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随缘,是随分随力。刻意寻求是错误的;很随便,漫不经心也是错误的。恰到好处,尽心尽力,这样才得大自在,真正做到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,这个要智慧。具足条件,对社会、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,一定要做,否则,有缘也不能去做。
节录:
随缘是佛教给我们的,缘是缘分,也就是条件。具足种种条件,是好事,对社会、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,那你一定要做;如果不是好事情,会害人的、损害社会的,虽然有这个缘成就,我们不能去做。所以随缘跟随便是完全不相同的,随缘是智慧的,随便是感情的,不一样。
对马尼拉同修讲话2008/10
学佛学了很久的、多年的,我们常常接触的,眼睛看到的、耳朵听到的,对于自己物质生活的享受还是斤斤计较,不能够随缘,他还是被境界所转,不能得清净心,没有智慧,他的智慧没有现前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63集) 2002/4
我们举个例子,供养父母,供养佛菩萨,供养老师,我们尽心尽力,这是性德的流露;但是这供品不可以刻意去寻求,刻意寻求就错了。怎么样才是对的?随缘,随分随力。随分随力,我已经做得很圆满了,这是正确;刻意寻求就过了头,过了头是错误的;很随便,漫不经心也是错误的。所以礼讲节度,恰到好处,我已经尽心尽力,就能做到这样,这样在我的水平就是满分,这就是最好的,不要跟别人比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63集) 2002/4
为什么?各个人的智慧福德因缘不相同,不能拿别人的标准做我的标准,我的标准也不是别人的标准,这个如法。这样学佛,你才得大自在,你每天生活才法喜充满,真正做到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,这个要智慧,这就是真实的功德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663集) 2002/4
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,拼命去做,不疲不厌。什么对众生有利益?认真的学习经教,依教修行,勇猛精进,日夜不懈怠,以这个功德回向给苦难众生。这个里头自利利他全有了,统统具足。既自利,把自利的功德回向给苦难众生,这个好,不是自己修行都为自己,我自己修行为别人、为众生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369集) 2012/6
六道里面太苦了,我们没有受到这些苦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受苦。为什么?我的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比他们轻,他们分别执着比我重,我就看得很清楚。那我们明白了,这个东西一定要彻底放下,我们到极乐世界才有真正的把握。这个事情人人有分,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,没人障碍你。谁障碍你?自己障碍你自己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73集) 2013/7
所以这一生不能往生,还搞六道轮回,你不要怨天尤人,自作自受。该放下的为什么不放下?该提起的为什么不提起?住在这个世间,真正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做,没有顾忌;于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决定不要做,自己跟自己把关,于任何人都不相干。念佛这桩事情决定提升自己的境界,决定充实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,不能不干。要把佛放在心上,不要把别的事情放在心上,为什么?别的事情不能帮助我往生,念佛能帮助我往生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73集) 2013/7
今天摆在我们面前只有这一条路,没有第二条路,第二条是六道轮回,第三条也是六道轮回,条条大路全是六道轮回,只有一条路通到极乐世界。六道彻底放下,六道众生受苦,有缘,尽心尽力帮助他,没有缘不要去找缘,不攀缘。随缘不攀缘,有缘做,没有缘不做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73集) 2013/7
像念佛法门,在家,不必出家。虽然在家怎么?家里面的一切生活随缘,心里头清净,样样随顺大众,随顺家庭,随顺社会大众,心里面一尘不染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这是在家修的清净心。七情五欲表面上是一样,心里干净,没有丝毫染着,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极乐世界,高明!那是家里有一尊佛,一家人有福气,能跟佛住在一起,佛常常示现榜样给家人看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27集) 2014/2
榜样,总而言之,就是样样看得开、样样放得下,不跟人计较,不跟人争执。这就普度众生,这就带给众生欢乐,化解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。别人不能忍,你看他能忍;别人放不下,你看他全放下;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他全做到了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27集) 2014/2
外面的事情,帮助众生的事情要随缘,不要去攀缘,攀缘就错了。攀缘是我要想怎样怎样,错了,随缘好。有缘分,尽心尽力,为什么?好事,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,对社会有利益,有好处。对佛教有好处,对国家有好处,对世界和平有好处,有这个缘就做。没有这个缘可别去找,要找就错了,那叫攀缘,那不叫随缘。随缘还得看缘,缘是不是真成熟了,不是真成熟可以不必。也就是他真的有诚意,环境许可,没有障碍,大家都欢喜,这缘成熟了可以,没有成熟不能答应。所以要有智慧,不可以感情用事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76集) 2014/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