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认清善恶知识-第942集





  法语:

  学佛人,一定要有智慧认清善恶知识。善知识少,恶知识多,恶知识里有些是自己讨厌的,有些是喜欢的。可是,喜欢的也是恶知识,他来恭惟、供养你,使你堕在情识里。真正善知识,你跟他相处,能天天说你过失,我们应当感激。有很多人颠倒了,亲近恶知识,远离善知识,怎么会有成就?  

  节录:

  现前的社会对学佛人来说,步步都是陷阱,步步都是火坑,你一定要有智慧眼看得清清楚楚,不至于堕落,不至于被陷害,要小心谨慎。善知识少,恶知识多,恶知识里面有些是你讨厌的,有些是你喜欢的。你要记住,你喜欢的那个也是恶知识,他来恭惟你、供养你,把你搞得迷惑颠倒,使你堕在情识里面,智慧完全没有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2集) 1999/9/4  

  真正善知识,你跟他相处,人家说话不好听,为什么?天天说你过失。那才是真正善知识,自己不知道自己过失,人家来提醒我们,这是好事情,我们应当感激。可是现在有很多人,遇到人家常常说你过失的,恨透他,天天找我麻烦,远离善知识。天天来巴结你、奉承你,给你耳边说好话的,这是好人,其实那个人真正来陷害你,你完全不知道。亲近恶知识,远离善知识,你怎么会有成就?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2集) 1999/9/4  

  真正的善友,真正的善知识,不是给你讲好话的,绝不是见到你就恭维你的。凡是在你面前讲好话、恭维你,决定不是善知识;凡是在你面前说你过失的,这是善知识。几个人愿意亲近?没有人。

了凡四训(第16集) 1978  

  佛在小乘经里面说,十善这是善友,谁肯交结?没有人愿意交这个朋友;十恶是冤家,十恶是杀盗淫妄,身是杀盗淫,口是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心里面贪瞋痴,你看哪个不喜欢?个个都愿意这么做。翻过来是十善,谁都不愿意干。这就是连善恶、是非、利害都不能辨别,这不叫愚痴叫什么?所以常常说我们过失,这是真正的好朋友、是良友、是善知识,他来提醒我。

了凡四训(第16集) 1978  

  现前世间,佛家常讲末法时期,《楞严经》里面尤其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在这个时代,佛说「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」。哪些是邪师?几乎我们所接触的都不能够避免,我们眼见、耳闻、身体所接触的。邪、正的样子如何区别?佛给我们说了一个原则,凡是能够帮助你得清净心,帮助你得平等心,帮助你减少贪瞋痴慢、增长戒定慧,这是善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四)(第3集) 2000/4/12  

  如果是相反的,你跟他往来、跟他接触,他帮助你的是增长贪瞋痴,增长是非人我,增长烦恼习气,那你就要觉悟,这是恶知识,这不是善知识。楞严会上四种清净明诲,那一大段的经文非常重要,能够帮助我们辨别邪正、辨别是非、辨别利害。佛真的是非常慈悲,把这个标准给我们说出来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四)(第3集) 2000/4/12  

  我们把佛的教诲归纳到最简单的、最初的原则,五戒十善,这个大家容易懂。换句话说,能够帮助我们十善念念增长,十恶减少,这是善知识。如果是助长十恶,减少十善,这个必定是恶知识。从这一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,就不难体会。这是让我们辨别在社会上处事待人接物,哪些是善人、哪些是恶人。交朋友要懂得,要结交善友,对自己有利益的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四)(第3集) 2000/4/12  

  好的环境对于自己性情,会帮助你善的种子起现行;恶的环境也就容易影响,你也会去造业。正是中国俗话所谓的,「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」,那就是遇缘不同。所以初学的人对于环境要知道选择,真正有功夫,不受环境影响,那无所谓,那都相当功夫,所谓是真正的八风吹不动,不受外头境界影响。通常初学的人没这功夫,因此修学环境一定要慎重选择。

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(第3集) 1992/11  

  西方极乐世界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那不就是有善友的佛剎吗?而且是上善,不是普通的善。所以我们学佛要亲近善知识,要常常接受善知识的熏陶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要懂得远离恶知识,什么是恶知识?对于我的善心善行没有帮助的,我统统远离。对我的善心善行有帮助的,我要尽量的去亲近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38集) 2002/06/14  

实在找不到善友,经书是善友,佛像是善友,我供养佛像,天天看佛像,天天跟佛像在一起,天天读经书,诚心诚意的去读,读久了,意思自然明了。古人常讲: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。」这很有道理。人一定要懂得亲近善知识,我们的善心、善愿、善行才能保得住,才能够不会被世缘染污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38集) 2002/06/14


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-第154集


  在日常待人处事,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,一丝毫裂痕都不能有。但是有一些挑拨、间离、分化,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,那是什么?过去世的宿怨,宿世的怨结,造成误会。误会一定要化解,化解之道是常常赞叹对方,忆念对方,关怀对方,对方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帮助,要伸出援手。

杨公椒山遗属第二讲 2004/9/12  

  不可以把这个怨恨记在心里,要知道那是误会,那是小事,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。别人有一个好处,永远不忘,有一百个不好处,忘得干干净净,这个交情才会深厚,才足以为现前社会做好样子。为社会做好样子,你就是教化众生,那是菩萨事业,把这个世间事业一转变,菩萨事业,利益一切众生。

杨公椒山遗属第二讲 2004/9/12  

  不要问别人对我们怎样,永远记住别人的恩德,记住别人的好处。别人对我们的不好,不要放在心上。让我们的心纯善、纯净,绝不许丝毫不善夹杂,我们成就了。所以永远记住别人的恩德,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,世间人所有一切的不善,我心中丝毫都没有,你说这个人多快乐、多幸福!为什么把别人的不好放在自己心上,把自己的心变坏了?别人好的东西一点都不记得,排斥,尽装别人不好的,你的心坏透了!你怎么能成就?你怎么会快乐?你怎么能把境界提升?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406集) 2001/4/30 

  佛教导我们「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」,我后头续一句「不说人过,知恩报恩」。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,不要记别人的过失,我们的心多善!那都是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教我们的,常念善法,念一切人善;思惟善法,想一切人的好处;观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。他过去对我好,现在对我不好,我只记好,不记不好。我们自己不断向上提升,心安理得,确实常生智慧,福慧增长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48集) 2004/4/9  

  一生永远记住别人的好处,别人对我有一天好处,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;别人对我有一百个不好处,忘得干干净净,决定不放在心上,为什么?养自己的清净心,养自己的善心,纯净纯善,真心才会显露。一心一念很不容易,那是我们终极的目标,远程的目标;纯净纯善是近程的目标,先修纯净纯善,再往一心一念这个目标去精进,这就对了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97集) 2004/8/2  

  佛教我们「爱语」。爱语不是甜言蜜语,真正爱护对方,真正关怀对方,真正照顾对方,发自于真诚,对方一定受感动。诸佛菩萨这样摄受众生,我们要把他那一套学会。把他那一套本事学会,我们才会做人,我们才会跟大众相处得好,得到大众的欢喜。我帮助别人,别人帮助我,这多快乐!无论做什么事情,很容易成就,帮助的人多。我肯帮助别人,是种善因,我有事情大家帮助我,这是得善果,种善因得善果。所以要懂得,真正爱护别人,爱护这个社会,爱护这个世界,世界才有和平。
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十八)(第1集) 2000/12/4  

  佛菩萨照顾人周到到极处,不是我们能想象到的。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活在这个世间,多活一天要多做一天的表法,做好样子给大家看,走要走得好,大家看了相信;否则的话,大家不相信。每个人都做出一个好样子,大家相信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73集) 2011/12/09  

  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、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样子,这叫大菩提心。这一个大愿力在推动着你,你才能断烦恼,你才能改习气,你的心愿跟佛接近了,跟佛走一个方向、一个道路,怎么不能成佛?

大乘无量寿经(第120集) 2001/5/19  

  你要给一切众生做出最好的榜样,这叫「威仪有则」。你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都是别人的好样子,这是什么?这是佛弟子。佛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样子,弟子学佛,也做一切众生最好的样子。这是什么?教化众生头一个,身教。身具足万德,万德万能用这个身表现出来,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4集) 2012/11/1  

  不能说空话,说空话叫缺德。为什么?你欺骗众生,佛家不妄语这条戒你破了,你没做到。起心动念欺骗别人,不是佛弟子。所以佛弟子要老老实实,要做好榜样,个人是人的好榜样;团体是团体的好榜样;在家,家是所有家的好榜样;在国,是所有一切其他国家的好榜样,他都是带头,做好样子给人看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4集) 2012/11/1

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