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德行、学问的根本是孝亲,父慈子孝,那就是父子有亲。亲表现在哪里?父母的慈爱,儿女的尽孝,孝顺,父子有亲从这里表现。这是一切德能的根本,伦常、八德都是从这个地方衍生的,所以父慈子孝是根本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250集) 2013/4/3
父慈子孝,这是人伦的大根大本。君臣有义,义从哪里来的?义从父子有亲来的。夫妇有别从哪里来的?也是从父子有亲那里来的。乃至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全是从父子有亲那里来的。再扩展,扩展到八德,八德在中国有两个说法,「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」,这八个字从哪里来的,它根在哪里?根是父子有亲,都从这里来的。另外一个讲法,「忠孝仁爱,信义和平」,从哪来的?也是从父子有亲来的。如果人不孝,一切都完了,为什么?他德行的根没有,那就是不忠、不孝、不仁、不义,那还得了!那这个社会像什么社会?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45集) 2009/6/12
现代人缺乏的就是这个,真诚的心发不出来。为什么?没有孝敬的心。真诚的根本是孝敬,孝是以父母为代表,敬是以老师为代表。古人没有一个不懂得孝亲尊师。没有念过书的人,乡下的妇女不认识字,但是她懂得孝敬。怎么懂的?跟老人学的。世世代代的老人都知道孝敬,对父母确实孝顺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04集) 2013/1/3
如何培养孝、培养敬?孝是根,孝最深的含义是什么?中国老祖宗做这个字,造字,这个字叫会意,你看到这个字体会到里头的意思。你看那个字的样子,上面一半是老,下面一半是子,这是什么意思?父子。父子是什么关系?一体。不能没有上面,没有上面,下面就没有了;不能没有下面,下面要是没有,上面也没有了。这有上有下,它是活的,生生不息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434集) 2013/9/11
初学从哪里学起?最根本是孝思,常常思惟孝顺父母、孝敬老师,然后把孝敬扩大到孝敬一切众生,这是思惟。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,就是五戒十善业道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下手。你真正实行五戒十善,把五戒十善做到,这就是放光,这是戒光,五戒放的是戒光,你修十善是善光明。光明在哪里?我们中国人讲气氛、气质,你的气质跟别人不一样,现代人讲磁场,你的磁场跟别人不相同;心行俱善,你的磁场会令别人很明显的感受得出来,你这个人善良,你这个人慈悲,别人很乐意亲近你,很愿意接受你的教诲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2集) 1998/12/8
中国的教育,古圣先贤知道这个事情,为什么要教?教育第一个目标,希望把这个孝德,孝亲之德,这个亲是亲爱,如何能一生保持而不变,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。第二个目标是把这个孝亲、这种大爱发扬光大,能够爱他的兄弟姐妹,爱他的长辈,他的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叔叔伯伯,这是家族,爱你的家族,爱你的邻里乡党,爱社会、爱国家、爱人类。这是中国传统教育,这是中国文化的根。
教学为先政之本也2012/9/12
大乘佛法它的根是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,大乘佛法的根在此地,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美德。古人说,「民之本教曰孝」。孝这个字中国人非常重视,他说这是德之本,是人之本,道德的根本是孝,从这儿来的。做人的根本,教学的根本,教什么?就是教孝。所以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道德的文化、孝文化。孝是什么?爱自己的父母亲。这不是学来的,这是天性、本性。
教学为先政之本也2012/9/12
大小乘佛法,显教密教,总依戒定慧三学。戒,守规矩、守法,特别是要遵守如来教诫。如来教诫里面,根本的根本是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这是佛法的根本法,孝亲尊师是佛法。不孝父母,背师叛道,这是大逆不道之法,这是堕阿鼻地狱的。我们跟定这个老师,终身尊敬,决定遵守老师的教诫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25集) 2000/6/27
教学的最根本是孝道、师道,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人不会孝顺父母绝对不可能奉事师长,不孝父母会奉事师长,那是巴结,必定是心怀不轨,要不然他为什么去巴结老师?孝顺父母、奉事师长这是正常的,像树一样它有根有本,他没有根有本,假的不是真的。所以世出世间的教学,根是孝亲、孝道,你要不能孝亲尊师,你一天到晚念十万声佛号、百万声佛号,你都不能往生。为什么?根本会毁掉了。
阿难问事佛吉凶经(第8集) 2001/9/24
我们常常讲净业三福前面两句,孝养父母是根,奉事师长是本;换句话说,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不离这个根本。根本要没有了,根本就是孝亲尊师,这个没有,其他的就完了,全是假的,决定不是真的。假的到最后,一定弊病丛生,为什么?他会走向名闻利养、会走向自私自利,会变质。有根本就不会变质,所以这个根本,中国人叫它做扎根教育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77集) 2012/8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