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不净观-第917集





  法语:

  修「不净观」,断贪心。首先观身不净,观我们的生活环境,严重的污染,浊恶到极处,不但我们对身体没有贪爱,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会生起贪爱之心。再观一切法都不清净,没有一样是清净的。知道一切不净,贪欲渐渐就会薄了。 

  节录:

  「不净观」,像四念处里面第一个观身不净,我们这个身不清净;再观一切法都不清净,没有一样是清净的,这个观,停止什么?停止我们的贪心。我们的贪瞋痴慢,这是很重大的烦恼,怎样来对治贪心?修不净观,贪欲渐渐就会薄了,知道一切不干净。
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6集) 1989/1

  再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,哪一样不污染?水污染的,空气污染的,这娑婆世界有什么可爱的?所以你对于自己身体,对于外面环境,那种贪爱的念头你就会断掉了。现在讲不净观,比古时候殊胜太多了;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统统不净,非常明显的不净,严重的污染,浊恶到极处,不但我们对身体没有贪爱,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会生起贪爱之心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50集) 1999/5/29

  佛教我们修不净观,身体没有一样东西是干净的,是能够长时期保存的,不可能。我们想人断气之后,一、二天身上就发臭气,叫尸臭。神识离开身体之后,身体就会腐烂,时间久了皮肉就没有了,留下白骨,这都是事实真相。叫你了解色身,不要留恋色身,不要执着色身,无我相是这样修出来的,常作如是观,这是讲身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47集) 2007/10/6  

  下面三句是讲心,妄想。「又以欲界贪欲难断」,贪欲里面就包括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,全包括在这里头,难断。「复以不净观观于他色等」,你看先叫你观自身,然后再叫你看别人。我如是,人亦如是,翻过来,人如是,我亦如是,没有两样。你才能够把身心放下,这个心就是贪瞋痴慢的心,放下之后你就脱离欲界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47集) 2007/10/6  

  你真正清楚明白了,你对于身相就不会贪恋,你就决定不会为它而造罪业。众生造业,为身造的超过半数,为身体的享受,世间人所讲的身家性命,迷于身家,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招得来生不如意。诸佛菩萨所谓看破,看破什么?头一个就是把身家看破,身家的真相彻底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搞明白是不是不要身?不是,要身,要这个身替我修积功德。世间人迷于身家,利用身造作罪业,佛菩萨利用身积功累德,那不一样。由此可知,身家是个工具,它不是目的,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04集) 2000/11/20  

  经教里面讲自他身,一切色法皆不净,我们自己的身,一切有情众生的身,色身都是不净之物。为什么不净?心不清净,心染污,所以身也就染污。心要是清净,身就清净,这个事情佛在经上讲得很多,境随心转。我们这个身跟心相对的讲,身是境界,是心的境界。身从哪里来的?是心变现出来的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04集) 2000/11/20  

  身不干净,身是严重的染污,能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的念头会改变。改变什么?借假修真,我要修真,这是个工具,我要利用这个工具修真的。假当然也不能够随便把它糟蹋,也要爱护它,但是你不要执着它就对了,你可以用它,不要去执着。这佛教导我们的,可以受用它,不可以贪恋它,不要因为这个身引发你贪瞋痴慢疑的五毒烦恼,我用它,决定不许可它引发这个烦恼习气。这是入道第一个关口。知道什么?身不是我,这个观念比什么都重要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5集) 2011/7/26  

  佛在此地,用这种圆满智慧、高度的方便,教我们看身,「观身不净」,什么是身?狭义的身是我们自己这个身体,广义的身是所有一切的物体,只要有体,我们就叫它做身。无论是自身,无论是一切物体,都是不净的。佛在经上为我们分析,我们物质身体的构造不清净,最明显、最简易的观察,你看我们所谓七窍,排泄出来是什么?它从内部排泄出来的。七窍之外更微细的毛细孔,毛细孔所排出来的,我们现在人称它叫尿素,说明我们里面没有一样是清净的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00集) 2000/11/1  

  所以古人讲肉皮、皮袋,皮袋装的是什么?脓血、便粪,装的是这些东西。对于这个东西,过分的执着贪爱,错了。古德形容身体是「臭皮囊」,从我们身上散发的气味不好闻。烦恼愈重的,气味就愈难闻;烦恼轻的,比较好一点,身心清净的人气味是香的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00集) 2000/11/1  

  蕅益大师在《灵峰宗论》里面对昙生方丈有一段开示,一开头他就讲「境缘无好丑」,这句话就是说明一切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里面好是净、丑是染,没有好丑、没有染净,「好丑起于心」,这说明物质境界里面这个染净是从我们心上起的,这是把染净的根源为我们说出来了。这个根源还是世尊说的一句话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所以心清净,一切法都清净;心不清净,一切诸法都不清净。我们今天修净土、修净业,希望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从佛菩萨这些开示、教诲当中明白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60集) 1999/7/15


牺牲享受 不堕三途-第129集


  为学佛法要牺牲,牺牲自己五欲六尘的享受,朋友来相邀到哪里去玩,到哪里去旅行,我为了求道,我要放弃旅游玩乐的机会。现在我也讲经说法,为了帮助许许多多的同修、听众们,深入经藏,我不能不牺牲。我的老师为了教学牺牲一切,我怎么能贪图享受?也必须要牺牲一切享受。

早餐开示 1999/3/20  

  试问问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要享名利、五欲的享受,对他来讲轻而易举,他为什么一生都过着三衣一钵、树下一宿的生活?还不是为我们一切众生做个好榜样。可不可以享受?享受就不能出六道,享受就有可能堕三途。佛菩萨可以享受而不享受,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,要我们抓住机会,用功努力去修行。在这一生很短的时间,数十年寒暑一弹指就过去了,抓住这个时间好好的念佛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那个享受是你想象不到的。

早餐开示 1999/3/20  

  佛是大福报的人,福慧二足尊,他为什么示现这种生活方式?告诉我们,这种生活方式对我们初学的人有大利益,佛是为我们表演的,我们应当要能体会得到佛的用意,认真努力向佛学习。这一世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是花报,花报好来生的果报一定更殊胜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金刚不坏身,相好同佛。我们知道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我们求这个这就对了。贪图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享受,错了!这个是往下堕落。

阿难问事佛吉凶经(第78集) 2001/8/9  

  一切众生迷惑颠倒,在世间争权夺利,他所示现的,你们大家要争的他统统得到,所谓是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,他全得到了。全得到之后他能够统统放下、统统舍弃,告诉你,世间的荣华富贵不是真的。所以,佛做出个样子来给我们看!修道比世间荣华富贵不晓得要高明多少,不能为比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3集) 1996/4  

  享受世间荣华富贵,没有不造业的,既造业,他怎么能脱离六道轮回?何况一生的福报是累劫所修,累劫修的福报,一生就享受尽了,享完了又堕落、又受苦,很不值得。所以,佛教菩萨不受福德,菩萨修福,菩萨不享福,享福很容易迷惑,很容易造业。这是菩萨给我们做一个榜样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3集) 1996/4  

  要放下,不能不放下!放下多少,各人不一样;总而言之,你多放一点,对你自己决定有好处。我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勉同学,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闻利养、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、放下贪瞋痴慢,为什么?无量无边的罪业,就是这个东西造成的。如果不肯放下,没救了,谁都帮不上忙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069集) 2003/8/3 

  你放不下是你不知道事实真相,你以为眼前一切事物是真有,所以你不肯放下。你以为眼前这个五欲六尘的享受,名闻利养的得到,你在享受这些东西。这些东西好像是有一点甜头,其实甜头后面是极苦,苦毒在后面,糖衣包的是毒药,要命的,这个要命果报在三途。所以你真的看清楚、看明白,糖衣包的毒药,你会去尝它吗?不会!你一看到,掉头而去,决不会理会,你明白了。所以你要是真正通达教理、教义,你就晓得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是糖衣毒药,碰不得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95集) 2003/12/22  

  果然能够放下,你能放下你就能看破,看破就是明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统统明了,你就得自在了。生死自在,住在这个世间生活自在、工作自在、度生自在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这是真实学问,真实的利益,统统在大乘经教里头。你遇到大乘经教,宝,法宝!这三宝具足,你统统都遇到了,这是要智慧才能够认知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092集) 2003/9/10
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