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学佛从孝敬下手-第872




  法语:

  佛法从哪里学起?从孝敬。孝顺、礼敬一切众生,知道自己跟一切众生是一体,是一不是二,从这里下手,才会有进步,功夫才会得力。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这是头一步。所以要把心量拓开,尽虚空、遍法界确确实实是自己,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  

  节录:

  一个人真正想明心见性,想恢复性德,第一个念头佛讲得好,「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,未来诸佛」,佛这个方法妙极了,而且是事实真相,善巧到极处。你能把所有一切众生,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,是未来诸佛;看作自己父母要孝顺,看作是未来诸佛要恭敬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4集) 1998/12/5  

  佛法从哪里学起?孝敬下手。孝顺一切众生,礼敬一切众生,知道自己跟一切众生是一体,是一不是二,从这里下手,你才会有进步,你的功夫才会得力。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,这是头一步,头一步做不到其他的不要谈了。所以第一步要把心量拓开,尽虚空、遍法界确确实实是自己,佛家讲的「清净法身」,那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4集) 1998/12/5  

  经上佛告诉我们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我们对人要尊重、要敬爱,尊重一切人是尊重我们的自性。树木花草也是我们一个共同体,我们讲能量、信息、物质,完全相同,山河大地也是相同的。在宇宙里面,佛法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找不到一样东西是独立的,跟我们不相关的;也就是说我们体外的东西你找不到,所有一切跟我们是一体,你说我们要不要敬爱?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/16  

  用中国的话来说,孝顺!我们讲两个字,「孝敬」这两个字,是德的根。孝是对父母,敬是对老师,孝亲尊师是所有德行的根基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这个孝敬就扩大了,把我们对待父母跟老师这个孝敬,一展开就是孝敬遍法界虚空界,这是普贤行。普贤菩萨跟别的菩萨不一样。所以大经里面告诉我们,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,这个意思是不修普贤行不能见性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/16  

  「礼敬诸佛」,诸佛不但是一切有情众生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你看,无情就是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、自然现象,这是属于无情的,跟有情同圆种智,是一不是二。整个宇宙是整体的,我们的孝心、我们的敬意要遍法界虚空界,没有差别。我对父母是怎么样,我对一切人就是那样子,我对老师怎么样,我对一切众生就是这个样子,不能有差等,有差等你就不是普贤菩萨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/16  

  对人是这样的,对蚊虫蚂蚁也是这样,对树木花草也是这样,对山河大地也是这样,这叫普贤菩萨。他为什么能做到?因为他知道是一体,他亲证这个境界。我们虽然没有证得这个境界,诸佛如来在大乘经里面给我们这样开示,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,那我们现在就要改正心态,修正我们过去所有错误的概念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9集) 2010/6/16  

  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礼敬诸佛」,这是佛的心,这是菩萨行,只有菩萨对一切众生尽孝,以孝亲尊师的心孝敬一切众生,尊敬一切众生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样做是自己性德自然的流露,没有丝毫勉强。你没有见性,你做不到;纵然做,勉强。见了性,是自性里头自然流露,佛家讲法尔如是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集)  

  众生无论怎么样作恶,无论怎么样悖逆,可是佛菩萨对众生一片孝顺、一片尊敬。说穿就是一个是明白人,一个是糊涂人,明白人跟糊涂人不一样,你虽糊涂,对你还是一样的尊敬、孝敬。反过来我们哪一天真的觉悟、真的明白,一定跟佛菩萨一样,决定没有两样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集)  

  所以你要问:我几时成佛,几时成菩萨,入佛境界?就从这个地方你去了解。你能对一切众生真诚的孝顺心、尊敬心,你就入佛境界。即使对你的冤家债主,这个人对你不善,欺负你、侮辱你、陷害你,置你于死地,你还是孝顺心,还是尊敬心,这是佛菩萨。这样的恶人,我的冤家对头,算了,我不跟他作对已经算不错了,我还对他好?你还是凡夫,你距离佛的境界还有很远很远。要学,怨亲平等。怨亲平等是在现前这个时候跟你说,境界往上一提升没有怨亲,怨亲一如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集)  

  宗门常讲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,「一」在《维摩经》上讲不二法门,不二就是一,《华严经》上讲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怎么现前的?一个真心,唯一真诚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一真法界就现前。我们净宗讲「一心不乱」,你就证得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6集)


如何舍弃妄想杂念-第84集


  我们必须晓得,妄想、杂念、分别、执着,这一些决定是破坏我们正念,可是我们都生活在妄想杂念当中,想把它放弃,可是总办不到。我们应当有高度的警觉心,不能舍弃妄想杂念,就没有办法往生,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,这个事情就严重了。怎么解决?还是一句老话,「要放下」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念念为众生想,念念为社会想,不要想自己,就容易放下。

早餐开示 1999/3/22  

  佛在经论里常讲,这一切众生以轮回心,什么是轮回心?妄想执着就是轮回心,造轮回业。不能舍弃妄想执着,你造的善恶都是轮回业,造的善有三善道的业,造恶是三恶道的业,没有办法,出不了轮回。天天在造轮回业,如何能够出离轮回?不出离轮回就是没有成就。
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4集) 1995/6  

  凡是不圆满的,有缺陷的,实在讲里面都存着一点私心。私心总不外利害,哪些是与自己有利的,哪些是与自己有害的,争取有利,远离有害,这种想法是凡夫的情识,我们有没有?如果有那还是凡情很重。佛菩萨所以异于凡夫的,佛菩萨从来没有想到自己,念念为佛法,为众生,真正做到无我。无我自然就超越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的根源就是我执。大乘法里面的教学,它的善巧方便就是把我们的观念转过来,叫我们念念为众生,念念为佛法,不要去想自己,这样就对了,久而久之,长期的薰习,习惯成自然,到后来起心动念自然不想自己,自自然然没有得失,烦恼才断得了,见思烦恼就没有了。烦恼没有了,智慧就增长了。

早餐开示 1997/10/13  

  佛没有私心,为什么?他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他是一体,他怎么会有私心?念念为众生就是念念为自己,念念帮助众生就是念念帮助自己,这个理很深很深。所以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舍己为人,他才真正能回头,真正能放下,真正能得到圆满的成就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94集) 2010/8/4  

  众生跟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众生有妄想、执着,离开妄想、执着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所以生佛不二,本来成佛。你现在变成众生就是因为妄想、执着。妄想就发展演变成所知障,执着就演变成烦恼障,无量无边的烦恼从执着来的,一切所知障是从妄想来的,离开妄想、执着就是如如佛、本来佛。由此可知,佛教给我们放下,教给我们舍弃,就是舍弃妄想、舍弃执着,就对了。如果说得更细一点,那就是把是非放下、把人我放下、把贪瞋痴慢放下、把忧虑放下、把牵挂放下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

地藏经大意(第2集) 1992/1  

  心量要大,起心动念不想自己想众生,就不难看破;看不破,念念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,这个愈陷愈深。为什么?那是增长贪瞋痴慢疑,不是远离,远离是起心动念都替别人想不要替自己想。阿弥陀佛是全心全意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六道众生服务,这范围太大了。如果想到一切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利益服务,为自己的欲望服务,那就错了,那就会做很多错事。所以菩萨不造业,为什么?四弘誓愿第一愿度众生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他都是全心全意想着度众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这是佛法,这是大乘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63集) 2013/7/17  

  佛给我们讲了一个很低的标准,凡是对自己有利益的都是恶,凡是对大众有利益的都是善。这个话我们听起来有的时候很难接受,对我有利益的,怎么都是恶?你要认真想一想,是真的。因为佛法自始至终破执着,破我执就证阿罗汉果,破法执就成为法身大士,就成佛了。念念都是我的利益,我执是念念在增长,你永远不能破,换句话说,我执不能破就不能出三界,这是不是恶?念念想到自己,三界出不去,所以佛说这是恶。念念为众生,把自己忘掉了,起心动念都想大众、想一切众生,不要想自己,把自己慢慢就忘掉了,不断我执,自然我执就没有了,这是大善,这是应当要学习的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90集) 1984/12  

  佛菩萨教给我们一个下手的方便,这个方便太可贵了,要我们把心量拓开,起心动念想众生,不要想自己。那个真正善根深厚的人、烦恼薄的人他听了佛的教诲,他真的随顺,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,真的听话,起心动念想什么?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佛在经上常说的「十法界依正庄严」,不起心动念则已,一起心动念这是他的境界。常常这样想,不知不觉把自私自利、我相、我见,不要断,自自然然淡薄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48集) 2001/10/25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