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语:
修行功夫不得力,原因要知道,就是没有依教奉行,没有尽力。修行,首先要建立信心,怎么建立?读诵大乘,听闻佛法,亲近善知识,依教修行。信心建立之后才能够深解义趣,对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教,它的意思、法味才能真正尝到。
节录:
我们常常听许多同修说,用功功夫不得力,不得力的原因要知道,平常粗心大意,没有依教奉行。学佛的同修正如经上所说的,修行没有尽力,所以效果就小,好像读书拿不出成绩出来,原因就在此地。佛在一切经里面劝导我们,首先要建立信心,信心怎么建立?读诵大乘,听闻佛法,亲近善知识,依教修行,建立信心。信心建立之后你才能够深解义趣,对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教,它的意思、法味你才能真正尝到,这里头有真味,绝对不是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能够相比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29集) 1998/10/10
依教奉行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,他得到法味。法味里面一定带给你是法喜,你没有能够得到,你的修学就有错误;不是佛法里头有错误,是你自己修学有错误。错误到底在哪里?虽然每个人不尽相同,但是大致上我们也能够理出一个头绪,找到一个根源。这个根源,实在讲是对于佛的教诲或者佛的教训没有真正理解,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,你的功夫不得力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3集)
修行,诸位一定要记住,修行就是生活;换句话说,你的生活没有幸福、没有快乐,这就是你修行功夫不得力。修行功夫得力,一定在生活里面会感到很幸福、很快乐,一天到晚欢欢喜喜,修行功夫得力了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3集)
行门从哪里生的?从解门生的。《华严经》的顺序:信、解、行、证,可见得行门功夫不得力,是解门不透彻,也就是你的认识还不够,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。无量劫来你累积许多错误的经验、错误的思想、错误的看法做法,你不能舍弃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3集)
我初学佛的时候,第一堂课,方老师就告诉我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你有没有享受到?你要享受到了,你真学佛,真学佛人;没有享受,努力。但是一定要循规蹈矩,要守规矩,你才能得到,不守规矩得不到。守规矩就是佛家所说的持戒,戒定慧。这个规矩,第一个没有怀疑,这是条件,第二个条件真信,第三个条件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再下面的,那就是教你不断每天重复去读诵它,读诵的时候记住马鸣菩萨教我们这个三条,不执着文字相,不执着名字相,不执着心缘相。一味念下去,三昧现前,这最高享受,法味就出来了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10集) 2013/3/7
佛法、圣贤之法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,念一千遍、一万遍、十万遍,永远不会厌倦。为什么?遍遍有新意思,你不断的提升,你读的意思就不一样。今年念这个跟去年不一样,今年我们学习分享跟去年学习分享不一样,谁知道?常年我们在一起分享的人都知道。愈学愈欢喜,愈讲愈欢喜,愈听愈欢喜,这是什么?这叫道,这叫妙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10集) 2013/3/7
所以多听帮助你开悟,这个悟叫解悟。悟了之后你要真干,你把你所悟的,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叫行。你看,有信、有解、有行,我所能理解的我统统都做到了,行又帮助你深入的理解。理解是看破,行是放下,所以行又帮助理解,理解又帮助行,解行相辅相成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你永远在欢喜,叫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如果道没有这么玄妙,谁肯去学它?于是我们就明白了,学佛是种享受,这种享受不但人间没有,天上也没有。你要真正尝到,这叫法味,真正尝到法味,你就欲罢不能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10集) 2013/3/7
古人有一句话说,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世间这些滋味,无论是身摄取的,或者是心理享受的,精神的快乐,跟法味比差很远。这些事情,学佛的同学,真正用功的人都有。经教没有入进去,入进去之味其味无穷,你舍不得离开它。一天不吃饭可以,一天不睡觉没有关系,一天不读经不行!这个法味滋养我们的身心,让我们真正喜乐。古人所谓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真快乐!这种快乐,必须深入经藏你才能享受到,你要不深入经藏你享受不到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14集) 2012/4/28
经教是帮助你明了事实真相,也就是章嘉大师所说的看破。真正看破之后你才能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烦恼、放下忧虑、放下业障。这个东西统统放下,你能不快乐吗?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之后,一心念阿弥陀佛,法喜充满。你要知道,声声佛号都跟阿弥陀佛连线,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这还得了吗?这不得了!真可惜,知道这桩事情的人确实是太少了。真正知道,你就看,决定他法喜充满。他那个欢喜,不受我们这个世间任何境缘干扰,无量的身心欢喜他都现前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14集) 2012/4/28
敬人、敬事、敬物-第67集
恭敬,敬人、敬事、敬一切万物。我们在经忏佛事里头拜忏,忏仪第一句话,「一切恭敬」,我们会念,没做到,口里恭敬,心里头没有,要身口意统统具足。印光大师说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46集) 2014/5/5
我们每天见到佛像要拜佛,表示我们对佛菩萨的至诚恭敬。真正的目的,是要把这一份的恭敬心,在今天从早到晚,对待一切众生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这叫修礼敬诸佛。对人诚敬;对事认真负责,对事的恭敬;对物是要把它放端正、整齐清洁,是对它的恭敬,我们对于桌椅,桌子擦得干干净净,摆得整整齐齐,这是对它的礼敬。所以要把这一份敬心,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、对事、对物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78集) 1995/5
孔老夫子讲「毋不敬」,就是没有一样不恭敬,一切恭敬;十大愿王里面跟我们讲「礼敬诸佛」,诸佛就是一切的意思,佛在《华严经》、《圆觉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你看到十大愿王礼敬诸佛,你看到佛像会拜,你看到人就没有礼貌,你有没有修这条?没修。为什么说没有修?因为你对一切众生没有恭敬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应当怎么修法?对待一切众生像对待佛一样的恭敬,这叫做普贤愿王。普贤法门是平等法、是清净法,如果我们在一切众生要起了差别心,这是佛我要恭敬;那是菩萨,我也要恭敬;这是人,我就不要恭敬;那是坏人,我更不要理他,那就大错特错。一定要用平等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对人对事对物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所以普贤行愿念念不忘,普贤行愿念念不舍,我能做到多少,我就做多少,我一定要做,做不到也要做。要学「礼敬诸佛」,一切恭敬,善人、恶人尊敬的心没有两样。《八大人觉经》上佛跟我们讲「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」,就是「礼敬诸佛」的脚注,这是最难做得到的。最难做得到的你已经做到,其他就很容易了。对恶人尊敬,对伤害我的人尊敬,那个尊敬的心、尊敬的行跟对诸佛如来没有两样,这个真叫难行能行。一定要行,才能走菩萨道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41集) 2002/6/16
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「孝顺、尊敬」,这就是佛、就是菩萨,就是大圣人。凡夫的心思观念、所作所为,与这个恰恰相反。相应就是随顺自性、性德,随顺诸法实相。能够做到圆满的随顺,那就叫一真法界。如果不能随顺,跟这个恰恰相反,违背了,这就是六道凡夫;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,就是三恶道。佛在经上千言万语、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,我们要能体会,作圣作凡、天堂地狱就在自己一念之间。这一念与法性相应,就是佛、就是菩萨;这一念与性德相背,就是众生、就是恶道。
早餐开示 1998/12/1
一念觉,众生作佛;一念迷,佛作众生。众生跟佛没有差别,大乘佛法常讲「生佛不二」,众生跟佛不二。差别在哪里?觉迷不同,所以我们一定要求觉悟。怎么样才能觉悟?不读经,不听经,不行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55集) 1999/7/3
所以经不可不读,读了之后不可不解;不但要解,佛在《金刚经》上特别嘱咐我们,要「深解义趣」。你解得浅不行,你要解得愈深愈广,你就愈有受用。深解义趣之后要落实,把你所信的、所解的落实到生活当中,变成自己的生活,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、变成自己的见解,经典里面所讲的教训变成自己的行为,你说这多快乐!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二二)(第1集) 2001/5/21
真正的享受,跟佛菩萨在一起,跟古圣先贤在一起,我们自然就觉悟,破迷觉悟,自然离苦得乐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84集) 2002/7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