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随顺佛陀的教诲,才是真正的受持-第974集




  法语:

  受持,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!罪业转不过来,因为我们起心动念全是错误,又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。这样的心态就是以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做主宰,坚固而不肯拔除,所以对于经戒受持就谈不上。真正要发心受持,必须放弃自己的成见,随顺佛陀的教诲。  

  节录:

  经是佛的教诲,不必多,一生真正能受持一部经,就能成就,任何一部经典,古德所说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。持是受持,受持相当不容易,受是完全接受,怎样才能做到完全接受?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,这才行!我们今天学佛,始终达不到这个标准,就是不肯放弃自己妄想分别执着;虽然接受佛的经教,实际上还是自己妄想分别执着作主,只不过是拿佛菩萨教诲参考参考而已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2集) 1999/12/11  

  这怎么能够把这个罪业转过来?转不过来的!因为我们起心动念全是错误,没有一丝毫是正确的,可是我们自己又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,总认为自己是对的,甚至于还说佛菩萨讲错了,佛菩萨三千年前的人,所讲的东西不合于现在时代。这样的心态都是以自我,实在讲就是以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做主宰,坚固而不肯拔除,所以对于经戒受持就谈不上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2集) 1999/12/11  

  你读诵得再多,听得再多,甚至于你也会讲,讲得天花乱坠,你还是被烦恼所转,还是造业受报。不是佛在经上讲得不够清楚,是你自己不肯听,不肯接受。所以我们真正要发心受持,必须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分别执着,随顺佛陀的教诲,这才真正叫受持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2集) 1999/12/11  

  净宗这些经典我们是不是要全部受持?不需要,能够学一、两种,足够了。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建议学三种:第一种《无量寿经》,第二种《阿弥陀经》,第三种《普贤行愿品》,选得好!三种如果嫌多,实在讲一种也行,一部经深入。先第一步把它念熟,纵然不能够全经背诵,也一定要很熟很熟,要念得很熟,日常生活当中境界现前,佛的教诲你能提得起来,要能达到这种功夫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2集) 1999/12/11  

  第二要深解义趣,经文字字句句要深解,解浅了不行。怎么样才能够深?一定要依教奉行,你不在日常生活实际上去锻鍊,你的深度是有限的。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鍊,也就是讲解行相资,解帮助行,行帮助解,才能够逐渐加强你的深度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72集) 1999/12/11  

  现前我们学佛学了很久,学了几十年,业障不但没消除,天天还在增长,这是大多数学佛同修的现象。是不是佛说的理论方法有了问题?我们要仔细去检讨、去反省。不是佛所说的理论方法有问题,而是我们自己学习有错误,错在哪里?错在依旧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没有随顺佛的教诲。我们就现实环境而论,我们随顺佛的教诲一、二成而已,百分之一、二;换句话说,还有百分之九十八、九,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这怎么能成功?说个老实话,我们能够随顺佛一半,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一半,都不能成功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集)  

  要怎样在这一生当中才真正能成功?要把自己烦恼习气完全放下,百分之百的随顺佛陀的教诲,这个人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就。可见得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,有多大的成就,不受别人控制,完全是自己做主。如果自己不能够随顺佛陀教诲,那就没法子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集)  

  我们习气里头最深的,用现在的话来讲,就是自私自利,贪著名闻利养,贪着五欲六尘的享受,不肯舍弃,不肯放下。这个样子,你这一生消业障就谈不上;不但你的业障没消,天天在增长。你学佛,佛法也天天在增长,佛法增长百分之一、二,烦恼习气增长百分之九十以上,你学佛这个力量抵不过你的烦恼习气,所以你还是要搞轮回,还是要堕三途,道理在此地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集)  

  真正觉悟的人,心里一丝不挂,生活一切随缘;不但生活随缘,在佛法,我们出家人唯一的事业是度化众生,度化众生也随缘,你的心才干净。心里要是有「讲经说法度化众生」,那是业障。连度化众生都不放在心上,你的心才清净。什么样的事情放在心上?「阿弥陀佛」放在心上。事随缘,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心里只有佛陀对我们的教诲。我们依教奉行,这一生才有救,这一生才能超出一切业障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集)  

 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,眼见色,耳闻声,鼻嗅香,舌尝味,一接触你就想到佛的教诲,这叫观照。佛教我们做的,我们应当做;佛教我们不做的,我们决定不应当做;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落实佛陀的教诲,这就是观照。观照久了之后就变成习惯,变成习惯的时候,叫「照住」,照住就得定,功夫深了,照住了。照住,决定不随顺烦恼,完全随顺佛的教诲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集)  

  观照的时候自己烦恼习气还常常现行,但是观照有功,妄念虽然起来,他能够控制得住,古德所讲的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他念头起来,第二个念头就是随顺佛陀,把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控制住,这功夫得力了。到照住那就是得定,也就是说他有能力不被外境诱惑,内里面如如不动,这是照住,所以得定。照住久了就开智慧,智慧一开,世出世间法一切通达明了,五蕴身就看破了,五蕴皆空。对这个身还有没有执着?不执着了,一丝毫都不执着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86集)


永远保持平常心-第186集


  外面的现相在面前,只要你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全是好境界。你在这里面会体会到,全都是诸佛如来大慈大悲应化在我们面前,来帮助我们提升的。顺境里面、善缘里面,看你还有没有贪念,容易生起贪念;逆境里面、恶缘里面,看你有没有瞋恚。

对净宗同修开示 2009/2/25  

  真正能够做到顺境、善缘不生贪痴,逆境、恶缘不生瞋恚,你常常能保持一个平常心,平是平等,没有分别就平等,常是永恒,那你进入华严境界,华严境界是法身菩萨!这初住以上。十信位是在十法界,初住以上超越十法界,他入了华严三昧,契入华严净土,毘卢遮那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

对净宗同修开示 2009/2/25  

  我们这一生当中,如果能提升到这个境界那叫功德圆满。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,是真难,难在哪里?难在习气改不掉!这个习气再说得白一点,就是对外面境界的有喜欢、有讨厌,有厌恶之心。更严重的,是在怨恨里面生嫉妒、障碍,那就造业,造业的时候很容易,果报不可思议,这非常可怕。

对净宗同修开示 2009/2/25  

  你看看《玉历宝钞》道教的,看看「地狱变相图」你就知道。六道轮回是自己业力变现的自作自受,四圣法界是自己的净业变现的。所以十法界上面四层是净土,下面六道是秽土,不是别人造的,不是佛菩萨造的,也不是上帝造的,也不是阎罗王造的,是自己善恶意念感应现前的,所以明白这些道理是真正懂得修行的人。功夫从哪里做?就在起心动念,一定要让自己在一切时、一切处,没有一个恶念生起,你的功夫就不错了。所以佛教中下根性的人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也就是教我们要转恶为善。

对净宗同修开示 2009/2/25  

  学了佛之后,无论善缘恶缘、顺境逆境,没有不快乐的,为什么?都在提升自己。这就像考试一样,看你还起不起心动念,顺境善缘,你生不生贪爱、生不生欢喜,喜怒哀乐都是情执;遇到逆缘,冤亲债主,你有没有瞋恚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84集) 2015/11/21  

  顺境善缘不生欢喜,逆境恶缘不生瞋恚,永远保持那个心,清净平等觉,咱们经题上的五个字,那是真的法喜。无论什么境界,我们的心充满清净平等觉悟,不迷。对于顺逆境界、善缘恶缘,都是恩人,为什么?没有这些人来磨鍊,你怎么知道你的功夫达到什么程度?要禁得起磨鍊。每一次考试顺利通关,多欢喜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84集) 2015/11/21  

  维摩居士教导我们,时时刻刻、在在处处保持平常心,平是平等,常是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平等,这是道,这是如来的大道,成佛之道。成佛之道,就是在一切境缘当中,保持你的平常心。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十法界的业因,平等心是成佛第一个因素,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平等。平等就是在一切诸法当中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我们心才平等。要在一切境缘当中放下七情五欲,我们心就得清净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21集) 1999/11/9  

  清净平等觉这叫平常心。要用在生活上,每天早上从早晨起床,到晚上睡觉,什么心?清净平等觉,修净业三福、六和敬、三学、六度、十大愿王。那是我们经题「清净平等觉」修学的纲目,这一句五个字,「清净平等觉」这是总纲领。怎么落实?就在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十愿上落实。先落实在我们的身心,再扩展到家庭,再扩展到社会、到国家民族、到全世界,最后扩展到遍法界虚空界,我们的功德就圆满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54集) 2010/10/1  

一定要记住,我们自己得清净平等心重要,别的不重要。什么境界可以接触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都可以接触,不必挑剔,一切随缘。接触的时候,就修忍辱波罗蜜,就是我什么都能忍。忍的方法就是心里一句阿弥陀佛,顺境,阿弥陀佛;逆境,阿弥陀佛;善缘,阿弥陀佛;恶缘,阿弥陀佛,统统都消归到阿弥陀佛,我们就成功了,我们自己就有把握脱离六道轮回。对这个世间不再留恋,环境好、环境坏都一样,一切随缘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62) 2012/8/11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