什么?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;换句话说,你佛法再通达,你讲经讲的天花乱坠,你还是搞六道轮回,你出不了三界。你要想真正成就功德,一定要记住祖师这句话,不见世间过。要晓得佛所制定的戒定慧是为我一个人的,不干他人之事,你才能得定。别人持戒不持戒与我不相干,我不必去过问他,不必去分别他,问题我自己有没有持戒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7集) 1996/4
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那功夫就得力。我看到这个人也不对,那个人也有毛病,你看你在那里起分别、起执着、打妄想。你的清净心什么时候能成就?如果你统统不见世间过,你心清净,你得定了。你还计较执着众生,这个是、那个非,这个善、那个恶,这个真、那个假,你修戒不能得定,你修定不能开慧。为什么?你有执着、有分别、有妄想,这就是夹杂,夹杂这个东西是没有法子成就的。
无量寿经大意(第7集) 1991
多少人学佛是看别人,没有回过头来看自己,古德教人回头是岸,回头就是专看自己,不看别人。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讲得好,告诉我们修学重要的纲领,那就是时时刻刻反省自己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为什么?自己顾自己都来不及,所谓自顾不暇,哪有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情?这才能成功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47集) 1996/4
我们看别人,统统是诸佛如来示现的,他行善,示现善的样子给我看,他作恶,他示现恶的样子给我看,都是诸佛如来,他们统统没有过失。过失在哪里?过失在我自己,我看了起心动念就造罪业。我看到好境界起贪心,看到恶境界起瞋恚心,我造业,他不造业,他是诸佛如来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9集) 1998/8/1
我们学佛到底学什么?净土修什么?经题上把我们修学的纲领都说出来了,修清净心,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就是净宗修学的总纲领。我们常常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,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,你怎么能得清净!你要是得到清净心,清净心是事一心不乱,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同居土,生方便有余土,品位大幅度的上升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2集) 2010/4/16
清净可以包容不清净,正如同六祖所讲的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世间有没有过?过太多了,什么叫不见?不是你眼睛没看见,不是耳朵没听见。眼也见,耳也听,眼见耳听为何不见?心清净,没有放在心上。
无量寿经(新加坡二次宣讲)(第25集) 1994/11
不见世间过是不把世间的过放在自己心上,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。把世间的过失放在心上,就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过失,为什么?我们的心被染污了,我们的清净心失掉了。心净则佛土净,一切都不放在心上,这是最大的利益,你真心会现前,妄心自然消失掉。用真心的是佛菩萨,用妄心的是六道凡夫,我们转凡成圣从哪里转?就从这个地方转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548集) 2012/10/5
世界的事情与我不相干,我要管他干什么?管自己。看看自己还有没有这些障碍?还有没有这些毛病?这些障碍就是障碍我们不能生净土。过去生中生生世世,我们曾经多次遇到这个法门而没有成功,那些因素我们都要了解,障碍我们清净心的。我们还见不见世间过?还要不要干涉世间过?如果还见到,还要干涉,那就坏了,那就是自己的过失。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69集) 1996/4
一个真正修道人,他心贯注在道上,世间什么事情他不关心,他没有时间去过问,是非人我他统统都不晓得,他心专注在功夫上,这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人。修净土的人,心就专注在西方依正庄严,二六时中起心动念想的想西方极乐世界,思的思西方极乐世界,念的念西方极乐世界,这叫具足信愿行;这三个条件具足,这个人决定往生。善导大师所谓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,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,一个都不漏的。这个心还杂、还乱、还打妄想,这不能往生,这是我们千万要记住的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27集) 1984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