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自然是最健康-第946集




  法语:

  凡是带不去的东西,不要放在心上。这个身体带不走,何必为这个身体操心。不操心,身体反而健康;为它操心,是在妄想,这是病根、病源,身体反而会生病。所以妄想不拔除,连身体都没有法子照顾,何况念佛往生?所以不可以夹杂妄想。不应该想的统统要放下,一切顺其自然,自然是最健康。  

  节录:

  古大德教给我们,凡是带不去的东西,不要放在心上。你们想想什么东西能带去?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。连这个身体都带不走,何必为着这个身体操心,要讲求怎么样去保养,错了。带不去的,不要挂在心上,这个身体反而长寿、反而健康,天天为这个身体健康打主意,这个身体反而会生病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5集)1999/10/9  

  这里头是个什么道理,你们知道吗?不为它操心,它自己就正常,为它操心它就不正常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我们不把它放在心上,身体自然调整,它自己要养自己,没人照顾它。念念操心去管它,反正有人管我,要求还特别多,麻烦就来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5集)1999/10/9  

  这是真理。理,都是佛说的,佛给我们讲的总纲领、总原则: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天天要保养这个身体,天天要给它进补,可见得这个身体有亏损、不健康,才需要。所以天天想要身体好,身体已经不好了;如果身体很好,想它干什么?你身体为什么不好?为什么那么多病?想来的。愈是年岁大了,愈不能想,愈想病愈多,离不开医药,你说可怜不可怜?所以不应该想的统统要放下,一切听其自然,自然是最健康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5集)1999/10/9  

  你要不相信,你仔细去观察。一些乡下人,生活条件很差很差,非常贫苦,他健康长寿;都市里面富贵人家,一身的毛病,什么原因?乡下人生活很困苦,一切顺其自然,有什么吃什么,有什么做什么,他顺乎自然,健康长寿。富贵人家今天想到这个补,明天想到要那个,吃出一身毛病出来,为什么?违背了自然。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。生活要趋于自然,不要天天在那里讲求这个、讲求那个,动那些歪脑筋,那都不正常,违反了自然的法则,所得到的效果恰恰相反。
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5集) 1997/1  

  世间的医生比不上佛,佛是大医王,佛才是把病根找到了,世间人找不到病根。病根都在妄想,所以妄想不拔除,连身体都没有法子照顾,怎么能念佛往生?所以不可以夹杂妄想。至于不间断,我每天念十声佛号,不念佛的时候不是间断吗?佛号是间断了,佛心没有间断。什么是佛心?念念利益众生,念念利益社会。如果有一念是为自己,那是夹杂,那个不是佛心。没有一念想到自己,你就是真正做到不间断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一个心,一个性,一个身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65集)1999/10/9  

  外面无论什么东西随缘就好,样样都好,不要分别。分别错了,为什么?一切法的体就是自性,不分别不执着、不起心不动念,你所摄的是自性的能量。自性的能量是养法身的,诸佛菩萨的身,我们要走这个路子,不能走世俗的,走世俗的很麻烦、很辛苦,走佛法得大自在。要真信。真信,你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快乐,一天比一天幸福,一天比一天健康,什么毛病都没有了,真的俗语所谓脱胎换骨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14集)2014/2/4  

  现在医学上的名词叫免疫功能,清净心是免疫功能,什么毒都不接受,染不上。你要常常照顾自己的身,那你这是一个媒介,就染上,你亏吃大了。所以你得要看破,一切顺其自然,端正心念。你就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,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,这句佛号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如来的心咒!那个力量多大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38集)2011/1/4  

  慈悲心能解毒,真诚、慈悲,你看你不会受到感染,纵然感染的时候自然它就化解了。佛这些话我们信不信?有十分信心的人他就得十分利益,有两分信心的人他就得两分利益,与佛不相干,完全在自己决定。我要几分的利益,那你就得有几分的信心,自己决定,不是别人决定。佛菩萨不给我们做主,上帝、阎罗王也不给我们做主,做主的是自己不是别人。所以佛才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就这个道理。这一实太重要了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38集)2011/1/4  

  真搞明白了,自自然然死心塌地念这句阿弥陀佛。离苦得乐就在现前,现在就离一切苦。怎么离苦?你的心清净心,绝不会受外头境界干扰,这就离苦。念念得到佛菩萨的加持,智慧开了,修学功夫得力了,这就快乐,你就得到了。决定不再搞六道轮回,一心只想往生极乐世界就行了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38集)2011/1/4  

  我的业就一句阿弥陀佛,念念不忘,念兹在兹。我只有一条路西方极乐世界,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,其它的都不是我的事情,统统放下。身体随缘,随缘度日这最自在!遇到缘可以随喜,随喜就是说不执着,一定要相信,「生死有命,富贵由天」,真正能相信这两句话的人,心是定的。没有求的念头,一切顺其自然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54集) 2013/4/8


一生不违背道德-第158集


  五伦是天道!你能够随顺,有亲、有义、有别、有序、有信,这叫德,随顺道就称之为德。教,教这五个科目;学,也是学这五个科目,教学是一不是二。所以长辈一定做给后辈看,他一生为人处事、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道德。

中国人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裔(第1集) 2003/10/22  

  中国人的祖先教人什么?五桩事情,古书里面讲的五教:第一个是父子有亲;第二个是君臣有义;第三个夫妇有别;第四个长幼有序,长幼就是兄弟;第五个是朋友有信。就这五桩事情,就教这东西。「父子、君臣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」,这是道,这是天伦,天然的,不是哪个人发明的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自然然形成的,自然的法则就叫「道」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31集) 2003/11/7  

  父子有「亲」,君臣有「义」,男女有「别」,长幼有「序」,朋友有「信」,这五个字是「德」。什么叫道德?这就很明显的给说出来了,亲爱、仁义。这「夫妇有别」,男女有别,别在哪里?各有各的使命,各有各的任务。你明了,你能够尽到你自己的使命与天职,这是德。兄弟「长幼有序」,兄友弟恭,这是德。「朋友有信」,信是德。所以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学,随顺自然的法则,道德的教育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131集) 2003/11/7  

  这个五伦,「君臣有义」,君仁,仁慈,臣忠,「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现在这个社会全没有了。伦是道,没有了。伦里头所含的这个意思也是道,父子有亲,这个亲爱是道;夫妇有别,这个别是道;君臣的义,这是道;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这都是道。道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叫德。我真的把它做到了,做到是随顺于道。这个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五常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39集) 2012/7/20  

  五常,这五个字不是名词,是动词,仁义礼智信;做为名词讲,它是道,做为动词讲,它是德。真爱人,仁者爱人,那种真诚的爱心就跟父子有亲那个亲爱是一样的,这种亲爱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这就是仁。仁从哪里来?仁从亲来的,父子有亲来的。义,义是我们思想、言行完全与道德相应,不违背道德,这就是义。古人把它很具体的说明,义是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于情理法,人情、理法(道理、法律)统统相应不违背,这是义,义是应该这样做法。礼是礼节,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有礼节,再亲密都要守礼,不能随便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39集) 2012/7/20  

  随顺道就叫做德,失去了平等,德就没有了。「道」是自然的法则、自然的运作,随顺大自然的原理原则的运作就叫做「德」。人决定不能离开道德,离开就错了,离开灾难就来了。伦理是道德具体的表现,五伦是道,五常是德。我们遵循道德,不违背道德,这个人有智慧,这个人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个人有福、有智、有寿。世间人所求的福报、聪明、智慧、健康、长寿,从哪里来?道德里头来的。

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(第2集) 2004/5/19  

  人没有道德不行,首先要成就自己的道德修养。有了道德修养,这个都是有层次的,不能颠倒的,顺序不可以颠倒。我们履行道德是为谁?是为度众生。道德是身教,做榜样给人看,把五伦做出来,把五常做出来,把四维做出来,把八德做出来;在佛法里面,把三皈做出来,把五戒做出来,把十善做出来,把六度做出来,把六和敬做出来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7集)2014/3/29  

  像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不是给小孩念的,是做父母的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家庭里面要把它做到,做给小孩看。小孩看到他的父母孝顺他的爸爸妈妈,就是祖父母,他就学会了。表演给他看,是身教,不是言教,言教他还不会说话。让他看见的、听见的、接触到的全是伦理道德,与自性相应的,这个要让他看见。所以古人有一句谚语说「三岁看八十」,三岁这个根要是奠定了,到八十岁他都不会改变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487集) 2013/10/22  

  教人要先教自己,这是先决条件;我们自己没有做到,你决定教不好别人。一定要先自己做到,你是佛才能把别人教成佛,你是圣人才能把众生教成圣人;你自己不是佛、不是圣人,你就做不到。所以要想教人先教自己,要想成就众生先成就自己。

展览会开示 2009/10/18
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