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礼是规范我们行为的,是个标准,不能够超越,不能够不到。所以礼,它有节度。人人都遵守,社会就有秩序,就不乱,它的作用在此地。
节录:
礼是规范我们行为的,身口的行为,那就是个标准,你不能够超越,也不能够不到。所以礼讲节,它有节度。人人都遵守,社会就有秩序,就不乱,它的作用在此地。中国古时候,礼讲的有五种,祭礼就是祭祀,祭祀祖先,祭祀鬼神,祭祀山川,这在礼里面摆在第一类。它的作用影响非常的深远,能叫人不但对于祖先感恩,对世世代代的祖先感恩,留下这么多的遗产给我们,留下这些经验智慧。而且对于我们生活环境感恩,我们对大自然感恩,这就形成今天所讲的爱护大自然,你爱护大自然你就不会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。
学佛答问2006/3/17
所以礼非常重要,人要有规矩,他就不会乱来。礼调身,让我们的言语、我们的行为有规矩。人人都守规矩,就不会侵犯别人,不会破坏自然环境。乐是调心的,就是情绪,你看现在人情绪浮躁,定不下来,一切跟着科技,都也讲速度、讲快。可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诲都是叫人要慢,动作要慢、言语要慢。《弟子规》里头也说慢不容易出过失,太快,就很容易出错误。
学佛答问2006/3/17
乐调心,心里面有忧虑、有烦恼,唱几首歌就能够把它化解。古时候的音乐听了之后,确实能叫你心平气和。所以乐是调心,你说多重要。人心的忧虑、烦恼,如果不能够把它化解,长年累积,人就会变成精神失常,现在很多有问题的人,就是从忧虑生的。
学佛答问2006/3/17
我们为什么要学礼?为什么要守礼?这里头有一番大道理在,明白之后自然就欢喜学习,欢喜遵守。礼是教人一举一动、一言一笑都合乎法度,都如法,都有节度,这就显示真善美里面还有智能,真善美慧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155集) 1992/1
在佛法里面就是用戒律做标准,你必须要守戒、要守礼。《弟子规》上所讲的,古圣先贤制定的规矩,它这个规矩不是他的创造,也不是他的发明,完全是随顺性德来制定的,帮助我们在一生当中反璞归真,在佛法里面讲,妄尽还源。所以中国的教育主要目的在此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归真、还源到哪里?到圣人,中国人讲圣人,佛教化里面说的是佛陀。真,前面讲得很多,如来的实智、真如、本性都是说这桩事情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07集)2010/8/10
《还源观》上讲得很好,叫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名词长一点,意思非常好,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自性,圆是圆满,就像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就是圆满,圆的意思;明是智慧,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相好,相好也在圆里头,德能、相好用一个圆字代表,智慧用个明字代表,你看圆明体,它是万事万物的本体,所以这个名词很好。回归到本体就对了,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,宇宙万有的本体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07集)2010/8/10
烦恼习气,尤其是贪瞋痴,与生俱来,一迷的时候就把性德变成贪瞋痴。这个东西不能增长,因为增长就与本性背道而驰,跟本性相悖,本性是善的,它不善。虽然迷了,不善,不能离开本性太远,在一定范围之内还不会出事情。古圣先贤,我们学佛之后明白了,那些人都是诸佛菩萨再来的,他们真正是久远劫之前已经成佛了,所以他很清楚。他为我们制礼作乐,教导我们要遵守,这一生纵然不能开悟,不能回归自性,也能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一生,这好事情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07集)2010/8/10
学佛的人要是知道回头就成功了。回头是回到哪里?回到清净心。譬如我们念佛人,念佛人除了早晚功课之外,定课、散课很重要,散课就是有空就念佛,佛号要训练它不中断,做事情的时候佛号就放下,专心做事。事情做完了,佛号又提起来,这才叫回头。事情做完之后,佛号也忘掉,也没有了,那就是不晓得回头。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5集) 1995/5
孔老夫子教给我们要守礼,礼是什么?自卑而尊人。减少摩擦、减少冲突、处处忍让,这才能够成大功、立大业。这个锋芒显露出来的人遭嫉妒。因为人是凡夫,这个嫉妒、瞋恚是无量劫来的习气,他要没有这个,那他就是佛菩萨再来。我们存心时时刻刻,存心要真诚、要清净、要平等、要正觉、要慈悲,要常常用这个来检点。
早餐开示(第10集)1995/1/26
我们是不是这个心?是这个心就是佛心,有资格学佛,有资格往生。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修行,守住几个原则要放下,要看破、放下,要自在、要随缘、要念佛,所以这加了个念佛。能守住这几个基本的原则就不会错,真正能守得住,我们自己一切交给佛菩萨,交给护法神。
早餐开示(第10集) 1995/1/26