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语:
成佛成的什么?不过是把性德圆满的恢复而已。决定没有一法是从外面新得来的。我们要是明白这个道理,对于佛法的修学才肯真干。为什么?确实是向自性内求,不是向心外求法,所以佛法称为「内学」。
节录:
成佛成的什么?恢复性德而已。所以《楞严经》上才说:「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。」你以为成佛,真有所得?一无所得,不过是把性德圆满的恢复而已。决定没有一法是从外面新得来的。我们要是明白这个道理,对于佛法的修学这才肯真干。为什么?确实是向自性内求,不是向心外求法,所以佛法称为「内学」,道理就在此地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05集)2000/11/4
观世音菩萨怎么修成正觉的?楞严会上佛告诉我们,菩萨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」,这是向内不向外。我们的六根向外缘,眼缘色、耳缘声、鼻缘香、舌缘味,全是缘外面的境界。观音菩萨他不缘外,他缘内。缘内就不一样,缘内是心性,心性是清净的,心性是平等的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19集)2013/11/28
因此一切修道人,修佛道如是,修其它的道门亦如是,只有向内求才能成无上道,才能成真正的大道。换句话说,不被外面境界所转,这个转的意思是转变,用现在的话,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,这叫功夫,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,在一切境界当中如如不动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19集)2013/11/28
烦恼障、所知障只要肯放下就见性,你不能放下,它是障碍,障碍你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相,全障碍住了。你只要把障碍放下,你就成佛,所以说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屠刀是什么?就这两种障碍,所知障跟烦恼障。佛慈悲,做出来给我们看,我们只要如法炮制,依教修行,决定能成功。这个道理要懂,我们修行要走这个老路才能成就;要走像科学家走的这条路走不通,决定不能成就。学一辈子,最后得个什么?佛学常识,不能开悟,不能开悟就是错了,得开悟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秘诀要用真心,真心就是老实,妄心就是不老实,妄想太多、杂念太多,那个不行。真心是什么?清净心、平等心,平等是没有分别,没有分别里头一个,没有人我的分别。你看,我们都有人我,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我。我们这个身才是我,别的都不是我,这不行,这是错了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佛法入门,头一个破身见,为什么?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,大家把它忘掉了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,性是什么样子?前面四句是说样子,见性了,「本自清净」。换句话说,清净平等觉是自性,他只用个清净做代表,这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佛。第二个,「不生不灭」,所有一切法都有生有灭,只有自性没有生灭,所以是无量寿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第三个,「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具足无量智慧,具足无量德能,具足无量相好。所以,一切都不要向外求,外面没有,向内求。佛经称为内典,佛法称为内学,它向内不向外的,向外是假的。科学现在向外它不向内,它能够了解一些宇宙的这些秘密,但是它不得受用。佛法得受用,它不一样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所以,开悟的时候智慧全现前,什么都知道,他没有老师,他不需要人教的,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他不懂。这个道理要晓得,我们对佛才会产生信心,这不是迷信。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证明,你去看这个《永思集》,你会看出来,真正觉悟的人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觉悟的人的念头不动的,所以他底下一句,「本无动摇」,本无动摇是什么?是自性本定。那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不动的,真心里头没有念头,有念都是妄念,有念就是妄心。所以明心见性的人,他眼见色、耳闻声,看得清楚、听得清楚,他怎么样?他没有起心、没动念。不起心不动念,高!这就是成佛了,用的是真心,叫至诚心,就是说这个。菩萨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着,是菩萨;阿罗汉起心动念,还有分别,没有执着;我们六道凡夫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全有,道理在此地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真正修行什么?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真的。怎样不起心不动念?我看得很清楚,像镜子,用心如镜,镜子照外面照得多清楚,痕迹都不着。不要像现在的录像,你看一照里面就有了;镜子照出来,外面有,清楚,里头没有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修行人用心就像镜子一样,外面清清楚楚,一点不马虎,一点不胡涂,里面干干净净,一个念头都没有。所以,你问他什么他都知道,你不问他,他什么都没有。不是说你不问他还有,他没有,他要有他是凡夫,真的没有。你问他的时候他马上回答你,他什么都知道;不问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,如如不动,那是什么?那在定中。问的时候就照见,它就起这个作用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末后一句,「能生万法」,这就说明什么?宇宙从哪里来的,万法从哪里来的,是我们自性所生、所现、所变出来的。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讲透了,真讲明白了。这些非常非常重要,我们要不把它搞清楚,你就不肯放下;搞清楚之后,你一定会把它放下,为什么?放下是真的,不放下错了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把哪些放下?首先要把眼前最严重的烦恼给放下,财色名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法,这五欲六尘,七情五欲,情执。这个东西都不是真的,这个东西害处太大了,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,出不去,这些东西放下,就超越轮回了。我们自己没有能力,今天遇到这个法门不容易,遇到这个法门太幸运了。就藉这一句佛号,往生到极乐世界,就超越了,你说这多难得、多么殊胜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4集)2015/5/10
我们实在是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了。迷,不怕,迷得再久、再深也不怕。经教里佛给我们举了个比喻,这个迷好比是千年暗室,这个房间很密,日月光都照不进来,也没有灯,漆黑一片,多久的时间?千年了,千年暗室。你点一盏灯就照明了,黑暗就没有了。这个意思就是,你只要一觉悟,迷就没有了,把迷比作黑暗,把觉悟比作灯明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63集)2011/4/6
我们为什么不觉?是把障碍我们性德,性德是智慧,德能相好全是性德,你有障碍把它障住,所以智慧德相不能现前。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这么美好,是自性的流露,是自性的德能,一点都不稀奇。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,说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,可以,讲得通,说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也讲得通,为什么?我们跟阿弥陀佛确实是一不是二。这是事实真相,这是不可思议境界。修学大乘,对于佛经上这些话要能信、能解,这个就与佛缘分就很深,具备学佛的条件了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63集) 2011/4/6
心地清净 功夫成片-第54集
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真是慈悲到了极处,他有善巧方便的设施,可是我们自己还得要肯去。去到那个地方起码的条件,是要念佛念到心地清净。为什么?因为那边的人心都清净,你要不清净,你到那个地方去,你跟人家不能相处,人家不欢迎你,你自己一天到晚生烦恼,这个道理就在此地。那个地方的人统统心清净,所以叫净土!心不清净,没有办法到那个地方去修行,他没有别的条件,只要你心清净就行了,就与他志同道合。心清净我们讲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。
阿弥陀经要解(第1集) 1993/10
古德常说,深重的业障,所有一切法门都消不了,唯独念佛可以消除,这才知道念佛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,没有比这个方法更殊胜。我们念佛,为什么还消不了业障?虽然念阿弥陀佛,念念都是自私自利,这就是不如法,我们的心没有像阿弥陀佛那样广大,我们的愿没有像他那样的弘愿,原因就在此地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2集) 1995/2
果然是大心大愿,这句佛号就是大行。所以,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,得不到效果,要去找原因,毛病到底出在哪里?原因找到,把原因消除,我们的修学就一帆风顺。所以修行的目的,念佛的目的,要妄念不起,心就清净了,心净则佛土净,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2集) 1995/2
清净就是没有妄想、没有杂念了,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,必定生净土。清净是我们净土宗讲的功夫成片,心清净了。也就是说,我念这句佛号,从早到晚一句接着一句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行住坐卧都是一句佛号,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,这个叫清净心。
发大誓愿(第二回)(第2集)2015/5/8
要想道业进步,要怎么做?看破、放下。看破是智慧,我明白了,我不再走错路;放下是真干,放下一切妄想、杂念,从早到晚身心清净。六根接触六尘,修行就是学习,学什么?学不起心、不动念,对内,对外,不分别、不执着。
学习《神爱世人》(第20集)2018/10/29
看破,诸位要记住,看破就是对于事实真相真正的明白了解,这叫看破。放下,不会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,心永远清净,这样才能够生起高度的智慧。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障碍智慧的东西除掉,看破是除所知障,放下是除烦恼障,佛常讲我们两种障碍障住自性,这两种障碍去掉,智慧就现前。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69集) 1998
一切通达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,无论什么事情,学过、没有学过,只要一接触就明白、就通达,没有障碍,那叫看破。放下是什么?放下是非人我,放下贪瞋痴慢,心里所有一切不善全放下了,虚伪放下了,染污放下了,贡高我慢,放下了,迷惑颠倒放下了,自私自利放下了,叫你放下这个东西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75集)
看破之后,真正能放下。所以佛法里面看破是真正的学问,放下是真实功夫。看破放下之后,我们所不舍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其它的统统可以舍掉,以后只留这一个阿弥陀佛,你就决定往生。
地藏经(第24集) 1985/10
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,不要说与我不相干的,与我相干的也放下,也不挂在心上。世法、佛法统统放下,你才行,你才会相应。经上常讲,大家口上常念的,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12集) 1997/1
真能一切都舍下,身心清净,没有妨碍,这一句佛号才能念得好,才能够念到功夫成片,念到一心不乱;换句话说,西方世界取得了。
地藏经(第24集) 1985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